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韻蓉
新廝守關系
金韻蓉
就像任何一對從夫妻關系升格為父母關系的男女一樣,在我們有了孩子之后,大部分時間的談話都會以孩子為中心。
在至少長達25年的婚姻生活中,我和丈夫是以負責任的父母角色來面對彼此的。孩子既給我們提供了談話的主題,也成為維系我們溝通的紐帶,我們在這樣的關系中適應良好也理所應當。可是當孩子離開家以后,我和丈夫之間突然騰出了一塊空地,讓我們既不適應,又五味雜陳。
是無視這塊空地的存在,還是想辦法搬一些東西來填補?總之,處理這塊空地的方式決定了我們從父母關系重新回到夫妻關系后的婚姻生活的內涵。
我曾經處理過一對中年夫妻的婚姻問題。他們很幸運地有一對龍鳳胎,兩個孩子都繼承了爸爸媽媽的好頭腦。兩個孩子離家上大學的前一個多月,終于熬到曙光的夫妻倆每天都興奮地忙著為孩子們打理行李。
當把兩個孩子送到大學里安頓好后,已然累得虛脫的夫妻倆終于在結婚 20 年后得以坐在四下寂靜、沒有任何突發(fā)狀況需要處理的家里。但這樣閑適的生活,他們大約只享受了一個多月,幸福感就被逐漸產生的焦慮情緒所取代。
孩子在身邊的時候,他們即使忙、累,總還是看得到人,有可以著力的地方,可現在夫妻倆只能對著空氣發(fā)愁。除了使不上力,可以討論的與孩子有關的資訊和話題也變得越來越少,而且每次討論時,兩人都帶著一股仿佛一觸即發(fā)的怒氣。為了避免這些不愉快的情緒,他們話說得越來越少。
孩子離家上大學一年后,丈夫堅稱受到公司的委派,妻子卻堅決認為是先生自行請調,總而言之,先生被調往位于上海的公司上班,太太則繼續(xù)留在北京。
起初,丈夫一周回來一次,但慢慢地由一周一次變成一個月一次。而且丈夫每次回到家,夫妻倆又都安靜地對著各自的電腦或手機。
當這位妻子通過朋友來找我進行婚姻咨詢的時候,她告訴我,她和丈夫對彼此的心意并沒有改變,只是當孩子離家之后,他們的生活失去重心,倆人突然變得沒有話可說了。
我給這位妻子的建議是:首先,恢復夫妻每周見一次面的頻率;另外,當她和先生共處時,先從回憶兩個人曾經度過的快樂時光這個話題開始,話題可以和兩個孩子有關,但必須是跟過去有關的快樂的記憶;最后,任何一對夫妻在有了這塊空地后,都得正視和找出如何去填補的方法。我們可以找到某一項夫妻可以共同參與的興趣去填補它,可以提高和共同朋友的見面頻率來豐富它??傊?,我們不能漠視它的存在,也不能等孩子回家來再填滿。我們越積極地處理這塊空地,這塊空地就越不會成為夫妻之間的問題,而空地上曾經的“住戶”也就能得到自由。
當然,每個家庭和每對夫妻的實際情況肯定有所不同,但思考如何建立新的廝守關系,都是在空巢期開始時甚至開始前的重要功課。
(摘自《老后,真正為自己而活》中信出版社 圖/憐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