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中心往西一百多里,有一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隆安縣境內(nèi)的龍虎山。龍虎山有幾千只野生的獼猴相結(jié)成群,是中國旅游風景區(qū)的三大著名猴群之一。這獼猴通人性,平時能和人類友好相處,無論大人小孩,或男或女,都能在逗猴中得到樂趣。龍虎山能有此精靈,當然是得益于天地之造化了。龍虎山下是淥水江,淥水江多產(chǎn)金砂,四鄉(xiāng)村民在江上打魚摸蝦,有時竟能淘到金砂呢。龍虎山山清水秀,有猴有金砂,還有甜香板栗和神奇的傳說。
民間傳說當年孫大圣大鬧天宮,把太白金星的煉丹爐踢翻了,火落下界,在吐魯番成了火焰山。孫大圣在護送唐三藏取經(jīng)的路上,已用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將其熄滅,那地方竟烤燒出一片沃土,種出了聞名遐邇的吐魯番葡萄。而丹爐中的金砂卻飛灑到了淥水江,一時也難以撿回天宮了。太白金星奏明玉帝,玉帝就罰猴王的徒子徒孫到淥水江邊看守。獼猴到此,發(fā)覺都是石頭山,偶爾有些野果充饑,常常是食不果腹,一連數(shù)年,凄苦萬分。一日,孫大圣來到龍虎山看望它的徒子徒孫們,眾獼猴就向大圣訴苦,說是在這里到了冬天就吃不飽,不是養(yǎng)生之地,要回水簾洞。此時剛過了九月初九,孫大圣一看,果然已是楓葉落地,哪還有鮮果嫩葉,再看看獼猴們,也是一個個瘦面尖腮,確實很可憐。孫悟空馬上表示,一定去找觀音菩薩稟告此事。孫悟空說到做到,它一個筋斗云直奔南海。觀音知道來意,說已經(jīng)為眾猴準備好了過冬食物,到時候那可以吃的東西自會去找它們的。
不到半月,嫩葉季節(jié)已過,深秋來臨。眾猴尋食越來越難。它們私下嘀咕:觀音說有吃的東西找上頭,怎么還不見呢,不是大圣騙了我們吧?這時小猴們都在林間打鬧,忽然一顆帶刺的野果砸在一只老猴子的頭上,痛得其惱羞成怒,撿起石頭就對此野果猛砸,這時,野果里面的核仁露出,居然還有甜香味呢。猴子們饑不擇食,掰開即咬。不咬則已,一咬竟是甜香無比。此時眾猴子聽到遠處隱隱傳來“板……栗、板……栗”的聲音,原來真的是觀音菩薩送吃的來了,還教它們要板(摔的意思),再栗(離、剝的意思)就可以吃了。眾猴大喜過望,一齊向天三拜,感謝洪恩。
秋冬之季,此物足夠眾猴享用了。第二年春,獼猴們只只養(yǎng)得毛亮體壯。龍虎山周邊的村民也感到奇怪,這么多年來,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猴子來偷食他們種在地里的紅薯,但這個冬天卻毫無動靜,怪了,難道是這群猴跑了嗎?也不是呀,有人還看見猴子們在天氣轉(zhuǎn)暖時出來玩耍呢!那它們得了啥好東西呢?
有村民跟在猴子后面觀察,得知原來這幫猴子找到了一種冬天能吃的香甜野果。他們撿來那些猴子未打盡的板栗嘗了嘗,還真的是非??煽谀?。
他們再到樹底下去看,果實掉了一地。第二天春天,這果籽還長出了苗呢。受此啟發(fā),村民們摸索出了一套種植板栗的辦法。于是漫山遍野都種上了板栗樹。龍虎山甜香的板栗也傳到了四方。
龍虎山的獼猴得此甘甜滋補之天果,不但再不愁冬天覓食,而且精神十足,子孫越來越多,所占的山頭也越來越多。獼猴和人們也友好起來,村民們把這些山頭保護起來,使其成了猴子們的樂園。來游玩的人們把這里的猴趣當成了一道神奇的風景,經(jīng)常給猴子們帶來各種食物。
傳說終歸是傳說,但龍虎山的猴群、龍虎山周圍甜香無比的板栗卻是實實在在的。隆安這個地方出產(chǎn)的板栗比其他地方的更香甜更誘人也是實實在在的。
摘自《說古邕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