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鋼
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鳳凰嶺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可是由于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一直是貧困村。
近年來,政府鼓勵鄉(xiāng)村發(fā)展旅游,考慮到年邁的老母親一個人留守在家,在外打工多年的羅浩毅然辭工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村民們認為羅浩在外闖蕩過,眼界寬,有魄力,一致選他當村主任。羅浩雄心勃勃,帶領大伙兒修通了連接鎮(zhèn)上的公路,又動員部分村民將家里的石頭房子收拾得干干凈凈,搞起了民宿。經(jīng)過這么一整,還真有一些城里人來鳳凰嶺爬山、拍照。
雖然山外的人進來了,可是距離羅浩要帶領全村脫貧致富的目標還差得遠呢??吹搅_浩著急上火的樣子,鄉(xiāng)長鼓勵他說:“鳳凰嶺是塊寶地,只是眼下藏在深山人未識,不妨花錢搞點宣傳。”
羅浩何嘗不想做宣傳,只是上面撥下來的扶持資金已經(jīng)花得差不多了,要是再投廣告,羅浩真有點英雄氣短了。
這天,羅浩正蹲在村頭的大柿子樹下發(fā)呆,一個背著相機包、留著披肩發(fā)的小伙子主動上前跟他打招呼。
來人自稱姓吳,是一位著名的攝影大師,可以幫助羅浩進行宣傳,并從包里拿出一大摞的獲獎證書來。
羅浩頓時有些肅然起敬,連忙請吳大師到家里坐,羅浩娘正在庭院里紡線,熱情地起身給客人泡茶。
吳大師很享受地品了一口茶,才慷慨激昂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他打算請幾十位攝影家到村子里搞一個攝影大賽,把村子里美麗的風光用鏡頭宣傳出去。
羅浩聽得心潮澎湃,連忙詢問費用。吳大師大手一揮:“什么費用不費用,幫助村民們脫貧,我也要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送走了吳大師,羅浩激動得一宿沒睡。
模特進村
很快,吳大師便帶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鳳凰嶺,大家扛著“長槍短炮”在村子里不停地拍照,引得村民們都出來瞧稀奇??吹絻鹤訛榇謇锩η懊?,羅浩娘打心底感到高興,也跑前跑后地幫著張羅。
可是這么一番折騰下來,來鳳凰嶺旅游的人熱鬧了一陣子后,很快又冷清了下來。羅浩知道當務之急還是想辦法讓村民們有客源有錢賺,便著急地找到吳大師。吳大師想了半天,給羅浩出了一個主意。羅浩聽后有些拿不準了:“這樣能行嗎?”
吳大師說:“這叫作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碰撞,肯定能出火花!”
沒過幾天,吳大師又帶著一隊人馬來到了村子里。只不過這一次來的不是攝影師,而是美女模特。
這些模特可真敬業(yè),一下車就開始換上泳裝在村子里的青石板路上走秀。吳大師一邊摁著快門,一邊興奮地喊著:“碰撞!碰撞!”他指揮模特們在村子里背著竹筐撿糞,到井臺上搖轆轤提水,又在古老的石磨旁搔首弄姿。
起初還想圍著瞧熱鬧的村民哪里見過這陣勢,呼啦一下全跑回了家。吳大師嫌“碰撞”得還不夠,非要羅浩找?guī)讉€村民與模特一起拍照。
羅浩正在為難,突然看到村里有些瘋癲的三叔晃晃悠悠過來了,情急之下便將他拉到了模特中間。三叔看到這么多美女沖自己媚笑,一個勁地傻樂。
“傷風敗俗!”聞訊而來的羅浩娘連忙拖走了三叔。
活動總算忙完了,這一次羅浩除了支付給模特們一定的出場費,還要承受娘的責罵和村民們的議論。好在“老農(nóng)與模特”的照片很快發(fā)表了,并在網(wǎng)絡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成了輿論的焦點。對此攝影界和新聞媒體是褒貶不一。
羅浩擔心會出事,吳大師卻說鳳凰嶺缺少的不正是關注度嗎?只管準備接待大批的游客就是了。
果然,隨著“老農(nóng)與模特”事件的持續(xù)發(fā)酵,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走進鳳凰嶺。村民們有了客人,也就不再對羅浩指指點點了,反而直夸他有本事。
只是羅浩總感覺娘不像以前那樣愛笑了,經(jīng)常一個人嘆氣。
老娘當模特
好景不長,隨著輿論一陣熱乎勁兒過去,鳳凰嶺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反倒是三叔的家人說羅浩欺負殘疾人,幾次上門要討個說法。
一天,羅浩娘正在庭院里曬紅辣椒,她剛把兩串辣椒掛起來,就聽見“咔嚓”一聲,一位大胡子的攝影師正帶著歉意沖她微笑。
看到羅浩娘有些不悅,大胡子連忙解釋說:“老人家,您剛才勞動的樣子太美了,這樣自然生動的場景是擺拍不出來的,讓我不由得摁下了快門?!?/p>
羅浩娘不信:“這么大年紀了,還美?”
大胡子將相機送到羅浩娘眼前請她欣賞。照片里,羅浩娘穿著粗布的衣服,頭戴織花的頭巾,神態(tài)恬靜地望著紅彤彤的辣椒,與近處的梯田、遠處的裊裊炊煙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羅浩娘笑了,說:“你這個拍照的,跟別人不一樣哩!”
大胡子說:“生活是最美的,生態(tài)也是最美的,這張照片拍的就是原生態(tài),是要獲大獎的呀!”
大胡子高興地走了,羅浩娘突然想起了什么,慌忙起身追了出去。
大胡子看到氣喘吁吁的羅浩娘吃了一驚:“老人家,您莫不是來要酬勞的?”
羅浩娘擺擺手,不由分說地塞給他一大串紅辣椒:“改天你要真獲了大獎,一定告訴俺一聲,俺來給你當模特!”
大胡子收下辣椒走了,自此羅浩娘像是著了魔,從早到晚在村口巴望著,羅浩怎么勸都不聽。
這天,羅浩正在村委會跟吳大師商量宣傳的事。
“羅主任,你娘獲大獎啦!”兩人正說著呢,鄉(xiāng)長舉著一張報紙進來了,他興奮地攤開來,頭版上有一則“我市攝影作品《鄉(xiāng)愁》獲國際金獎”的新聞,下面的照片正是羅浩娘。
吳大師一瞧,羨慕地說:“這個獎全國也沒幾個能獲得的?!?/p>
鄉(xiāng)長告訴羅浩:“鳳凰嶺這下可真的出名了!報紙、電視臺都要來采訪,上面還要把咱村作為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的典型推廣呢?!?/p>
說話間,幾輛旅游大巴車開進了鳳凰嶺,打著小旗子的旅行社導游找到羅浩,要與村里簽訂長期合作協(xié)議,源源不斷地組織客源。
這時,羅浩看到三叔的家人也在圍觀的人群里,急忙上前道歉:“三叔拍照的事情是我不對……”
三叔家人誠懇地說:“都過去啦!別說了,俺們得趕緊回家忙活農(nóng)家樂去了?!笨吹絽谴髱煟寮胰擞洲D(zhuǎn)過身來故意打趣道:“羅浩娘這個模特當?shù)?,可比某些人花錢請的有水平,真實地反映了咱農(nóng)民的生活。”
吳大師聽了,羞愧地陷入了沉思。他此刻終于明白了:真正的藝術,只有接地氣,扎根在民間真實的土壤上,才能煥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
(發(fā)稿編輯/黃素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