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珍
摘 要:針對潔凈廠房對無高架奇氏桶華夫板平整度的要求,結合江西益豐泰TFTLCD面板廠房項目,從現(xiàn)場施工過程控制質量的方面進行比較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無高架;奇氏桶;華夫板;五次調平法;四次收面法
中圖分類號:TU7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33-0153-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requirements of cleanness of a workshop for the smoothness of non-elevated Cheese Tube Waffle Slab, and based on Jiangxi Yifengtai's TFTLCD panel house project, a detailed discussion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n the spot.
Keywords: no viaduct; Cheese Tube; Waffle Slab; five-time leveling method; four-time surface collecting method
1 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開區(qū),為高潔凈要求廠房。該廠房二層為奇氏桶預留大量規(guī)則的圓柱形垂直孔洞的華夫板結構。華夫板為滿足抗微震要求和設備工藝要求,因此結構型式對平整度及標高控制工藝質量要求非常高,質量要求華夫板2m×2m范圍內誤差小于等于±2mm;整體樓板其中任一50m*50m區(qū)域中,完成面高低差控制在±25mm以內,是目前國內地坪精度要求最高標準。一般工程華夫板施工平整度達不到此項要求,因此會增設高架地板用以調平,來滿足廠房使用要求。本工程為節(jié)約成本和工期,采用無高架奇氏桶華夫板,一次平整度滿足要求,無需后期調整。
2 工藝原理
無高架奇氏桶華夫板樓板施工技術采用碗扣架替代傳統(tǒng)鋼管架,加快架體搭設及后期拆除速度。采用50mm×50mm×3mm方通替代傳統(tǒng)的鋼管和木方龍骨,較小主次龍骨在后期荷載作用下的撓度,為后續(xù)工序的平整度控制預留空間。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試配,將華夫板結構混凝土泌水現(xiàn)象、骨料粒徑、和易性等向混凝土供應單位進行交底,解決混凝土原材問題對平整度的影響。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總結出兩套新的施工工藝,即“五次調平法”、 混凝土“四次收面法”。
3 施工控制
3.1 奇氏桶華夫板施工工藝流程
3.2 模板及支撐體系
3.2.1 選型
(1)由于華夫板平整度要求高,且材料用量多,因此選擇方鋼管作為主次龍骨,板下主次龍骨使用50×50×3mm方鋼管。
(2)支撐架需要具有便于調整平整度、易于拼裝、整體剛度好等特點,選用碗扣式腳手架。
3.2.2 模板
由于采用奇氏桶施工華夫板,梁板樓面裸露在外,潔凈生產車間的特殊要求,混凝土為清水混凝土,柱模板選用18mm鏡面黑模板,板選用15mm厚覆膜木膠合板。
模板的選用要符合以下原則:
(1)選用木膠合板質量要好,剛度高,保證模板不變形。
(2)木膠合板尺寸偏差在±3mm內。
(3)木膠合板表面要平整、光潔。
3.2.3 支撐體系布置要求
(1)每一區(qū)域應先施工軸網上的框柱,和對應的鋼柱、鋼主梁,然后開始模板體系施工;在支撐架體搭建完成后對頂托進行第一次平整度調整。采用與碗扣腳手架配套設置的頂托,采用紅外鐳射找平儀進行標高控制,確保頂托標高在同一水平線上。
(2)模板及支撐平面、立面布置。根據(jù)圖紙,華夫板有7種類型,框架柱網為10.8m×10m,符合碗扣式腳手架的模數(shù),整個樓板范圍雙向皆按900mm間距(局部加密為600mm)進行立桿布置,橫桿步距1.2m,在柱邊及留空的樓板處進行細微調整即可。雖然支撐體系的頂托梁、次梁、模板經過計算符合承受荷載的要求,不過立桿布置盡量考慮立桿避開結構上的圓孔。經測算部分鋼構重量超過塔吊吊重能力,在20-24軸交L-H軸擬采用吊車上華夫板配合施工。此處下方架體采用900×600間距加密(沿字母軸線600間距,沿字母軸線900間距),并在汽車吊行駛路線及支腿工作范圍均鋪裝20mm厚鋼板。
層高5.6m,樓板厚度600mm,模板厚度15mm。為保證平整度和減少架體材料用量,主龍骨為雙50×50×3mm方鋼管,次龍骨為50×50×3mm方鋼管,300mm間距布置,模板拼縫部位使用50×100mm木方平放固定模板。則支撐架凈高(不含底托、頂托、方通、模板等)為4.9m,采用3m+1.8m(搭接會增加 0.1m)的立桿及1.8m+1.5m+1.5m立桿方式錯開搭設,可調頂托選用KTC-60,可調范圍25cm。
3.3 “五次調平法”介紹
采用“五次調平法”,分別為:
(1)在滿堂碗扣式腳手架搭設完成后,架體校正水平,采用底托及上托,便于調整標高。對頂托平整度進行測量,完成第一次平整度調整。
(2)建筑模板采用木膠合板,接縫處預留20mm,以免建筑模變形翹曲。在完成龍骨和建筑模板鋪設后,對架體模板標高進行測量,完成第二次平整度調整。
(3)安裝奇氏桶底盤時配套自攻螺絲必須擰緊,不可用錘子直接打入,以免在安裝對拉螺桿時將底座拉起,確保底盤固定在模板上不產生位移,并且時常檢查底盤的牢固性,對有破壞或松動的底盤應及時整改。在奇氏桶底盤安裝后完成鋼筋綁扎再次進行標高測量,完成第三次平整度調整。
(4)安裝奇氏桶時,用配套的對拉螺桿穿過臨時上蓋、筒體的中心,擰進底座及底盤中心的螺母,最后擰緊臨時上蓋處的螺母以使奇氏桶模具上下緊固。在完成奇氏筒安裝的鋪設后對模殼上表面記性標高測量,完成第四次平整度調整。
(5)為了保證筒體在澆筑混凝土時筒體發(fā)生偏位,ABS臨時上蓋安裝完成后,用方鋼管對ABS臨時上蓋進行壓頂,再用扎絲將方鋼管固定于梁鋼筋。然后在澆筑混凝土前進行標高測量,完成第五次平整度調整。
3.4 “四次收面法”介紹
混凝土收面采用“四次收面法”,分別為:
(1)混凝土振搗密實后進行第1次收面,即人工攤平,并使堆料比設計標高略高(1-2cm左右),抵抗混凝土硬化收縮。
(2)人工收面后立即用磨光機精平,進行第2次收面。
(3)磨光機精平后隨即進行奇氏筒筒面人工收面。
(4)在混凝土初凝前,用磨光機再次進行抹面,精平,并結合人工進行最后的表面修正工作。
4 結束語
奇氏桶華夫板施工質量對后期是否能取消高架地板調整平整度這道工序至關重要。在施工過程從技術方面設計與優(yōu)化,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加強了控制,采取了嚴格措施,避免了可能造成的質量隱患,解決了施工難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拆模后整體外觀形象良好,混凝土強度滿足要求,表面光滑平整,樓面標高控制準確,平整度滿足無高架奇氏桶華夫板要求。同時,本技術應用在進度、成本、質量、操作難度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效益。
參考文獻:
[1]建質[2009]254號.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tǒng)施工安全監(jiān)督管理導則[S].
[2]GB50009-201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S].
[3]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S].
[4]GB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S].
[5]JGJ8-2007.建筑變形測量規(guī)范[S].
[6]JGJ166-2016.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S].
[7]曾慶友.奇氏桶華夫板施工技術探討[J].福建建筑,2017(07):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