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曾有參加過高考作文閱卷的專家在高考交流會上說,在高考作文閱卷時,因為任務大,時間緊,很多作文閱卷老師都在用“三眼閱卷法”閱卷。即第一眼看開頭立意是否準確,結尾深化是否到位;第二眼看文章結構是否完整,內容是否充實;第三眼看文章的亮點和創(chuàng)新之處。這句話可能并不能完全代表高考閱卷的真實情況,但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高考作文閱卷老師在六月驕陽下近乎枯燥機械的閱卷時,如何能讓他們關注這“第三眼”,是考生能否在高考作文這道高考分值最高的題目上有所突破的關鍵。下面是我在實際作文教學中的一些總結和思考。
一、 通過文章,讓閱卷老師看到你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想想古代科舉制度就是以一篇文章來為統(tǒng)治階級選拔人才的,一篇文章何以能判斷一個人是否能夠勝任國家的各級官吏?大概是一篇文章就能讓閱卷官看到文章背后人的品德和才能吧。
想想我們的行文也是如此,我曾經出示了這樣一段文字:
司馬遷與《史記》研究的名家李長之在《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一書中,對司馬遷于他所處時代的另一代表性人物漢武帝進行過比較。他注意到這兩位歷史名人有共同之處:“漢武帝之求才若渴,欣賞奇才,司馬遷便發(fā)揮在文字上。漢武帝之有時而幼稚,可笑,天真,不實際,好奇,好玩,好幻想,司馬遷也以同樣的內心生活而組織成了他的書?!彼^“幼稚”“天真”“好奇”“好幻想”,正是“童子之心”的表現(xiàn)。
對于司馬遷的“好奇”,西漢揚雄《法言·君子》早有評價:“多愛不忍,子長也?!薄白娱L多愛,愛奇也。”因此才取得“《太史公》,圣人將有取焉”的非常成就。揚雄所謂“愛奇”,后人或直接稱贊其“好奇”。歐陽修《帝王世次圖序》說:司馬遷“博物好奇之士,務多聞以為勝者”。徐孚遠《史記測議序》也寫道:“太史公志大而好奇”,“包舉廣矣”。
——《史家的“童心”》王子今
然后我問學生,你們認不認識王子今,學生紛紛表示不認識,而后我又追問,那么你單從這篇文章你能看王子今是一個怎樣的的人?有人說是很有見識,有人說很有創(chuàng)意,有人說很有積累。是呀,高考的作文閱卷老師也是通過你的文章認識你這個人呀。你一筆一劃的書寫,讓閱卷老師知道你是一個認真的人;你的結構清晰,讓閱卷老師看出你是個有條理的人;你的語言精到,讓閱卷老師認為你是一個睿智的人;你的材料豐富,讓老師發(fā)現(xiàn)你是一個知識豐富的人。
我也因此進入了一個迷宮,或許在某個不起眼的路段會憑空出現(xiàn)一堵墻,指不定在哪個不經意的角落就會有一個陷阱。呵,那就順其自然吧!繞開了這堵墻,爬出了那個井,也許還有某條溝渠在等著我,管他呢,不與他糾纏,只知道前方。我相信,只要走在腳下的路上,就能到達我的世外桃源,那里的人已經在殺雞斟酒為我接風,我只需順其自然的慢慢走下去,走出迷宮,走到盡頭,走到終點!
學生在這篇習作中用生動的比喻,幽默不失睿智的語言,輕松不失嚴謹?shù)男膽B(tài)展現(xiàn)出了一個當代中學生在面對未知人生的從容,面對層層困難的淡然。在雋美文字的背后,閱卷老師看到的是這樣一個鮮活生動的少年,除了賞識還能有什么呢?
總之,明確一個道理,你的文章就是代表你自己的個人形象,像去參加面試一樣,以一種虔誠的態(tài)度寫文章,展現(xiàn)你的風采,這必將得到分數(shù)的回報。
二、 閱卷老師要的是看法,不是簡單的是否正確
作文的立意也是抓住老師眼球的一個重要方面?,F(xiàn)在某些學生的立意毫無新意,根本沒法抓住老師的眼球,我曾經在上作文課時,在黑板上寫下這樣一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學生根據(jù)文章提出自己的觀點,很多學生的立意都是書籍的重要性,問問行文思路,也大多是讀書如何重要,讀書了怎么成功,不讀書怎么失敗,正反對比得出結論。這樣的文章如何能夠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呢?
面對這些大而寬泛的話題,很多同學選擇了去判斷正誤,而這些話題的正誤其實無關緊要,比如你判斷我們需不需要智慧,需不需要理想?這樣的話題完全沒有意義。所以,閱卷老師要的是你對這個觀點的態(tài)度和看法,而不是簡單的判斷是否正確。
例如上面的名言,不應該簡單的同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應該從多角度去談談對待這一觀點的看法。例如是否所有的書籍都是進步的階梯?什么樣的書籍才能稱之為進步的階梯?想要進步、成功光有書籍可以嗎?這樣才能打開自己的視野,引起老師的注意,只要不偏離關鍵詞,從自己的理解入手,必能寫出不落窠臼的佳作。
在提出新穎觀點的同時,不要忘了明確的你對觀點的理解。一般采用下定義法、分類別法和討論法:
下定義法分為內涵和外延兩種方法。內涵法就是直接從種概念、屬概念、種差的角度進行概括如:分享就是把自己的擁有的預存在別人那里,在需要時可以取回甚至附加利息的理財方式。外延法則是用具體的事例明確觀點的方法。
分類別法則是把一個具體的對象從不同角度分成并列或對比的類別,從而分別論述突出重點,體現(xiàn)思想的方法。如:我所謂的理想不是那些空無方向,又無實際意義的幻想,而符合自己實際情況,能夠實現(xiàn)的具體目標。
討論法則是假想一個和自己討論的對手,通過雙方的對話交流甚至辯論達到說明道理的目的。如:也許有人會說:“在這個網絡化發(fā)展的時代,紙質的書籍早就失去它存在的意義”,這種觀點我實在不敢茍同。
三、 為閱卷老師設置路標,引導發(fā)現(xiàn)文章的閃光點
高考試卷是通過掃描投影在電腦里供閱卷老師批閱的,長期批改必定會造成視覺疲勞,所以我們同學在盡量把字寫大的同時,還要通過合理的分節(jié)方便老師快速的把握你的行文思路,然而要進一步讓閱卷老師把握你的思想脈絡,最好的方法是有意識的通過句子和語言為閱卷老師設置路標,使得閱卷老師更簡潔快速的發(fā)現(xiàn)行文的亮點。例如下面這篇學生的習作:
關 注
①入題:原來,“關注”了百姓,自然也擁有了票房。
②現(xiàn)實:這年頭,普通老百姓受到了空前的“關注”。
③原因:他們最為關注的,究竟是百姓的腦袋,還是自己的錢袋?
④后果:如果眼里只剩下老百姓的偏好和上億的票房,會帶來什么呢?
⑤比較:幸好,我們仍有一些清醒的“牛虻”,他們的真誠和勇氣不時戳著時代精神的迷失之痛。
⑥辦法:由此看出,真正的關注,不是迎合,而是引領。
⑦形象:不禁想起《伊索寓言》中的一則故事。
⑧呼吁:如果一個民族只知關注“地下”而不去仰望“高處”,也就只能讓精神永遠匍匐于大地了。
作者用或在開頭或在結尾,或過渡或總結的詞語和句子,為閱卷老師勾勒出了一條完整的思路線索,這樣的文章當然是閱卷老師喜聞樂見的文章了。
而大多數(shù)人僅是逃避書籍。憑借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如今嬌好的比以往都多。沒有書本的熏陶,沒有書本對靈魂的充盈,所謂的“女神”無非是玩著狂蜂逐蝶把戲的犧牲品。我們再也貢獻不出一個莎樂美,溫莎公爵抑或是柳如是這樣的風塵清荷。靈魂饑渴,精神舞弊,這個時代渴求與書的邂逅。
讀書并不是一件特別崇高的事業(yè)。它的義務是給予人們一種可能,讓沸騰的湖水歸于平靜,讓渾濁的江面激起思想的浪花,讓人們與靈魂于雨巷中邂逅,注視著對方的雙眸,縱情一吻……
《讀書是一場邂逅》
在行文時,能夠較好深化主題是一個重要的得分點,可是如何讓自己的語言更有條理更有氣勢卻難倒了許多考生,而這時文段中的語束不僅可以增強表達的效果,更能較好的引導閱卷老師發(fā)現(xiàn)你的思路和不凡的觀點。如在這個語段中考生用了“而但多數(shù)人僅是……如今……”“沒有……沒有……所謂的無非是……”“并不是……而是……讓……讓……”等語束使得文章齊整有氣勢,更能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
所以我們可以在行文時合理的使用過渡句,總領句或總結句,同時多用一些何謂、反觀現(xiàn)實、究其原因、誠然/固然、然而/但是/話又說回來、當然說到底/往深處想等這樣表意鮮明的詞語使得老師輕松把握你的思路,順利找到你的亮點,輕抬雙手為你多加幾分。
四、 讓閱卷老師在結尾處看到一個有思考有視野的你
文章有三寶“鳳頭”“豬肚”“豹尾”即開頭精彩、中間充實、結尾有力,結尾能否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也是提分的一個重要任務。
一般的結尾以收束總結,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為主,有個別也會采取升華主旨的結尾,但要讓自己與眾不同就要換個角度來表達。如:
不是我們沒有好的作品,也不是作者的作品中不能有抒發(fā)心聲,展現(xiàn)人品的文字,而是被現(xiàn)代,被偽道德將原有作品的格調給扭曲了??!或將人們的創(chuàng)造力,心聲狠狠地扼殺了!是太多的禁忌,太多的規(guī)范斬斷了那雙會寫出心靈純凈的手。
幸運的是,我們的人品還在,那顆沖破禁錮牢籠的心還在,并且我們新一代青年也在為言心聲而努力著?!叭绻行┦履悴蝗プ觯陀肋h不知道可以超越什么?!边@是萊蕪市大王莊中學的初中生賀文浩創(chuàng)作的校園青春小說《單車百合》封面上的一句話,這部小說是他的語文作業(yè)。他老師總結作文就是從小處著手,寫身邊的人和事,并且是真心真事??吹竭@里,你有沒有提筆寫出自己心聲文章的沖動呢?
朋友,別忘了我們寫文章的那顆初心,別忘了拿出自己的個性,寫出自己的心聲,別忘了周國平曾說過的:“我手寫我心!”
在大多數(shù)同學都在發(fā)現(xiàn)社會的問題,體悟人性的丑惡時,我們可以選擇把視線聚焦在社會光明美好的一面上,看到希望,看到變化,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人、社會、文化。這樣更能吸引閱卷老師的關注,在理解表達上別出機杼,見思考,見視野。
能夠阻擋商業(yè)化娛樂化浪潮的唯有內心的寧靜。它使你在嘈雜中聆聽蟋蟀的歌唱,它使你在擁擠中獲一方凈土,它使你在喧囂中,握住生命的細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痹趦刃男藁h種菊,何畏環(huán)境的嘈雜?
但是,要清醒地認識到——商業(yè)化不是洪水猛獸,娛樂化不是風水先生;我們生活的多樣性、豐富性都要歸功于此。北島所言是為了反思它,從而更好地控制它,是為了保有人類之初的細膩。
刪除生活中累贅的細節(jié),保留生活的細膩?;钪?,做一個細膩豐盛的人。
《刪除細節(jié),細膩地生活》
讀書之用,在于它指導生活,幫我們生活的更加充實,更有意義,而非使我們囿于書里的世界,對現(xiàn)實生活視而不見。我們要愛書、勤于讀書,要心靈明凈,卻也要讀以致用,方能充分體現(xiàn)讀書的價值??涩F(xiàn)實卻是,一些人打著:接近生活“的旗幟大肆宣揚”讀書無用,甚至“讀書有害”的奇談怪論,竊以為實在是物欲橫流下浮躁社會的一大病癥。若一切只是為了“入世”還有何德育素養(yǎng)可言?若一切只是為了物質要求得到的滿足服務,心靈難保不會穢亂蕪雜,開卷有益,非關物質前途,向關乎你我心靈的走向。
還是要讀書,心靈才不至于干涸頹廢。
《開卷有益》
所有事物都是可以辯證看待的,如果只從一個角度入手看待事物總會有失偏頗,而很多考生的觀點大多數(shù)單項的,如要堅持理想,要欣賞他人或者要善于改變,如果能在結尾處從辯證的角度充實以下觀點,必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刪除細節(jié),細膩地生活》這篇習作主旨是主張刪除生活中過多的細節(jié)更細膩的生活,反對商業(yè)化的侵蝕,但結尾處卻并不把商業(yè)化一棍子打死,提出不拒絕,而是反思和控制它使它豐富人生的觀點,使得論證更合理更有說服力。而《開卷有益》這篇文章則在主張多讀書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出要把書學以致用的觀點,使得文章更圓潤有張力,同時更能給閱卷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總而言之,作文貴在新意更貴在“心意”,讓閱卷老師看到你的用心,見識你的思想,發(fā)現(xiàn)你的新意,感受你的不同,使你在眾多考生中成為那與眾不同的一個,抓住閱卷老師的“第三眼”,那么你必將收獲心儀的分數(shù),讓語文助飛你的大學夢。
(作者單位: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