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洋
前兩天,我在雜志社的微信群里答疑。有一位女士問我:“怎么才能經(jīng)營好婚姻?”
時間有限,我也不能給她講一堂婚姻課。那有什么方法既簡單又好用呢?我想了又想,回答說:“看見他做得好的地方,馬上鼓勵他;他對你的每一分好、花的每一分心思,你都真誠地道謝。”
這位女士一聽不高興了:“我老公又懶又邋遢還無能,什么事都做不好,我怎么鼓勵他?我不罵他,他都應(yīng)該感謝我,你還要我謝他?他有什么值得我感謝的?”
我說:“那就感謝一下,即使你如此嫌棄他,他還是選擇留在婚姻里吧。要知道,堅持這種婚姻最辛苦?!?/p>
為什么呢?因為這是“怨憎會”的婚姻。
在佛教里,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霸乖鲿钡囊馑?,是與討厭憎恨的人常常見面?!霸乖鲿钡幕橐鼍褪牵何矣憛捤?、嫌棄他、不愿意他接近、一聽他說話就煩、看他哪兒都是毛病……但是為了生活和孩子,我又離不開這段婚姻,被迫和這個討厭的人天天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睡在一張床上。
聽起來像不像受刑?維持這種婚姻靠的不是愛,而是像苦行僧一樣的頑強(qiáng)意志力和犧牲精神。怎么可能不苦?而被你如此討厭嫌棄的伴侶,他會覺得幸福嗎?他會感覺快樂嗎?所以,“怨憎會”的婚姻就是彼此折磨。
當(dāng)我們討論如何經(jīng)營婚姻的時候,首先這個婚姻要在情感層面上是一個婚姻,而不僅僅停留在法律層面上。在《禮記》里,婚姻是“合二姓之好”,它的初衷是讓不同姓氏的家族“交好”。當(dāng)婚姻失去了情感連接的功能,甚至讓夫妻變成仇人,這個婚姻只會損傷自己的身心健康,在孩子心靈播下怨恨的種子。如果在婚姻中感到非常痛苦,自己又不想做出任何改變,那還不如一別兩寬,各自安好。哪怕不能交好,也不要結(jié)仇。
任何人都有權(quán)利離開讓自己痛苦的婚姻,這是法律賦予的權(quán)利,任何人都不可以剝奪。如果你選擇留在“怨憎會”的婚姻里,無論有多少理由與不得已,都請記住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你選擇嫁給這個男人,你選擇留下。記住自己的選擇,怨氣和憎恨就會少很多,讓自己少受一些苦。
其實,你更可以嘗試去改變“怨憎會”的婚姻,與幸福常常見面。最重要的就是放下怨氣和憎恨,怨氣和憎恨就像一副有色眼鏡,戴著這副眼鏡,是看不到對方的任何好處和優(yōu)點的。怨氣和憎恨也是最消耗能量的東西,所有的怨婦都拿不出積極的行動去經(jīng)營婚姻,因為她們把能量都消耗在抱怨上了:他為什么這么對我?我做錯了什么?他為什么這么壞? 我的命怎么這么苦?
放下之后,再學(xué)習(xí)用行動去愛他。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有些人禱告,
讓他們嫁給他們所愛的人,
我的禱告有些不同,
我向上天禱告,
讓我愛我嫁的那個人。
愛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能力,一種行動。哪怕結(jié)婚之初,你不愛他,當(dāng)你放下怨氣和憎恨,當(dāng)你決定去愛他,當(dāng)你用行動去表達(dá)對他的欣賞、理解、接納與支持時,你們之間的愛就會自然地滋生。記住,鼓勵他,對他說一聲謝謝。
[—請參閱本期P40
《婚姻里,欠最愛我的人一句: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