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蕭艾
時光不聽話
“可時光啊/不聽話/總催著人長大”,一曲《盛夏》,經(jīng)過毛不易溫柔聲線的細致演繹,讓無數(shù)觀眾熱淚盈眶,也將毛不易送上《明日之子》的冠軍之座,更成為不少年輕人手機里的單曲循環(huán)。
在音樂偶像養(yǎng)成節(jié)目《明日之子》的眾多參賽選手中,毛不易的唱功和顏值都不是最拔尖的,但就是這樣一個手拿一把吉他靜靜彈唱的男孩,用最簡單、質(zhì)樸的演繹,俘獲了評委和觀眾的心。有人說,毛不易的歌里有一種歷盡滄桑的自然感,不需要炫技和過度演繹,就能輕易打開人的心扉?!拌F道旁的老樹下/幾只烏鴉叫到嗓音沙啞/卻再沒人回答”“昨天已經(jīng)走遠了/明天該去哪兒啊”,這是不聽話的時光,留給我們的思考與彷徨。
以酒敬歲月,以歌消憂愁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故鄉(xiāng),一杯敬遠方;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泵灰子冒吮?,串起了一整段人生。一曲《消愁》讓無數(shù)人大呼“扎心”,也讓楊冪不禁感慨:“你到底被生活甩了多少耳光?”
很多人聽完這首歌后,都覺得毛不易是個“有故事的同學”,甚至與他的名字“不易”聯(lián)系在一起。對此,毛不易表示,歌里有他的心情,但不都是他的故事。他所描繪的是“普適的共鳴”,而非“個人化的傾訴”。至于名字,“不易”所表達的并非“不容易”,而是“不輕易改變”。
的確,洞察世事后仍舊不改初心,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而毛不易也希望通過這首歌,給人們一種逆境飛翔的鼓勵。
平凡世界的不凡英雄
以十幾首原創(chuàng)歌曲征服觀眾的毛不易,其實并未接觸過專業(yè)的音樂指導。在參加節(jié)目之前,他是一名護理專業(yè)的應(yīng)屆畢業(yè)生,一切按部就班,人生并沒有什么波瀾起伏。曾經(jīng)與音樂的最大牽連,就是小學時跟隨母親的朋友學了一段時間唱歌。大學之后,毛不易才第一次接觸吉他,并開始了創(chuàng)作之路,而他做音樂的初衷很簡單——記錄生活。寫歌于他而言,其實更像是一種特殊格式的生活日記。用抽象的旋律總結(jié)日常生活,這大概就是“毛不易式”的思維方式和創(chuàng)作風格,也是因為這樣,他的歌詞總是透著對生活的思考和理解,也帶著一種平凡而不平庸的處世態(tài)度。
毛不易在舞臺上以一種玩笑的態(tài)度唱著《感覺自己是巨星》,讓很多人突然認識到,原來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平凡世界中的不凡英雄,只要我們心懷夢想,初心莫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