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劉欽
“統(tǒng)治也門真難,”2008年也門前總統(tǒng)阿里·阿卜杜拉·薩利赫(1942-2017)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一直說這就像在一群蛇頭上跳舞。”
也門前總統(tǒng)薩利赫(中)
但蛇頭之上可不是展示舞姿的好地方。2017年12月初,在群蛇頭上“跳了幾十年舞”的薩利赫終于被自己養(yǎng)肥的一條“毒蛇”——胡塞武裝反咬一口,致命的彈頭從他的眉心穿至后腦勺,慘烈的死狀還被對手大肆宣揚,他統(tǒng)治也門34年贏得的威嚴形象瞬間坍塌。
將薩利赫置諸死地的胡塞武裝,這幾年來一直是薩利赫口中的“親密盟友”,兩者的結盟始于2012年前后。當時,所謂的“阿拉伯之春”運動在北非和中東地區(qū)蔓延,薩利赫抵擋不住國內民眾的反對聲和國際社會的頻繁施壓,最后極不情愿地讓出坐了半輩子的總統(tǒng)寶座。
以全面刑事豁免權為條件交出權力的薩利赫選擇了留在也門,最終他找到了東山再起的機會。他與之前一直以“叛軍”角色存在的胡塞武裝化敵為友,向接替他的哈迪政府發(fā)起挑戰(zhàn)。
退位后的薩利赫對也門政局的影響仍然是舉足輕重的。大企業(yè)的掌門人、政府關鍵職位的掌權者,還有坐擁大軍的軍隊領導人,不少都是薩利赫的心腹。俗語說“爛船還有三斤釘”,但薩利赫幾十年來用“糖衣炮彈”籠絡的眾多追隨者讓世界意識到,卸任總統(tǒng)對于薩利赫這條大船而言,僅僅是掉了一層名為“民心”的漆。而在戰(zhàn)火紛飛的也門,民心,尤其是來自底層老百姓的民心,也不過是軍事鐵拳的遮羞布而已。
所以,在薩利赫的幫助之下,胡塞武裝迅速由兩三萬人的散兵游勇進化成擁有十萬民兵的準正規(guī)軍。2015年年初他們將哈迪政府驅逐出首都薩那后,接管也門政府的軍火庫,各種大型武器讓胡賽武裝組織如虎添翼,一個專注內戰(zhàn)十幾年的草莽之師最后甚至有能力和膽量向中東老大哥沙特的首都機場發(fā)射導彈——沙特是也門哈迪政府的主要支持者。
胡塞武裝能有今天的成就,應該給薩利赫記個頭等功。但時間再拉回到十多年前,胡塞武裝與薩利赫之間的仇恨可以說是不共戴天。2000年前后,因為打擊“基地”組織得力,薩利赫在國內外人氣水漲船高,尤其是視恐怖組織為洪水猛獸的西方政府,對薩利赫不僅贊譽有加,還對也門慷慨解囊,經濟援助源源不斷。而當時胡塞武裝的前身——由侯塞因·胡塞創(chuàng)立的“青年信仰者”組織思想激進,“美國必亡,以色列必亡”是他們當時最響亮的口號。2004年,“青年信仰者”組織因不堪薩利赫的鎮(zhèn)壓發(fā)動叛亂,公開拆薩利赫的臺。
隨后,薩利赫集結軍隊對“青年信仰者”組織進行圍剿,并在一次軍事行動中擊斃了該組織的創(chuàng)始人侯塞因·胡塞。但“青年信仰者”并沒有因此土崩瓦解,侯賽因·胡塞的弟弟,阿卜杜勒·胡塞繼承兄長的遺志和眾多的追隨者繼續(xù)與薩利赫政府作對,并把組織更名為“胡塞人”,以示永遠追隨侯賽因·胡塞的決心。
2011年,大批也門民眾走上街頭要求薩利赫下臺
薩利赫給胡塞武裝留下的仇恨讓這個組織獲得了新生,讓眾多追隨者越戰(zhàn)越勇,在薩利赫政府接下來的數次大規(guī)模圍剿中,胡塞武裝并沒有遭遇多大的打擊。
但如果繼續(xù)追溯到這一切的源頭,胡塞武裝還欠薩利赫一聲感謝。1990年代,“青年信仰者”組織誕生時勢力單薄,并不入流。但他們與總統(tǒng)薩利赫同屬宰德教派(伊斯蘭什葉派的一個分支),因此得到了總統(tǒng)的扶持,日益壯大。
當時的薩利赫這么做,只是因為他和“青年信仰者”有著同一個敵人——也門國內的遜尼派。收買人心然后為我所用是他一直以來的套路。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從一名毫無背景的年輕人,爬上也門總統(tǒng)的寶座。
薩利赫成長于二戰(zhàn)后的也門,那時的也門剛剛推翻盤踞當地數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但奈何南北勢力的治國思路差異太大,也門最終分裂成南北兩國。從推翻帝制到南北內戰(zhàn),薩利赫在一場又一場的戰(zhàn)爭中逐漸向權力的核心靠攏。
薩利赫的老領導,易卜拉欣·哈迪,通過政變當上北也門的總統(tǒng),同時他還是個滿腔雄心壯志的革命家。他在1974年上位后,著手削弱部落宗教首領的勢力,因為這些“封建殘余”勢力數千年來一直是也門君主們奴役底層百姓的幫兇。當然,部落宗教首領們也會因此得到不菲的回報。易卜拉欣·哈迪想要建立一個民主的新也門,“假如也門要建立一個真正的國家,沒人可以凌駕法律之上”,他甚至敢于解除一些頑劣部落的武裝,把部落首領送進監(jiān)獄里。
最終,部落的復仇讓易卜拉欣·哈迪遭槍手暗殺,命喪總統(tǒng)府。一年后,他的繼任者打開一個公文包,沒想到里面是威力驚人的炸彈,然后他也追隨易卜拉欣·哈迪而去了。
1978年,北也門三年內的第三任總統(tǒng)上臺,他便是年僅36歲的薩利赫,他當時還只是一名不太出名的軍官,很多人都以為他是被軍隊推舉出來接“燙手山芋”的,大家都覺得他應該撐不了多久。
但薩利赫證明他們錯了。雖然他只有小學畢業(yè),但他善于用狡詐來彌補教養(yǎng)的不足。他上臺后很快與強大的部落宗教首領達成了共識,用部落統(tǒng)治取代政府的治理,然后他們這些少數人分享大多數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果實。老領導易卜拉欣·哈迪的遺志,在薩利赫身上是看不到一點影子了,而前者用生命為這個國家建立的新制度,慢慢也變得無足輕重。
薩利赫很清楚,長此以往,部落宗教首領的勢力會越來越大,自己最后可能會淪落至一個傀儡。所以他需要制衡各方的勢力,用一種他稱之為“平衡”的手段:如果有個北方的部落強大到讓總統(tǒng)寢食難安,那么就給它隔壁村的敵人武器和錢。如果后者變得強大,就再給前者一點東西。讓他們自相殘殺,相互牽制,然后他們都會因此更加需要總統(tǒng)的幫助。
如果有需要,他甚至還會為反對者們扶植一個新對手,哪怕那些反對他的人與他在同一個政府共事——也門政府最大的反對黨就是由薩利赫一手扶植的,他把自己的老朋友們一個個安插進去,所以也難怪他總能和反對黨達成交易,讓所有人對他的政治手腕心悅誠服。
薩利赫被擊斃后,胡塞武裝的成員在也門首都薩那大肆慶祝
薩利赫用各種方法保證每個重要人物都能被賄賂或者勒索,他以交易為基礎的政治手腕拖累了整個國家的發(fā)展,即使表面上看,他在任內實現了南北也門的統(tǒng)一(1990年),并且?guī)ьI國家熬過了大大小小的數場動亂——這并不是值得夸耀的功績,因為說到底,這些戰(zhàn)爭大多因他而起——不是他挑起的紛爭,就是反對者不滿他的腐敗。
在薩利赫治下,本就孱弱的也門,人民創(chuàng)造的GDP經統(tǒng)治者的手分配給好戰(zhàn)的武裝分子拿來買炮彈最后像放煙花似的給揮霍了,還把這個國家炸得千瘡百孔,而這些錢,本來可以用來修路、蓋醫(yī)院、建學?!梢恍┰旄业氖隆?/p>
薩利赫在群蛇頭上的舞蹈跳得很好,以致他能在也門這個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通過數十年的統(tǒng)治也搜刮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財富。據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薩利赫下臺前擁有(有些是通過他人之手掌握)的財富超過200億美元。而也門底層老百姓的生活,卻跟千年前沒什么兩樣,在貧瘠的土地上自生自滅。若認真比較起來甚至可能還不如從前,至少那時他們還不用時刻擔心著自家房子的屋頂被突如其來的炸彈炸飛,以及無聲蔓延的瘟疫。
但老百姓的生活苦一點,對薩利赫來說可能也不是什么壞事,因為這樣他就有理由向聯(lián)合國或者在背后支持他的外國勢力申請更加多的人道主義救助了,然后中飽私囊。可以說,在魚肉鄉(xiāng)民的統(tǒng)治套路上,薩利赫是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以前,也門人對薩利赫的政治實力深信不疑,畢竟背地里他才是擴大部落世仇的關鍵人物,他一手掌握著所有的線索,深知該如何操縱手中的木偶。但世道再亂,當權者還是要講究吃相的。2012年前后的那場讓他民心盡失的風暴中,他不該厚著臉皮與大勢為敵,見地位不保后還妄圖通過安插心腹繼續(xù)操縱也門政壇,最后甚至不惜與宿敵胡塞武裝握手言和,共同對抗新政府以及他曾經的救命恩人沙特——他曾在風暴中被反對者的炸彈炸傷,然后被送往沙特利雅得的軍隊醫(yī)院救治。這種為了權勢毫無原則、出爾反爾的舉動早已讓也門人厭倦。
如今,被薩利赫養(yǎng)肥的“毒蛇”胡塞武裝覺得他已經沒有利用價值打算旁落他時,癡迷權力的薩利赫竟然又背叛胡塞武裝希望與沙特人重修舊好……
“也門已經受夠了!我愿意(與沙特)本著睦鄰原則翻開新的一頁。”去年12月初自知失勢的他還在假裝熱血沸騰地向民眾宣布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但他萬萬沒想到,這一翻,就翻到了他人生的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