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賢+盧發(fā)仕+黎鍵湧+黎炎+莫永誠+甘桂云+吳永官+蔣雅琴+王益奎+張曉程+劉政國+李文嘉
中圖分類號:S642.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3547(2017)22-0055-03
節(jié)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 var. chieh-qua How.)屬葫蘆科冬瓜屬冬瓜種一年生攀緣植物,別名毛瓜、毛節(jié)瓜,是冬瓜的一個變種[1]。節(jié)瓜原產我國南方地區(qū),廣東、廣西、海南廣泛栽培[2]。節(jié)瓜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具有清熱、消暑、利尿、解毒、消腫等功效,老瓜、嫩瓜均可供炒、煮或作湯用,尤以嫩瓜為佳[2]。節(jié)瓜現已發(fā)展成為我國南菜北運、補充蔬菜供應淡季和供應港澳地區(qū)的特色蔬菜[3]。
節(jié)瓜在廣西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但傳統(tǒng)節(jié)瓜栽培方式于6~8月集中上市,價格低迷,效益不佳。經過研究和探討,采取提早播種、保護地育苗、小拱棚定植等春提早栽培措施,可將節(jié)瓜上市時間提早到5月初甚至4月下旬,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1 產地環(huán)境的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通風良好的產地環(huán)境,土壤以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的壤土為宜。
2 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選擇耐寒性好、早熟、前期產量高、商品性好的節(jié)瓜品種,如綠仙子1號、桂優(yōu)5號、黑仙子1號、粵寶、夏冠1號等。
2.2 種子處理
①種子質量 種子凈度不低于99.5%,發(fā)芽率不低于80.0%,水分不高于8.0%。
②種子消毒 a.溫湯浸種。先曬種2~3 h。將種子放入常溫水中15 min后搓洗干凈取出,再放入3 倍于種子體積以上的55~60℃熱水中并不斷攪拌10 min,然后自然冷卻浸種4~5 h,洗凈種皮黏液。
b.藥劑浸種。將種子放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中浸泡20 min。
2.3 催芽
種子消毒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用干凈、濕潤(擰至無滴水)的棉布保濕置于28~30℃的環(huán)境下催芽,種子露白即可播種育苗。
2.4 育苗
①播種期 桂南地區(qū)宜在12月上中旬播種,桂中地區(qū)宜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播種,桂北地區(qū)宜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種。
②設施 育苗應在有防寒保暖的設施如溫室、塑料大棚內進行,并搭建小拱棚以利保溫。
③基質及穴盤 選用瓜類專用型育苗基質或廣譜型育苗基質。使用50孔育苗穴盤。
④播種 播種前將育苗基質澆水攪拌至手輕握成團、手指間無滴水,裝入育苗盤待用。播種時將露白的種子平放或胚芽朝下播于穴盤基質中,每孔播種1粒,播種深度為1 cm,上覆1 cm厚的基質。播種后澆透水。
⑤苗期管理 出苗后注意控水及通風降濕??刂菩」芭飪葰鉁卦?0~25℃,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 80%。棚內空氣濕度過高時打開小拱棚棚膜及大棚側面棚膜或保護設施通風裝置降濕,打開小拱棚時勿讓薄膜滴水滴在苗上。
定植前5~7 d煉苗,逐漸揭去覆蓋物,減少澆水次數和數量。
⑥除雜去劣 出圃前,淘汰病苗、弱苗和不符合原品種特征的雜株。
2.5 定植
①選地 選擇土壤pH值5.5~7.0、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種植。
②整地施基肥 配合整地施基肥,每 667 m2施入腐熟有機肥1 500~2 000 kg、復合肥(15-15-15)50 kg、鈣鎂磷肥25 kg和硫酸鉀10 kg。按畦寬150 cm(包溝)、畦高30 cm、溝寬30 cm的規(guī)格起畦。起畦后及時覆蓋寬幅為150 cm的地膜。
③定植規(guī)格及時間 選用壯苗定植。壯苗標準:具2~3片真葉,葉片厚,葉色濃綠,莖粗 0.3 cm以上,根系發(fā)達,全株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
種植規(guī)格為雙行單株定植,行距60~70 cm,株距45~50 cm,每667 m2定植1 700~2 000株。選擇晴天下午或陰天定植,定植后及時淋足定根水。
④搭建小拱棚 用2 m長竹篾和2 m 寬透明薄膜在畦上搭小拱棚,用泥土將薄膜四邊蓋緊、蓋嚴。
2.6 田間管理
①水分、溫度管理 定植后3~5 d待土壤稍干后淋一次緩苗水,之后持續(xù)保持土壤濕潤。雨天及時排澇,晴天或陰天中午氣溫較高時揭開小拱棚兩端薄膜或全部揭開以便通風降溫、降濕,下午氣溫下降前蓋回薄膜保溫??刂菩」芭飪葰鉁夭怀^33℃、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 80%。在植株倒蔓后、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拆除小拱棚。
②搭架整枝 搭“人”字架栽培。植株長約50 cm時引蔓上架。
③植株調整 摘除植株1.0 m以下的側蔓。生長期間及時摘除黃葉、病葉和病蟲瓜并集中處理。
④肥料管理 50%~60%植株坐果時,每 667 m2追施復合肥(15-15-15)10~15 kg;90%以上植株坐果后,每667 m2追施復合肥(15-15-15)15~20 kg、硫酸鉀8~10 kg;盛果期每隔5~7 d每 667 m2追施復合肥(15-15-15)10~15 kg,連續(xù)追施2~3次。中后期每隔5~7 d葉面噴施 0.3%磷酸二氫鉀液,連續(xù)噴施2~3次。
3 病蟲害防治
3.1 農業(yè)防治
嚴格進行種子消毒,減少種子帶病蟲;合理布局,嚴格實行輪作,加強中耕除草,清潔田園,及時摘除老葉、病葉、病蟲瓜和畸形瓜,降低病蟲數量;培育無病蟲害壯苗,提高抗逆性;科學施肥,增施優(yōu)質有機肥,平衡施肥,少施化肥。
3.2 物理防治
每 667 m2懸掛25 cm×40 cm粘蟲板30~40 塊,每1 hm2設置1盞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害蟲。
3.3 生物防治
使用中生菌素、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等抗生素及印楝素、苦參堿、蠟質芽孢桿菌等生物源農藥防治病蟲害。使用性誘劑誘殺瓜實蠅等害蟲成蟲。
3.4 化學防治
遵循對癥用藥、輪換使用的原則,具體防治方法參考表1。
4 采收
當果實達到商品瓜標準時及時采收。商品瓜標準視當地市場需求而定,一般以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瓜形均勻、單瓜質量0.8~1.0 kg的嫩瓜為宜。采收后及時上市銷售。
5 建立檔案
記錄產地環(huán)境、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和采收等環(huán)節(jié)采取的具體措施。
參考文獻
[1] 劉政國,王鵬,陳勇,等.小冬瓜(節(jié)瓜)吊蔓貯藏方式對果實品質及耐貯性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4(42):123-125.
[2] 謝大森,彭慶務,何曉明,等.節(jié)瓜產量性狀的遺傳研究[J].廣西農業(yè)生物科學,2001,20(4):246-249.
[3] 康德賢,黎炎,蔣雅琴,等.廣西節(jié)瓜品種應用現狀及潛力品種推薦[J].長江蔬菜,2013(11):1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