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欣
人類厭惡沉默,就像自然厭惡真空。人多的場合,一旦出現(xiàn)片刻的沉默,就會有人爭先恐后地說話,有如水泵活塞上升時,水也會隨之上升,填滿空間。水填充真空是因為大氣壓力,人們填充沉默是因為社會壓力??赡茉谘哉Z喧囂的場合,所有人在說什么才真的完全不重要了。一旦沉默下來,人們臉上的表情就已經(jīng)說了太多。
所以總有那么一種人,在冠蓋往來的場合顯得特別重要,因為他們是最好的真空填充劑。他們可以一張嘴招呼八方風雨,幾句話籠絡所有人。來往賓客面對他時都是他的朋友,背過身去以后就是他的談資。毛姆的《刀鋒》里描寫的美國人艾略特·談波登,大概就是這樣一種人?!把哉劃L滾,相貌堂堂,滿面春風,一團和氣?!庇兴麄冊冢匀瞬趴梢园蛋邓梢豢跉?,少說兩句。各國的有閑階級都發(fā)展出了一套套言不及義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可能因為他們有太多光陰需要扎堆兒消遣,食腸酒量都有上限,只有話語是無邊無際的。中國古代的有閑階級消遣場合,不僅有歌舞吹彈,還要配備清客篾片。言談是一種藝術(shù),貴族不必精通,只需贊助就可以了。
彼此真正熟稔和了解的人才能安于不說話。張愛玲在短篇小說《等》里寫一個推拿醫(yī)生,在接待兩個病人之間休息一下出來吃點心,把嘴上的香煙遞給太太,太太接過來吸著;醫(yī)生吃完了,香煙又還給他。夫妻倆并沒有說一句話,默契得卻好像兩塊嵌在一起的拼圖。戰(zhàn)爭年代的上海孤島,齊心合力把日子過下去的柴米夫妻才能這樣。電視里的夫妻間,一旦要把生活放在一邊,坐下來談一談,分道揚鑣就只在下一個鏡頭了。不談話的夫妻之間,哪怕是同床異夢貌合神離,也是達成了共識的同床異夢貌合神離。兩個人不用說話就知道對方的想法,才說明了解深厚。福爾摩斯觀察華生獨自默坐的表情,就知道他對報紙上社論的想法。從這一點來說,華生常常氣惱福爾摩斯太過傲慢冷漠,其實是因為他對福爾摩斯的關心不如福爾摩斯對他的關心那么多。福爾摩斯是華生的不必說話的真正知己,華生卻在福爾摩斯之外還有自己的生活。
到了智能手機年代,面對面的場合不準拿起手機被禮儀專家宣傳為新時代的社交鐵律,可惜鐵律的生成就是因為太多人寧愿在喧嚷的社交場合看手機也不愿投身參與填充真空的無聊舉動??词謾C的人往往在忙著進行他們自己喜歡的人際交流。真正特別熟的朋友之間,一人一杯啤酒同時各看各的手機也不是冒犯。別看他們沒說話,倆人說不定正在轉(zhuǎn)發(fā)彼此的微博呢。(閻蕊森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