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傭霞+袁亞峰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一堂課的起點,就像樂曲中的“引子”,戲劇中的“序幕”,起著醞釀情緒、激發(fā)興趣、滲透主題的作用。精美得體、簡潔生動、風趣幽默的導入,能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使之進入最佳求知狀態(tài)。因此,要上好一節(jié)成功的地理課,應該結合每一節(jié)教學內容和初中生年齡特點,精心設計好新課的導入。
地理新課的導入形式各有特色,常用的導入方法有如下幾種:
1.巧用時事導入。
地理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與現實環(huán)境密切相關,并能時時學以致用。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總是對發(fā)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最為關心。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時事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既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賦予學生學以致用的成就感,從而更加熱愛地理學科。
2.復習導入。
通過復習已經學過的地理知識,根據與本節(jié)所要學習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導入新課。如:學習亞洲的人文環(huán)境這一節(jié)時,首先提問復習上一節(jié)所學習的亞洲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過渡到“在這樣的自然環(huán)境之下,亞洲人民是怎樣生活的呢?”由此導入新課。這種導入方式能建立起兩節(jié)課之間的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
3.提問導入。
如:講日本這一節(jié)時,利用亞洲地圖讓學生找出我國鄰近的國家,然后任意選下面的問題提問學生。
(1)我國鄰近的國家中,經濟最為發(fā)達且人口過億的國家是哪一個?
(2)我國鄰近的國家中,以富士山作為國家的象征,以櫻花作為國花的國家是哪一個?
(3)在我國街道上跑的本田、尼桑轎車,商店里的索尼、松下電器,你能說出它們是哪個國家的品牌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日本,也就是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這樣的提問接近生活,容易激發(fā)起學生了解日本的興趣。
4.圖片、視頻導入。
根據學校條件,利用多媒體手段,如投影、錄像、電腦課件等。課前準備一些有關新課內容的圖片資料、視頻資料、歌曲片段,用猜猜看的形式,請學生說出圖片或視頻中展現的景觀在哪里?如:在講述中國工業(yè)前,播放“國之重器”首艘國產航母4月26日在大連舉行下水儀式和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在5月5日成功首飛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體會中國工業(yè)發(fā)展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順勢導入新課。
5.版圖、版畫方式導入。
如:講美國這一節(jié)內容時,老師可在黑板上繪出美國的輪廓圖或利用投影機將美國的輪廓放映出來,讓學生辨認。這種方式直觀、形象、生動,容易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6.旅游方式導入。
在學習東南亞這一節(jié)內容時,課前創(chuàng)設到東南亞旅游的情境,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如,你知道近年來我國出國旅游的熱點新馬泰是哪幾個國家嗎?你知道著名的“獅城”指的是哪個國家嗎?你知道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在哪個國家嗎?讓我們一起到東南亞旅游一趟,就會得到問題的答案了。
7.活動方式導入。
如:學習中東這節(jié)內容時,課前安排學生通過報紙、電視、互聯網,搜集相關的新聞報道和時事評論。上課時,結合課文中給出的詞語,以及自己課下收集的資料,以“我印象的中東”為話題,或以“假如你是一位中東地區(qū)的居民,你感到最為自豪和最為苦惱的事情是什么?”進行一分鐘左右的發(fā)言。教師提問:中東為什么會戰(zhàn)爭不斷?這個地區(qū)為什么會成為長期的熱點地區(qū)?以此導入新課。
8.寓言、故事導入。
如:講多變的天氣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描述赤壁之戰(zhàn)諸葛亮“草船借箭”時的大霧天氣和火攻時的“借東風”,通過這些故事,使學生對天氣這個詞語,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激發(fā)學生對天氣知識的求知欲望。
常見的新課導入方法,除了以上幾種以外還有古詩詞導入、風土人情內容導入、電腦輔助導入等。
總之,在新課導入方法上,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不僅會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也會調動學生探究的欲望,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為上好一節(jié)成功的地理課開一個好頭,為初中地理教學開辟一片新的天地。
作者單位陜西省商南縣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