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一個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著名小說《消失的地平線》給它披上了一縷神秘的面紗。說到香格里拉,人們首先聯(lián)想到的是它那綺麗的自然風光,多彩而淳樸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但你可曾想到這里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chǎn),一批批建設者為了發(fā)掘這些地下寶藏在這里辛勤地勞作。
2016年5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第十四冶金建設公司(以下簡稱“十四冶”)經(jīng)過嚴格評審和篩選,來到這里,開始了他們在香格里拉這個“人間仙境”的辛勤工作。
“時光匆匆,不知不覺中,來到香格里拉普朗銅礦項目已經(jīng)一年多了,在這期間,我們經(jīng)歷了辛酸苦辣,也收獲了歡聲笑語,有過痛苦,也有過歡笑。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我們沒有叫苦、沒有抱怨、更沒有退縮,快速適應了香格里拉高寒地區(qū)的工作環(huán)境,大家相互鼓勵,抱成一團,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項目工作中……”測量員李卓宸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普朗銅礦項目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北東都,礦山距香格里拉縣城72公里,是中國銅業(yè)公司和云南銅業(yè)集團近年來投資最大的資源類項目,也是國務院國資委掛了號的銅礦采選重點工程,同時也是云南省迪慶州迄今為止最大的工業(yè)項目。尾礦庫位于距普朗選礦廠直線距離約20公里的格咱河西岸,尾礦庫兩岸山脊線之間的寬度1.8至2.0公里,標高在3300米至3600米之間。普朗銅礦一期采選尾礦庫設施工程主要包括初期壩及排滲設施后期壩、排洪設施、回水系統(tǒng)、庫區(qū)防滲設施、截滲壩及滲水和地下水收集施工。
項目主要內(nèi)容為尾礦庫建設工程,參與建設的人員較少且施工點分散,缺乏完善的生活設施,交通通訊不通暢,自來水無法供給到項目部,這一切都給施工人員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項目部組建初期,每當下雨的時候,項目部員工的生活用水就會變得十分渾濁,吃飯時他們戲稱今天又能喝到“雀巢咖啡”了。每天從施工現(xiàn)場回到項目宿舍里,個個灰頭土臉,一臉疲憊,項目上沒有熱水器,沒有盥洗室和淋浴間,睡覺前只能敷衍著用泥巴水來洗漱一下,結(jié)果越洗泥越多。直到實在忍無可忍、自己都嫌棄自己的時候,才會抽空去縣城里洗個澡,于是上縣城洗澡也就成了讓他們最為期待的一件事,似乎成了一種奢求。每隔十天半個月去一趟香格里拉縣城,只要不耽誤工作時間每次都要在池子里多泡上一會兒。
普朗銅礦
由于項目地理位置太偏遠,不通網(wǎng)絡,沒有信號,很多時候不能及時接收到外界的信息,他們長時間在寂寞中生活和工作著。李卓宸內(nèi)心不無感慨但卻平靜地說:“每一次進到香格里拉縣城,總是想著第一個電話打給家里那雙還在牽掛著自己、年過半百、頭發(fā)花白的父母,就想聽聽父母噓寒問暖的嘮叨。每每這個時刻總是久久不能自已,恨不能立刻回去看看父母。但自己知道,現(xiàn)在的我還年輕,更應該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去努力,去拼搏,去充實自己,去提升自己,為了自己,更是為了父母?!彼麄兯坪趺刻爝^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但是對工作的責任心、領導的囑咐、遠方親人的牽掛和關懷,以及同事之間的團結(jié)協(xié)作使他們感到并沒有生活在世外桃源。
項目地處高寒山區(qū),入冬時間較早,由于建設的需要和礦山工程的特殊性,這個項目面臨工期緊張的巨大壓力。自項目開工以來,項目部絕大多數(shù)員工都沒有休息日,甚至幾個月都不回家一趟,他們堅守崗位,默默付出。在前期的測量工作中,項目部員工楊利剛、朱興仁、蔣文祥、李卓宸在4天的時間內(nèi)用雙腳征服了6座大山,完成了施工區(qū)域內(nèi)所有原始地形地貌的測量以及數(shù)據(jù)的處理;在防滲工程土石方開挖后的地形復測工作中,同樣是他們,除要帶齊必備的測量設備外,還必須攜帶重達40公斤的梯子,遇到無法爬上的陡坡就架梯攀爬,在大量倒伏樹木中深一腳淺一腳的艱難前行,完成了防滲工程4270個測量點的測量,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了技術保障。高原上的天氣變化無常,一日內(nèi)三晴三陰是常有的事,前一分鐘還烈日當頭,下一秒就是瓢潑大雨。由于在野外進行測量,遇到大雨根本無處躲避,被大雨淋個全身濕透更是家常便飯。可為了工程能順利完成,沒有一人退縮,沒有一聲怨言。他們每天早出晚歸,披星戴月,苦戰(zhàn)在施工現(xiàn)場第一線,風吹雨淋日曬,皮膚一層又一層地褪去,衣服一次又一次地打濕,晾干,再打濕,再晾干。朝九晚五的常規(guī)作息時間早已被他們丟到九霄云外。
進入冬季雨雪天氣以后,氣溫常降至零下10多度,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對這一群常年生活在“四季如春”氣候環(huán)境下的南方漢子更是一項嚴峻的考驗。該項目的附屬工程共有六個單項工程,它們分布在海拔3280米至3480米的山坡上。當尾礦庫附屬工程進入關鍵的施工期時,項目部員工每天都要輾轉(zhuǎn)奔波在不同的作業(yè)點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今年1月,項目部所在地普降大雪,項目部員工方燕福、和雨江顧不上刺骨的寒風和大雪后道路的泥濘濕滑,以頑強的意志堅持完成了自己的各項工作任務。2月的香格里拉室外溫度接近零度,大家都還穿著厚厚的冬裝,但項目部執(zhí)行經(jīng)理朱文濤為了準確掌握與六冶施工接縫處防滲膜有無滲水,毅然脫去外衣外褲,雙腳站立在冰冷的水中聚精會神地仔細探查接縫,全然沒有顧及早已凍僵的手腳。這樣的事比比皆是,已經(jīng)成為項目部工作的常態(tài)。
一年前,當這十余名青年走進令人神往的人間仙境香格里拉時,他們?nèi)f萬沒想到這個工程對他們來說有那么大的挑戰(zhàn)。在這里,有巨大的晝夜溫差,有高強度的太陽輻射,有一日四季般的變化,有難以燒熟的飯菜,更有開工初期無路、無電、缺水的惡劣施工環(huán)境;在這里,他們體力消耗極大,每一個動作都要付出比平原艱難十倍甚至更大的努力,但這一切都沒有阻止他們迎難而上的決心與步伐。普朗銅礦項目靜靜地藏在深山之中,盡管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工程,更沒有多少人知道這群建設者的存在,但來到這里的建設者都默默地為工程建設作著自己的貢獻。朱文濤說:“項目部承載了我們的青春和成長,有淚、有笑,有苦、有樂,有悲、有喜。在香格里拉的大山里留下了我們的青春,我們的汗水,同時也有我們的歡聲和笑語?!逼绽抒~礦指揮部張貼著這樣一條標語:“海拔高不如志氣高,缺氧氣不能缺勇氣”。這條標語既是這群十四冶漢子生活工作的真實寫照,又充分地體現(xiàn)了建設者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堅忍不拔的頑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