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溪
1.中國古代對人的年齡有不同的稱謂,下面的稱謂指60歲以下的有:( )
A.弱冠 B. 不惑之年 C.及笄 D.而立之年
2.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成語很多來自真實的歷史事件,下列成語中所涉及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在北宋時期的是( )
A.程門立雪 B.樂不思蜀 C.指鹿為馬 D.霸王別姬
3.儒家原先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下面體現(xiàn)儒家思想的是( )
A.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
C.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若此則天下治
D.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4.圖中是漢代的傳世品“繩紋玉佩”,現(xiàn)收存于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件新疆和田玉繩紋玉佩的中央是雙錢結,最上方和最下方是中國結藝中最基本的“平結”。據專家分析,它的佩戴者應該是漢代的女性貴族。請問,“雙錢結”最早出現(xiàn)在什么時期?( )
A.仰韶文化時期 B.良渚文化時期
C.河姆渡文化時期 D.夏朝
5.“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近代“筵席”成為一個詞,用作酒饌的代稱。但是“筵席”在古代并不是一個詞。古代“筵”和“席”哪個更長?( )
A.筵 B.席
6.蘇軾有詩:“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這句詩描繪的是哪個節(jié)日?( )
A.重陽 B.臘日 C.除夕 D.中秋
7.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jié)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xiàn)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確定季節(jié):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七星中哪兩顆星連成直線并延長就可以找到北極星?( )
A.天璇 B.天樞 C.天璣 D.天權
8.古代“避諱”有不直稱君主或尊長名字之意,凡遇到和君主尊長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則用改字、缺筆等辦法來回避。缺筆是從什么朝代開始的呢?( )
A.漢 B.唐 C.宋 D.清
【參考答案】
1.ABCD 弱冠指男子20歲,不惑是指40歲,及笄指女子15歲,而立是指30歲。
2.A 程門立雪是北宋理學家程頤與其弟子楊時、游酢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樂不思蜀是說三國時期劉禪的事情;指鹿為馬是秦朝趙高為亂之事;霸王別姬指的是秦末時候的事。
3.D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指的是我善于培養(yǎng)我擁有的浩然之氣。其出自《孟子》,作者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孟子?!暗溬?,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出自道家代表作《老子》?!笆略谒姆?,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出自法家代表作品《韓非子》。
4.B 中國古代的編結技法和當時的人佩戴玉飾緊密相關。雙錢結已經是當時高度發(fā)展的編結技法,在距今約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xiàn)。
5.A 席和筵是同義詞。區(qū)別開來說,筵比席長些,是鋪在地上墊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后來筵字用來表示宴飲的陳設。陳子昂《春夜別友人》中有:“金樽對綺筵?!?/p>
6.C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個夜晚,蘇詩寫的正是除夕的習俗。
7.AB 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
8.B 避諱起源于秦以前,漢初尚寬,后來漸漸嚴格起來。如漢高祖名邦,“邦”改為“國”。《論語·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漢石經殘碑作“何必去父母之國”。避諱缺筆,是到唐代才有的。例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諱,“世”字作“卅”。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