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診療所:
A. 你的心理舒適區(qū)是怎樣的?
B. 如何使自己突破心理舒適區(qū)?
相飛光:選A。很多時候我都是“想”,而不是“要”,是個典型的“積極廢人”。比如:想深夜大醉一場,恐顏面盡失,也怕為他人造成麻煩;想占便宜偷東西,恐他人發(fā)現(xiàn),也怕良心不安;想逃課去泡網(wǎng)吧,恐老師抓包,也惶惶不安;想隨兄長騎行青藏線,恐身體hold不住……我從來都是想想而已,沒有跨出過這一步。外表蘿莉,內心暴力,心中的自己是個叛逆少女。想做而不敢做,是因為自己知道,那根底線絕對不能觸碰,可能是恐懼,也可能是道德。我這個人,也只配當個“乖孩子”吧!
這是條甜炸的QQ:選B。一生那么漫長,一路上如果不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一路上如果就一直這么安逸地走下去,那生命中屬于突破自我的那一小部分精彩豈不是被自己丟棄了嗎?有的時候,如果嘗試一下突破自己,也許本身具有而未被發(fā)掘的潛能就體現(xiàn)出來了呢!
案例一:在擅長的領域待久了,就習慣了。
顧瑜從小就學習畫畫,所以每次黑板報都是她的主場,更是輕而易舉就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贊。而這也是事情的起因,一直因為繪畫得到稱贊的顧瑜,今天第一次因為繪畫被毫不留情地懟了。
“我不是沒事兒會在微博發(fā)我畫的畫嘛!今天遇到個人,他說我的畫太單一了,現(xiàn)在都開始流行指繪還有板繪了!”顧瑜剛才還氣勢洶洶地說著原因,隨后的聲音也越來越小,“可是其他的我都沒有學過呀,要是現(xiàn)在學的話……”
話都沒說完,顧瑜又連忙搖了搖頭,一臉的抗拒。
我理所當然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不會就學啊!沒學過更是要好好學??!”
話說得是輕巧,顧瑜聽起來,卻又扁了扁嘴:“可是我還什么都不會啊!要是畫出來特別難看,別人肯定會笑話我的?!?/p>
“我本來也想過要學的,可是指繪什么的看起來好像就很難,我要是學不會不是更尷尬了……”
她的語氣里裝著滿滿的恐懼,卻還是有一絲希冀不經(jīng)意間冒出來。
“阿瑜,你記不記得小學的時候參加節(jié)目需要學跳舞,我們倆很想?yún)⒓涌墒嵌紝W不會?跳舞的衣服超級好看,你超級想去。后來我們倆還是學下去了,而且我們現(xiàn)在根本不記得當時學得有多艱難了,只記得參加了節(jié)目很開心?!?/p>
這樣鼓勵的話,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聽懂,就在我覺得需要敲敲她的榆木腦袋時,她忽然沖我點了點頭,風風火火地走了。
后來啊,阿瑜每天晚上都會勤勤懇懇學習板繪和指繪的小方法,然后悄悄在QQ發(fā)一張圖給我:“鹿醬,你覺得人家畫得怎么樣啦!”
診斷書:通過小鹿的講述,我們就能知道小瑜的繪畫能力其實是很強的。她研究一種繪畫技巧并把它做到精致,是一件很成功的事,可若僅僅止步于此,便有點可惜。幸運的是,有陌生人指出了這個她一直沒能發(fā)現(xiàn)的問題。小瑜的擔憂不無道理,面對一個全新的領域,任誰都會害怕,萬一還沒有現(xiàn)在做得好,那豈不是很沒面子?可是啊,當小鹿提醒她初學舞蹈的時候,因為過程的快樂,忘記了其中的艱難的時候,小瑜也終于明白,學習一種新的畫畫技巧也是在于過程中的收獲,成功與失敗又有什么要緊的呢?從舒適區(qū)勇敢踏出第一步,得到的將是一個嶄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