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政
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增強集體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對成員無形中起到引導和熏陶的作用,使之互相鼓勵、互相感染,提高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由于群體的從眾效應使得大部分學生迫于無形的壓力選擇有利于班級良性發(fā)展的行為,從而達到同化其成員思想和行為的一致性的目的。與強硬的人制管理和制度管理不同,它更多的則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軟約束,真正意義上的實現高職院校班級學生自制管理的“主人翁”管理模式。
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對于班級文化建設的影響
高職院校學生,成績弱于本科生,但是他們社會活動能力和交往能力較強,我們必須抓住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培育教育才會有的放矢,必然會對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起到助推作用。
學生思維活躍,但自主性、自律性的培養(yǎng)意識不高,成績基礎薄弱。有部分學生想通過進入大學奮發(fā)學習,但是大多數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態(tài)度不端正,不容易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氛圍,難以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奮斗目標。
學生個體期望目標不一,自身素質發(fā)展多元化。有的是應屆高中畢業(yè)生,有的是中?;蚵毟叩男问竭^度來的,這些不同的群體學生三觀不同,接人待物、處理問題有自己的不同的理解,個體之間的文化差異必然會引發(fā)矛盾沖突。
學生自律性不高,追求出人頭地意識淡薄。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數是為掌握一項基本技能方便以后就業(yè)或者是單純只為得到一張文憑,由于目標定得過低導致他們對自身要求不高,對任伺班級事務不屑一顧,自由散漫,影響班級文化建設。
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注重班級文化精神引導。首先班級文化建設需要有班級奮斗目標,目標是一個集體的指揮棒,是對集體發(fā)展的規(guī)劃,是規(guī)范引導班級成員的指明燈,也是激發(fā)成員奮斗的動力源泉。其次是培養(yǎng)鼓勵團隊成員要樹立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成員間加強互助配合,和諧相處。再次是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接人待物和人際關系,要以誠待人、以禮待人、互幫互助、團結協(xié)作、樹立集體榮辱觀。最后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個人崇高理想,培養(yǎng)自己正確的價值觀,通過身邊小事和實實在在的事,作為學生最好的教材進行教育引導、規(guī)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注重班級文化形象塑造。首先要在班級名稱上進行包裝和塑造,可以考慮選擇一些具有豐富內涵的名字命名,比如可以是著名的人物,也可以是具有象征意義的事物名字。其次需要塑造班訓,班級即為家,班訓即為家訓,時刻對成員起到警醒作用,牢記自己是“家”中的一分子。再次是塑造班歌,選定一首能夠喚起全體成員豪情壯志、激情滿懷的歌曲,既陶冶情操,又增加源動力。最后是氛圍的營造,需要在班級和宿舍兩個陣地進行統(tǒng)籌塑造。可以結合勵志標語、名人軼事、名言警句等內容進行宣傳,提升成員認知水平。
注重網絡班級文化建設。面對日新月異的網絡時代,微博、微信、QQ等網絡工具備受學生關注和喜愛,高校應該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利用網絡媒體融入到學生思政教育中。習總書記指出自然環(huán)境要綠水青山,網絡班級文化也需要綠色和諧、健康發(fā)展,要全力打造良好的網絡班級文化氛圍。作為班級的精神文化支柱,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班級將班級風貌、班訓、班歌、開展的活動等內容展示出來,通過線上交流、互動等拉近班級成員的距離,提高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由于學生借助網絡媒介可以較及時和真實地反映出他們的真情實感,及時在網上進行輿論和行為的指引,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使班級和成員產生互動、交流;還可以在網絡上開設時下流行的微信直播、微課等,及時更新發(fā)生的時事,拓展學生的認知途徑,提高班級網絡網絡文化的正能量滋養(yǎng)作用;還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網絡工具,打通教育行業(yè)所需,打通學生、家長、學校之間的屏障,真正在線上和線下都起到一對一,一對多的交流與互動。由此正確引導學生綠色和諧上網。在網絡背景下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不但能豐富學生生活,打造積極向善的班級網絡文化生活,給學生一個展示個性和特長的舞臺,它打破了灌輸式教育和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讓學生于寓教于樂中被優(yōu)秀的網絡班級文化引導、影響。
注重升華情感。班級文化建設不僅需要班級制度的保證,最重要的是注重情感的滲透、滋養(yǎng)作用,以情育人,以情感人。制度強硬雖然可以達到制約學生的目的,但容易使高職學生叛逆和排斥的行為更加突出。因此還是要讓他們從心底里真正接納、認同班級體建設,做到自覺自愿守護班規(guī)班紀,注重提升班級文化建設中的感情升華培養(yǎng),讓學生體驗到家的感覺。我們可以在每名學生生日之時為他們送上特別的生日禮物;每逢節(jié)假日,可以通過網絡工具為學生家長送上班級的節(jié)日問候;定期開展一些戶外拓展活動,既增強體質的鍛煉,同時又增進學生間的感情,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和親情感染著每一位成員,逐漸將友情轉化為親情,形成相親相愛一家人的其樂融融的氛圍。
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需要由班級的學生作為一種責任來參與,對待不同的成員特質,我們要抓住學生主體意識風向標,將班級文化發(fā)展成為班級的風尚和傳統(tǒng),讓這種隱性的教育力量發(fā)揮著強大的生命力,融入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培養(yǎng)班級文化建設工程需要多方位、多角度來統(tǒng)籌考慮,需要一個長期規(guī)劃和建設的過程,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責,真正使得班級文化的育人功效達到最大化,創(chuàng)造出以人為本的學生成長氛圍。
(作者單位:山東外國語職業(yè)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