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灰色文獻對發(fā)表偏倚的影響研究

      2018-01-02 00:08韓豐談
      現(xiàn)代情報 2017年12期

      〔摘 要〕概述了灰色文獻的定義、類型、特征和重要性、現(xiàn)狀和不足;以及發(fā)表偏倚的定義、產(chǎn)生的原因和導致的后果??茖W研究中如果只納入白色文獻而排除灰色文獻,就會夸大陽性研究結果,導致決策失誤。為了降低發(fā)表偏倚,保證研究結果更加全面、客觀、真實,建議把灰色文獻納入科研分析中。

      〔關鍵詞〕灰色文獻;發(fā)表偏倚;陽性研究結果;陰性研究結果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12.008

      〔中圖分類號〕G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7)12-0048-04

      〔Abstract〕This article overviewed the concept,types,characteristics,importance,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grey literature,as well as the definition,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publication bias were introduced.In scientific research,if the white literature was included uniquely and the grey literature was excluded,the positive research results would be exaggerated,leading to decision-making mistakes.In order to reduce the publication bias,to ensure tha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grey literatur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grey literature;publication bias;positive research results;negative research results

      1 灰色文獻的內涵

      1.1 灰色文獻的定義

      灰色文獻(Grey Literature,Gray Literature,GL),或者(Grey Document,Gray Document),為英文直譯而來。

      1978年12月,在英國約克召開的國際灰色文獻研討會上認為:灰色文獻是介于白色文獻(具有CN或ISSN號碼的文獻)與黑色文獻(保密文獻)之間的文獻類型,屬于文獻學的范疇,是指不具有CN或ISSN號碼的文獻。2010年在捷克布拉格(Prague)召開的“第12屆國際灰色文獻會議”(布拉格定義)上認為:灰色文獻是指各級政府、學術機構、工商業(yè)界等推出的受知識產(chǎn)權保護的印刷型和(或)電子格式的多種文獻類型,可由圖書館或機構知識庫收藏和保存,但不受商業(yè)出版商控制,即出版不是生產(chǎn)機構的主體活動?!盵1-2]其核心是不以贏利為目的,不受商業(yè)出版商控制。

      1.2 灰色文獻的類型及特點

      灰色文獻是未經(jīng)正式出版發(fā)行渠道流通的文獻,屬于非主流文獻,主要包括不以贏利為目的的政府出版物、學位論文、會議文獻、科技報告、教學課件、現(xiàn)場記錄、預印本等。內部交流、未公開發(fā)表的科學研究結果和研究數(shù)據(jù)也被認為是灰色文獻[3]。網(wǎng)絡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是灰色文獻交流的便捷平臺,例如博客或微博、微信群或公眾號、QQ群、開放獲?。∣A)、科研數(shù)據(jù)平臺和數(shù)字文檔等,稱為網(wǎng)絡灰色文獻(e-GL)。灰色文獻具有表現(xiàn)形式多樣化、范圍寬泛、交流渠道多元化、內容新穎、分布廣泛且分散、出版靈活、不定期及半公開出版等特點。

      1.3 灰色文獻的重要性

      灰色文獻可以為科技、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政策決策提供珍貴的、詳細的、第一手的信息,拓寬視野,使研究人員和決策者獲得更全面、完善、客觀的證據(jù)。如研究報告、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和會議文獻能夠詳細地描述科研過程、進展和研究結果,能及時反映國內外學術研究的前沿,傳播速度快捷,傳播方式便捷。

      國內外研究人員一般偏愛已公開發(fā)表的白色文獻,特別是對同行專家評審的期刊論文關注度更高,而忽略灰色文獻。比如常常忽略處于尚未公開狀態(tài)的實驗數(shù)據(jù),這一直是科研領域的缺憾,如果僅僅將已公開發(fā)表的研究結果納入系統(tǒng)評價將影響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導致的后果是研究資料和研究數(shù)據(jù)不全面、不客觀、不真實。

      1.4 灰色文獻的現(xiàn)狀

      2017年10月份即將在意大利羅馬召開的第19屆國際灰色文獻會議[4],足以見證國外對灰色文獻的重視程度。國外已經(jīng)陸續(xù)建立專門從事灰色文獻研究與開發(fā)利用的機構,推出灰色文獻的數(shù)據(jù)庫和網(wǎng)站,特別是一些歐美國家,如:Grey Literature Network Service(Grey Net),Open Grey,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Grey Literature in Europe(EAGLE),Information for Grey Literature in Europe (SIGLE)等等。

      國內的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也已經(jīng)開始關注灰色文獻的重要性,開始創(chuàng)建以研究數(shù)據(jù)為代表的灰色文獻數(shù)據(jù)庫或網(wǎng)絡平臺。為灰色文獻的傳遞、保存、共享、管理和獲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2013年6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shù)據(jù)平臺”正式發(fā)布Dataverse漢化3.3版,開創(chuàng)了國內科研數(shù)據(jù)檢索平臺的先河,實現(xiàn)了中國社會科學數(shù)據(jù)的全方位管理,為高校、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提供具有重要價值和決定性意義的科研數(shù)據(jù)的存儲、發(fā)布、交換、共享與在線分析等功能,為“國家智庫”提供重要和基礎性的支撐[5]。2015年12月25日,北京大學啟動了“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shù)據(jù)平臺”,為校內外各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研究數(shù)據(jù)的發(fā)布、交流、管理與下載等服務[6]。通過這些網(wǎng)絡平臺可免費獲取第一手珍貴的科研數(shù)據(jù),有利于各學科領域的實證研究,這些科研數(shù)據(jù)屬于灰色文獻范疇。也可通過通用性搜索引擎搜索、網(wǎng)站或社交媒體平臺來獲取灰色文獻,但通過這些途徑獲取灰色文獻難度大,分布也特別分散,而且可靠性也有待考證。endprint

      1.5 灰色文獻的不足

      灰色文獻的發(fā)行和獲取缺乏系統(tǒng)化手段,缺乏系統(tǒng)評價,缺乏同行專家評審,缺乏書目控制,而且質量控制和評價標準也沒有統(tǒng)一的要求?;疑墨I屬于非正式出版物,往往難以獲取和評估,為此,“灰色文獻”亦稱為“晦澀文獻”。

      2 產(chǎn)生發(fā)表偏倚的原因

      2.1 發(fā)表偏倚的定義

      在科研領域中,偏倚是指研究結果系統(tǒng)性的偏離了真值。偏倚具有方向性,會導致研究結果高于或低于真值。研究結果高于真值,稱為正偏倚;研究結果低于真值,則稱為負偏倚。

      廣義的發(fā)表偏倚是指可獲得性偏倚、語言偏倚和成本偏倚及熟悉性偏倚等[7];狹義的發(fā)表偏倚是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的陽性研究結果或樣本量較大的研究結果,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的陰性研究結果或小樣本研究結果,或無效(null)的研究結果更容易被發(fā)表,這種現(xiàn)象稱為發(fā)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即在同類研究中,陽性研究結果的論文比陰性研究結果的論文更容易被發(fā)表,發(fā)表周期更短,發(fā)表期刊的影響因子更高,論文被引頻次也高于陰性研究結果的論文[8]。沒有公開發(fā)表的陰性研究結果、樣本量較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的研究論文,又稱為“抽屜文件”或文件抽屜問題(The File-drawer Problem),隸屬于灰色文獻范疇。本研究中提到的發(fā)表偏倚是指狹義的發(fā)表偏倚。

      2.2 產(chǎn)生發(fā)表偏倚的原因

      發(fā)表偏倚產(chǎn)生于發(fā)表流程的所有階段,即從作者研究設計開始到雜志的編輯作出是否發(fā)表的決定為止??偟膩碚f,發(fā)表偏倚的產(chǎn)生有3個來源:分別為作者(研究人員)、研究的資助方和雜志編輯。這三者都不愿意發(fā)表陰性研究結果、樣本量較小和/或無統(tǒng)計學意義的研究論文,其中研究人員是造成發(fā)表偏倚的主要原因[9-10]??朔l(fā)表偏倚,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是研究人員納入灰色文獻,見圖1。

      2.2.1 研究人員對發(fā)表偏倚的影響

      研究人員為使研究結果能在學術期刊上順利發(fā)表,通常選擇性地發(fā)表有統(tǒng)計學意義或樣本量大的研究結果,一般情況下大樣本的研究結果不管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比較容易被發(fā)表;而陰性結果或樣本量小或無效的研究結果,則常常不易被發(fā)表,這將導致研究樣本的異質性,導致效應值的夸大和系統(tǒng)性的發(fā)表偏倚。研究人員不提交論文的原因是對研究結果不感興趣或者結果是陰性的[11-12]。研究人員只會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有“好的結果”的研究上,而不是那些陰性結果[13]。

      2.2.2 科學研究的資助商對發(fā)表偏倚的影響

      科學研究的資助商對研究成果的發(fā)表偏倚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研究成果與資助商有某種利益沖突的時候,資助商通常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研究結果公開發(fā)表[14-16],得出有利于資助商的結論,進而提高自己的經(jīng)濟利益。據(jù)調查,由醫(yī)藥公司資助的研究結果89%為陽性結果,而由政府資助或其他團體資助的研究結果只有61%為陽性結果[17],這可能與醫(yī)藥公司不愿發(fā)表陰性結果有關。一旦采用這種“偏倚的證據(jù)”,將導致決策者決策偏差,有可能為社會或個人造成嚴重危害。

      2.2.3 雜志編輯對發(fā)表偏倚的影響

      雜志編輯以及審稿人員對于陽性結果的興趣也可能產(chǎn)生發(fā)表偏倚,他們認為陰性結果價值小,讀者不感興趣,會降低期刊的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雜志編輯對發(fā)表偏倚所造成的影響,目前學術界意見尚不統(tǒng)一,美國馬里蘭大學Dickersin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雜志編輯對發(fā)表偏倚的影響較小,對發(fā)表偏倚影響較大的是研究人員[18]。據(jù)調查,雜志編輯決定一篇論文是否發(fā)表主要是從研究的意義和對學術界的影響力等角度出發(fā),而不是只考慮研究設計和統(tǒng)計方法的合理性。而審稿人是否同意一篇論文發(fā)表則受到更多因素的影響,例如作者的知名度、樣本量的大小、影響因子、國家、語言、基金資助等,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7]。

      2.3 發(fā)表偏倚導致的后果

      發(fā)表偏倚過分夸大陽性結果,或者隱藏陰性研究結果,從而改變了科研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會使后續(xù)研究人員對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做出錯誤的判斷,甚至可能得出相反的結論[19-20]。特別是當科學研究是以小樣本研究為主時,更容易出現(xiàn)發(fā)表偏倚,即研究對象的效用和效果被不準確的估計(一般是效果高估,危害低估),甚至出現(xiàn)不正確的結論,誤導后來的研究者和使用者。例如在醫(yī)學領域,研究結果的發(fā)表偏倚對病人的診治有時可能會產(chǎn)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危及病人的生命,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21]。

      3 納入灰色文獻,克服發(fā)表偏倚

      3.1 積極引導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納入灰色文獻

      發(fā)表偏倚的存在以及導致的嚴重后果已經(jīng)引起研究人員的關注,納入灰色文獻有利于克服發(fā)表偏倚,以獲得更全面、準確、客觀的研究結論。但目前科學研究中所納入的文獻大部分只傾向于正式發(fā)表的白色文獻,由于陰性研究結果的灰色文獻具有難以檢索、不完整、質量難以控制等特征,許多有意義的灰色文獻不能被檢索、利用,這樣的話有可能因灰色文獻的缺失而導致整體結論的改變[22]。因此,研究人員、研究的資助方和雜志編輯都不能忽視陰性研究結果。對已經(jīng)發(fā)表的臨床醫(yī)學Meta-分析的文獻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只有31%已經(jīng)發(fā)表的論文中納入了灰色文獻[19],69%的論文未納入灰色文獻?;疑墨I的重要性取決于科研人員所從事的學科領域、研究方法和他們在研究過程中使用的文獻范疇。在一些學科領域,例如農業(yè)、航空和工程科學領域,灰色文獻資源往往占主導地位。雖然,在生命科學和醫(yī)學領域,研究人員傳統(tǒng)上還是傾向于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在醫(yī)學領域的系統(tǒng)文獻評價中,為了克服發(fā)表偏倚,已經(jīng)確定了灰色文獻作為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一部分的重要性?;疑墨I還是科技攻關、公共政策研究和各種實踐過程的重要信息源,已經(jīng)引起部分國內外研究人員的重視。

      圖書館界要鼓勵研究人員通過多種渠道公開自己的灰色文獻,充分利用自己和他人的灰色文獻,客觀公正地對待陰性研究結果,這樣有利于克服發(fā)表偏倚。圖書館員應該對科研人員進行宣傳和培訓,使研究人員逐步重視和利用灰色文獻。采用多種途徑,從線上、線下兩個方面指導研究人員檢索、利用灰色文獻。endprint

      3.2 加強灰色文獻的收集、整理、組織,建設特色文獻數(shù)據(jù)庫或輔助決策系統(tǒng)

      國家應組織專家制定灰色文獻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庫建設等相關的規(guī)范和標準,由相關部門對所有的科學研究實驗進行登記、注冊,加強各種科研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管理,創(chuàng)建相應的網(wǎng)站或數(shù)據(jù)庫,避免重復實驗,同時應注意保護灰色文獻版權??梢酝ㄟ^免費開放存取OA(Open Access)等形式,在全球范圍內實現(xiàn)灰色文獻資源共享,便于研究者、決策者發(fā)布、獲取和利用灰色文獻,為各種決策提供真實的、客觀的原始參考數(shù)據(jù)?;疑墨I數(shù)據(jù)庫或網(wǎng)絡系統(tǒng)創(chuàng)建之后,應積極通過各種渠道宣傳其重要性和檢索方法,主動推送給相關用戶。關注用戶的反饋意見,逐步完善其檢索系統(tǒng),開發(fā)出具有學科或功能特色的灰色文獻輔助決策系統(tǒng)。

      3.3 拓寬灰色文獻的傳播渠道

      鑒于灰色文獻的重要性,把陰性研究結果的論文轉化為顯性知識,重視灰色文獻的出版。一方面重視灰色文獻的紙質出版;另一方面,研究人員應充分利用網(wǎng)絡平臺的優(yōu)勢,發(fā)布、獲取和利用灰色文獻;科研人員可以借助博客、QQ群、開放獲取、科研數(shù)據(jù)等網(wǎng)絡平臺,以文摘或會議文獻的形式,通過數(shù)字文檔或電子出版物等方式把陰性研究結果爭取公開化。讓作為“睡美人”或者“抽屜文件”的灰色文獻蘇醒,變成公開交流的文獻,以便于灰色文獻的獲取。

      4 結 論

      納入灰色文獻可以有效地降低論文的發(fā)表偏倚。關于檢驗和克服發(fā)表偏倚,國內外已有很多研究,但絕大部分的研究只是簡單的探討如何克服發(fā)表偏倚[23],定量研究較少。目前,我國對灰色文獻關注度不夠,需要建設具備整體性、系統(tǒng)性的灰色文獻數(shù)據(jù)庫或網(wǎng)站,制定規(guī)范化的標引標準。標引標準的缺失,給灰色文獻的檢索、再利用帶來困難[24]。尤其是科研數(shù)據(jù)的管理、交流和共享,國內雖已起步,但距離成熟應用還相差甚遠。各學科灰色文獻數(shù)據(jù)庫建設和免費共享,還需要國家付出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支持,指定牽頭的單位,帶領國內相關機構努力合作,實現(xiàn)灰色文獻資源共享。雖然灰色文獻的問題被提到了國際研究層面,但是還需要研究人員繼續(xù)深入研究。另外,灰色文獻對發(fā)表偏倚的影響程度,還需要研究人員多提供有效的實證證據(jù)和具體數(shù)據(jù)進行量化支持。

      參考文獻

      [1]Schpfel J.Towards a Prague Definition of Grey Literature[C].Twel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Literature,Praha (CZ),Dec.6–7,2010.Amsterdam:GreyNet,2011.

      [2]Dominic F.Peering through the Review Process:Towards Transparency in Grey Literature?[C].Twel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Literature,Praha (CZ),Dec.6–7,2010.Amsterdam:GreyNet,2011.

      [3]Farace DJ,F(xiàn)rantzen J.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literature:work on grey in progress[C].grey literature 2004 conference proceedings;Dec.6–7,2004.Amsterdam:Text Release,2005.

      [4]Nine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Literature[EB/OL].http://www.textrelease.com/gl19callforpapers.html,2017-05-27.

      [5]復旦大學新社會科學數(shù)據(jù)研究中心.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shù)據(jù)平臺[EB/OL].http://dvn.fudan.edu.cn/dvn/,2016-12-27.

      [6]北京大學開放研究數(shù)據(jù)平臺[EB/OL].http://opendata.pku.edu.cn/,2016-12-27.

      [7]金志超.Meta分析發(fā)表偏倚的檢驗[D].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

      [8]Easterbrook PJ,Berlin JA,Gopalan R,et al.Publication bias in clinical research[J].Lancet,1991,337(8746):867-872.

      [9]Duval S,Tweedie R.Trim and fill:A simple funnel-plot-based method of testing and adjusting for publication bias in meta-analysis[J].Biometrics,2000,56(2):455-63.

      [10]Song F,Parekh-Bhurke S,Hooper L,et al.Extent of publication bias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research cohorts:a Meta-analysis of empirical studies[J].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2009,9(1):79.

      [11]Dickersin K,Min YI,Meinert CL.Factors influencing public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Follow-up of applications submitted to two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s[J].JAMA,1992,267(3):374-8.endprint

      [12]Dickersin K.How important is publication bias?A synthesis of available data[J].AIDS Educ Prev,1997,9(1):15-21.

      [13]Calnan M,Smith GD,Sterne JA.The publication process itself was the major cause of publication bias in genetic epidemiology[J].J Clin Epidemiol,2006,59(12):1312-8.

      [14]Borenstein M.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a computer program[EB/OL].http://www.meta-analysis.com/, 2011 accessed,2017-05-17.

      [15]Rochon PA,Gurwitz JH,Simms RW,et al.A study of manufacturer-supported trials of 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arthritis[J].Arch Intern Med,1994,154(2):157-63.

      [16]Stelfox HT,Chua G,ORourke K,,et al.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debate over calcium-channel antagonists[J].N Engl J Med,1998,338(2):101-6.

      [17]Davidson RA.Source of funding and outcome of clinical trials[J].J Gen Intern Med,1986,1(3):155-8.

      [18]Dickersin K,Min YI,Meinert CL.Factors influencing public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J].Follow-up of applications submitted to two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s.JAMA,1992,267(3):374-8.

      [19]Cook DJ,Guyatt GH,Ryan G,etal.Should Unpublished Data Be Included in Meta- analyses[J].JAMA,1993,(269):2749-53.

      [20]Rothstein H R,Sutton A J,Boremtein M.Publication bias in Metaanalysis:Prevention,assessment and adjustments[M].John Wiley & Sons,2006.

      [21]陶映雪,李霞,許桂萍.醫(yī)學論文發(fā)表偏倚現(xiàn)象、原因、后果及改進措施[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1,(35):4480-4482.

      [22]Cooper H,Hedges L V,Valentine J C.The handbook of research synthesis and meta- analysis[M].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9.

      [23]周旭毓,方積乾.Meta分析的常見偏倚[J].循證醫(yī)學,2002,2(4):216-220.

      [24]孫思琴,楚存坤,韓豐談.國內外灰色文獻的分布及其對Meta-分析的影響及對策[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4):51-56.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endprint

      老河口市| 酒泉市| 元朗区| 青神县| 丽江市| 太和县| 宁海县| 大兴区| 托克托县| 甘谷县| 新津县| 五莲县| 庆城县| 洛扎县| 玛沁县| 莎车县| 鹤壁市| 布拖县| 理塘县| 将乐县| 临邑县| 合作市| 潼南县| 蒙山县| 全椒县| 汉沽区| 大宁县| 牙克石市| 麦盖提县| 桑日县| 乌兰浩特市| 博乐市| 鄢陵县| 蓝田县| 高陵县| 湘潭市| 澄江县| 彰武县| 莱芜市| 绥芬河市|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