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雄
王安石和大弟弟王安國、小弟弟王安禮同在朝廷做官時,因為政見不同,他與兩個弟弟的關(guān)系處理得并不妥帖。
王安國和北宋年輕官員王正甫、吳處厚志同道合,私交甚好。一天,三人相約會餐,觥籌交錯之中,不覺談起王安石變法,王安國幾次欲岔開話題,可吳處厚不知趣,用更加激烈的言辭詆毀王安石。忍無可忍的王安國不禁拍案而起,指著他的鼻子說,一定要將其污蔑朝廷要員的言行稟報上去,讓皇帝罷他的官。幸得王正甫打圓場,才使王安國看在朋友一場的分兒上,饒過他這一回。
事后,吳處厚特地請教哲學家邵雍:“王安國也是新法的堅決反對者,還曾在神宗皇帝面前怒斥兄長用人不當,斂財太急,為何我只是說了他哥哥幾句壞話,他就如此大發(fā)雷霆?”
邵雍笑了笑,反問:“你設(shè)身處地地想想,如果有人當著你的面,一味指責你的兄長,你會是何種感受?”
吳處厚明白了,沒有什么能抵得過骨肉親情。
王安石變法失敗定居南京,蘇軾寫詩諷刺朝廷,其弟蘇轍情愿用自己的官位來換得哥哥的平安,這在宋神宗看來,無疑是兄弟二人聯(lián)手向其示威,打算一并嚴懲。獲知消息的王安石寫信勸導皇帝對蘇軾兄弟網(wǎng)開一面,同時修書一封,急令在朝廷任職的小弟王安禮趕緊幫忙。王安禮在勸諫皇帝務(wù)必大度對待犯錯之人時,還特地強調(diào)這也是哥哥王安石所希望的。
宋神宗很詫異地問:“怎么在這事上,你們的意見如此高度一致?”在此前的變法中,王安禮亦站在王安石的對立面。
王安禮回答:“蘇氏兄弟骨肉情深,足可讓天下的兄弟感懷和汗顏?!毖酝庵馐钦f,兄弟間本應像蘇轍和蘇軾那樣同患難,共進退,相互間平日里偶有的齟齬,只不過是人生中小小的插曲而已,理應忽略不計。王氏兄弟的鼎力相助,讓宋神宗更加認識到兄弟情的可貴,從輕發(fā)落了蘇氏兄弟。
選自《特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