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不知大家可否看過這么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周末,閑來無事的我逛到了書店,無意之中隨手在書架上拿了一本書翻閱了幾頁,竟讓我愛不釋手。書中的小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調(diào)皮搗亂、不愛學習、專愛惡作劇的孩子。老師、同學都不喜歡他,小豆豆只得從原來的學校退學。后來,來到了小林校長創(chuàng)辦的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原本調(diào)皮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大家都喜歡的孩子。在這本書中我讀到了一種恒久的感動,體味到了教育的幸福和快樂,感悟到了彌足珍貴的教育真諦。
書中的巴學園是一所充滿魅力的學校,小林先生是一位富有愛心的校長。這里,小林校長的教育是真正的無痕,能夠遇到他是小學生豆豆莫大的幸運。真的不敢想象,如果當時小豆豆沒有進入巴學園,沒有遇見小林校長,她會變成什么樣!恐怕無論他做什么,都會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簽,永遠被自卑的心理所困擾,直到長大,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在小林校長身上我看到了耐心,而這種耐心是持久的。小豆豆第一次見到小林校長,看到的是一張滿是微笑的臉,他聽小豆豆說了四個小時的話,而且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不管是上課還是玩耍都是孩子們感興趣的,只要作業(yè)認真完成了,領悟了,可以不用再寫家庭作業(yè)。即使孩子們的作業(yè)出現(xiàn)錯誤,巴學園的老師也會陪著一起改,直到不再出錯為止,他們決不會罰孩子們再去重新抄十遍二十遍。小林校長經(jīng)常給孩子們講故事,小豆豆在這里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生活、學習,享受著童年的快樂。
尤其是小林校長對小豆豆的愛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真正懂得什么叫真愛無痕。孩子們犯了錯誤,他從不會為了讓孩子長記性而擰他們的耳朵。曾經(jīng)碰到一個正在抹眼淚的小男孩,因為這孩子上課老走神,導致作業(yè)出錯。老師為了讓他記住不好好聽課的后果,就擰了孩子的耳朵,不巧擰在了孩子凍得紅腫的耳朵上,孩子被疼哭了。望著還在抽泣的小男孩我亦無語,毋庸質(zhì)疑老師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可是其方式方法實在不敢茍同。
小林校長的魅力還在于,他是一個善于創(chuàng)新、會創(chuàng)新、敢于創(chuàng)新的人。他將原本乏味的、枯燥的知識,轉(zhuǎn)變?yōu)橛腥さ?、充滿吸引力的知識“魔方”。讓孩子們樂在其中,學在其中。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我們總是說現(xiàn)在的孩子不聽話,不好好聽課,作業(yè)做不好,將責任全推在孩子們的身上,卻沒有從自身找原因,這就是我們永遠不能進步、原地待步的癥結(jié)所在。當孩子開始厭倦課堂的時候,老師們可曾想過換一種方式來對待這些孩子。
在我們的身邊不乏有像“小豆豆”這樣的學生,他們聽到最多的莫過于批評之聲,看到最多的莫過于責備的眼光,甚至課間玩耍也只有他孤零零的身影。讓我們拿出足夠的愛、足夠的耐心、足夠的智慧,讓他們能充滿自信、滿心喜悅地活躍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教育這片凈土,光有愛還不夠,必須有一種深愛;光有耐心也還不夠,必須要持久不間斷;還要具備創(chuàng)新之心。這樣我們的教育才可以稱的上是無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