陳九
窗外長云,落霞無語,正是品茗沉思的時刻。
原先在國內我不喝茶,而是大口吃肉大碗飲酒。我喝酒還有個毛病,太陽不下山不飲,非等晚霞落定,留幾抹殘紅不打緊,更有詩情畫意。這時便三兩相邀,要么出外,要么在家,我偏好后者,俗話說舒坦不如倒著,外面怎么倒呢,還得家里。朋友帶菜,我負責酒,于是好戲開鑼,走一個,非把那個夜晚喝美嘍,喝得大江東去不可。
后來出國,漂泊萬里,沒想到會跑得這么遠。那是個新鮮的國度,綠色,繁華,宗教。也是塊陌生的所在,口音和金發(fā)碧眼將我打入冷宮。于是我顧不上大口飲酒的詩情畫意,而時刻保持小心清醒的狀態(tài),貓狗覓食般尋找著絲絲生機。當時關注最多的,是哪有什么如何獲???哪有獎學金可以申請,哪有工作機會可以爭取,竟成每日新常態(tài)。這么一來恣情便無地自容,哪還有閑心暢飲呢,看來暢飲是一種特權,只屬輕松的心境。在家三輩老,出門三輩小,老是任性,小是沒人疼,就這個沒人疼,將原有的肝膽消磨殆盡。異鄉(xiāng)不是無酒,哪還能沒酒,連俄亥俄鄉(xiāng)下的私酒販子我都認識,他們偷釀的無牌伏特加幾乎70度,又苦又澀,一口眼淚就嗆出來,止都止不住。
所以呀,異國漂泊缺的是喝酒的心情,心情就是酒,心情沒了酒就沒了。不有這么句話嗎,喝酒可以哭泣,哭泣不好喝酒。喝酒只要到位,真情流露,想起傷心之事潸然淚下很正常,不算什么。但反過來,當你緊張兮兮或憂心忡忡,一口下去非上頭不可,尚未飄然若仙的就倒下了,焚琴煮鶴大煞風景。漂泊的真諦就在心情上,就在對酒的態(tài)度上,對酒的態(tài)度就是對人生的態(tài)度,回避喝酒或許是過度謹慎或缺乏自信的人。就說海外華人吧,當年出國如果還有幾分留洋的虛驕,早被祖國的發(fā)展優(yōu)勢抵消一空?,F(xiàn)在時常聽到這樣的感嘆,如果當年不出國會怎樣怎樣,不過也不后悔。怎樣啊,能當馬云么?不后悔說它干啥,說出來還是后悔了。當然,真實的情感比這要復雜得多,生存的壓力,孤獨的處境,加上對故園親人春蠶吐絲般的思念,這一切通通攪在一起,使漂泊的羽翼很難恣意張揚,如果這真是一杯酒,飲下去也只有甘苦自知了。
我自己亦有類似感觸。過去寫東西比較隨便口無遮攔,即使得罪人也不在乎。近些年面對國內讀者,卻漸漸感到不可名狀的壓力,擔心我的文字立據(jù)不準,遠離你們的真實感受,而無法與你們共鳴。因為國內變化太快了,像好萊塢大片眼花繚亂,很多人喜歡美國電影,其實中國才是真正的傳奇,任何大片無法比擬。比如高鐵,不久前打通了一條四十公里長的隧道,讓人類目瞪口呆。還有橋梁,海上能架橋,海還是原來意義的海嗎?如果海的坐標發(fā)生位移,世界呢,世界三分之二是海,海小了世界當然更小。很顯然,中國干的是改變世界的事,中國人總是干大事。
這樣一來,國內變化的快相對于海外生活的遠,這個遠便被迅速擴大,不僅僅是距離,更是彼此在生活感受上的差別。從北京剛回到紐約,信誓旦旦,覺得自己非常了解國內??蓭滋旌笤倏葱侣劊钟袕娏业膽铱崭?,哎呀,房子可住不可炒,那房市會怎樣,股市又會怎樣呢?對每個新移民來說,海外生活無論多么忙碌,關心祖國的變化須臾不可無之,因為我們的青春歲月和情感淵源根植于斯,是生命一部分,永遠分不開剪不斷。面對國內讀者的不安之感,其實并非怕文章寫得不夠精準,而是怕讀者體會不到一位海外作家的心聲,怕心底的真情因細節(jié)的誤差而被你們曲解,這才是最擔心的。
每次回國老友重逢,都被他們身上的勃勃生機感染著。那種灑脫不是裝出來的,也非個性使然,而是與天地山河都市人流融為一體的時代氣息,是國勢中興在他們身上的自然折射,怦然搏動,擲地有聲。這片熱土像一座熔爐,他們是久煉成精的美猴王,氣吞山河蓬勃向上,有夢想也有遠方。這種激蕩騰躍的動感,讓一切所謂的平靜安詳自慚形穢未老先衰,甚至連什么PM2.5都不再討厭了。
當然,這也一定體現(xiàn)在酒上。朋友來了有好酒,老友向我敬酒都是滿滿一大杯,他們說這是規(guī)矩。可我在紐約二十多年,說實話,沒見過這種陣勢。本該入鄉(xiāng)隨俗,就沖親發(fā)小兒、親戰(zhàn)友、親同學的份兒上,必須得喝。真是舉得起咽不下呀,這才感到我們之間的無形距離,一杯濁酒量出了彼此的境界情懷。雖然他們照顧我,讓我慢慢飲,人家干了我一口,但酒上三巡之后還是忍不住對我坦言相告,九兄啊,當年你比我們猛啊,美國怎么把你弄成這副樣子,咱不去了,咱回家行嗎?說得我啞口無言。臨別時他們擁抱我,千叮嚀萬囑咐,九兄,趕緊把酒恢復恢復,我們就一句話,愿漂泊的人都有酒喝,愿漂泊的人都能喝酒,沒酒哪來的幸福呀。
是啊,愿漂泊的人都有酒喝,愿漂泊的人都能喝酒。我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