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
摘 要:博物館作為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方文化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夠傳承地方歷史文化,提升地方文化歷史品味,有利于促進地方文化旅游事業(yè)。為此,地方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門要重視博物館建設,重視博物館在地方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地服務于地方文化建設。
關鍵詞:博物館;地方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3-0261-01
眾所周知,博物館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名片,是一個地方人民群眾活動和自然環(huán)境的見證物。因此,博物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一個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傳承地方歷史文化,提升地方文化歷史品味,有利于促進地方文化旅游事業(yè)。為此,地方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門要重視博物館建設,重視博物館在地方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地服務于地方文化建設。
一、有利于挖掘地方歷史文化
地方博物館擔負著對地方寶貴文化遺產(chǎn)的收藏和保護的責任。因此,在建設地方歷史文化中,博物館必須擔負起這一歷史重任,對地方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入詳細地調(diào)查研究,并對有關見證物進行廣泛的征集,從而對地方的歷史文化形成準確的定位,并收集到系統(tǒng)的文化遺存物。并將城市的歷史文化發(fā)展過程整理出來,進行地方歷史文化展,使更多的人,了解地方歷史,重視地方歷史,研究地方歷史,并向社會大眾展示地方發(fā)展的歷史。為此,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地方文化建設,文物管理部門更要發(fā)揮自身職能和優(yōu)勢,加快文博事業(yè)建設。鄆城縣是水滸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和水滸有關的知名風景名勝有宋金河、宋江故里以及水滸文化城等。近年來,鄆城文博所深入挖掘鄆城水滸文化特色,積極參與“戲曲之鄉(xiāng)”、“武術(shù)之鄉(xiāng)”、“書畫之鄉(xiāng)”、“古箏之鄉(xiāng)”的挖掘整理,突出地方歷史地位,彰顯地方文化底蘊。增加鄆城的歷史文化魅力。
二、傳承地方歷史文化
博物館是擔負著收藏、陳列展覽、宣傳地方歷史文化的使命。博物館對藏品的收藏和通過博物館職能對藏品文化的正確發(fā)展,為保護地方歷史文化打下堅實基礎,為傳承地方歷史文化發(fā)揮著宣傳教育作用;本著對地方歷史文化負責的態(tài)度,為保護好地方歷史文化見證物,做好博物館的藏品收藏、征集工作,發(fā)揮著博物館的職能作用;通過對藏品文物的科學研究工作,把文物知識傳播于當世,傳承于后世,對于全民保護文物和學習、了解地方歷史文化知識起到促進作用;博物館應用公共文化場所的社會化職能,結(jié)合實際改變和改革傳統(tǒng)的方式、方法,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實現(xiàn)征集社會化、科研專業(yè)化、傳播與市場化,對地方歷史文化的傳承起著服務作用。
三、促進公眾認同地方文化
博物館守護著文化之根,保衛(wèi)著文化之源。作為一個為社會服務的機構(gòu),博物館是一座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人類及人類環(huán)境物證的場所。正因為如此,博物館成為擁有歷史信息、散發(fā)文化魅力的地方。博物館對自身認知的不斷深入,“精神的家園”、“文化的綠洲”、“知識的殿堂”、“城市的客廳”、“文明的窗口”的博物館形象不斷被塑造出來,博物館也在形象構(gòu)建中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開始自覺關心地方文化的進步,努力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并逐漸成為凝聚地方精神與情感的文化中心。情感是博物館文化魅力的基礎?!罢J同”作為一種情感動因,公眾對博物館情感的傾注其實質(zhì)是對博物館所承載的歷史信息在感情上表現(xiàn)出來的文化認同。博物館在文化認同中的作用也就體現(xiàn)在公眾對博物館情感的傾注程度。歷史情感是博物館情感中最凝重、最深沉的一種情感。當博物館融入社會的時候,已經(jīng)在從收藏、展示到傳播過程中所傳遞的歷史信息是引發(fā)公眾歷史情感、促進公眾對文化認同的關鍵因素。
四、擔負起宣傳教育的作用
博物館在人類文化和社會生活中具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是適應社會變化發(fā)展歷程中形成的文化復合體,緊密地與社會公眾聯(lián)系在一起,是一個不追求任何盈利、為社會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為公眾永久性開放的機構(gòu)。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實物的場所,見證了人類文明的演變過程,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它是社會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承擔者,是公認的社會大學,在社會發(fā)展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普及和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知識,使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我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博物館能夠引導人們珍惜和諧穩(wěn)定美好的政治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講解工作是實現(xiàn)博物館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徑,講解員是博物館聯(lián)系社會、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面對社會公眾的“第一窗口”。為此,博物館要加強講解員的培養(yǎng),需要說明的是,講解員是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重要媒介,是博物館能否順應社會變遷而發(fā)揮社會教育功能的重點,博物館除了從硬件設施上提供全面的服務外,講解人員的講解方式、技巧等至關重要。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要順應時代潮流,努力構(gòu)建博物館文化與地方文化之間的融洽關系,對藏品文物進行研究、保護和利用,把研究成果運用于宣傳教育中,開展歷史文化普及活動,使公眾進一步了解博物館藏品的歷史、社會和文化意義,使博物館文化發(fā)展更加貼近社會,傳承地方歷史文化,提升地方文化歷史品味,更好地服務于地方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黃永蘭.博物館與中小學教育良性互動機制的建立[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