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斌,王江俊
(武山縣植保植檢工作站,甘肅武山 741300)
通過三年的試驗示范種植,“架豆王套種花生”模式在武山地區(qū)取得了成功,現(xiàn)將該模式的栽培技術要點加以總結以供參考。
架豆王在4月中下旬播種,7月上旬開始采收,10月上旬拉秧;花生在5月上旬套種,10月中下旬收獲。
架豆王品種選用玉龍架豆、紅玉秀、紅鉆、圣火架豆王等;花生品種選用冀花4號、冀花6號、冀花13號,示范種植冀花16號。
淺山半干旱區(qū),選擇地勢較平坦,坡度小于15°的地塊。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深翻,清除舊膜,使土壤達到凈、綿、松及平整。
在整地前施足底肥,施腐熟農(nóng)家肥或沼液、沼深2 000~3 500kg/667m2,尿素40kg/667m2,過磷酸鈣100kg/667m2,硫酸鉀25~40kg/667m2。
該區(qū)域是旱作農(nóng)業(yè),地整好后,以壟溝距為40cm開雙溝,溝與溝間距為80~90cm,然后選擇寬幅為120cm的地膜,要利用下雨后搶墑覆膜,地膜進行全覆蓋。間隔2~3m橫壓土腰帶,并在溝內(nèi)每50~60cm打小孔,一是防大風揭膜,二是攔截大雨徑流。
當土壤表層5~10cm的溫度穩(wěn)定在10~12℃時即可播種。即海拔在1 700m以下區(qū)域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海拔在1 700~1 800m區(qū)域播期在4月下旬。播種時用點播器按60~70cm穴距將架豆王種子破膜穴播在溝內(nèi),每穴下籽3粒,深度3~5cm,播后用細沙土覆蓋或粉碎的秸稈封住孔口,防止土壤板結,出苗后每穴留2株,保苗3 200~3 700株/667m2。
花生種子處理:花生種在播種前10~15d,曬果2~3d,以對種子表面殺病菌和提高種子出苗率,播種前剝外殼,同時進行分級粒選,剔除病殘果,以飽滿大粒為一級種子;適期套種:在架豆王苗出齊1周后套種花生;套種方法:在壟上套種三行,隨架豆王壟溝種兩行,在架豆王株間點一穴,每穴兩粒;架豆王行間種一行,穴距15~20cm,每穴兩粒。
①查苗補苗:播種后7~10d,要注意察看出苗,出苗后要及時放苗,以防燒苗,播種架豆王時,在行間空地處多播種些架豆王或在8cm×10cm的營養(yǎng)缽育苗,當有缺苗的地方,可移植補苗,每穴保苗2~3株;②除草封口:架豆王出苗整齊后,要及時清除雜草,同時要封地膜口,以達到提溫、保墑、抑制雜草之目的;③準時搭架:架豆王苗長至5~6葉時,架豆王苗高約15cm左右時,要盡快搭架。搭架常用兩種,一是竹子搭架,即選用直徑約1.5cm,長3m左右的竹子,在距架豆苗根部約10cm的地方插穩(wěn)竹子,每三根竹子在距地高2m高低處把三根竹子用繩子捆在一起,再在每組竹子的交接點用竹子或繩橫鏈接,以穩(wěn)定支架;追肥:結莢初期,可每株穴施尿素約10~15g,穴施磷鉀復混肥15g,中后期同時可噴施酸二氫鉀、中微肥等葉面肥。
①查苗補苗:花生播種后一周左右,要進行查苗,缺苗嚴重的要及時補苗。補苗措施可采用空閑處(地)種一些花生,待子葉頂出土面尚未張開時將苗帶土,移栽到田間缺穴處;或用育苗移栽,即用8cm×8cm的營養(yǎng)缽(或72孔的穴盤),營養(yǎng)缽(或穴盤)裝上營養(yǎng)土,每缽(或每穴)種2粒備用花生種子,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選擇陰雨天或傍晚移栽;②清棵培土:開花下針期用小鋤在花生幼苗周圍將地膜四周扒開,清棵后15天左右,要及時培土增厚土層迎針使果針早入土,能形成更多花生果,從而生長健壯,提高產(chǎn)量;③追肥補水:花針期在兩穴中間,離架豆王10cm外,每穴深施20g尿素,要適當噴葉面肥。當干旱少雨時,要補澆水。
7月上旬開始采收,一般在上午采收為好,豆角鮮嫩,品質(zhì)好,客商喜愛;適宜采收可提高產(chǎn)量和增加農(nóng)民效益。
花生在地上葉中下部變黃時,地下部分,扒開土層,莢果網(wǎng)紋清晰,果殼變硬應及時收獲。收獲后的花生或鮮果避免堆放,應攤開曬干,以防爛果,影響產(chǎn)量與品質(zhì)。注意收獲花生后,要及時清除殘膜,避免地膜對土壤和環(huán)境的污染,達到凈地保護生態(tài)。
①銹病于發(fā)病初期選用50%硫磺懸浮劑150倍液、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0%苯醚甲環(huán)唑微乳劑800~1 200倍液,隔10~15天l次,藥劑交替使用,防治2~3次;②炭疽病于發(fā)病初期可用多菌靈粉劑500倍液、百菌清粉劑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1次;③灰霉病5%香芹酚水劑500倍液、50%嘧菌環(huán)胺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安全間隔期3天、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④根腐病、枯萎病播種時用艾菌托或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配成1:50的藥土穴施或溝施;可用選用普菌克、艾菌托1 200倍液、根腐寧800~1 000倍液或枯萎靈500倍液灌根,每隔10天左右一次。
①豆莢野螟可用0.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2 000~3 000倍液+高效順式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2%阿維·蘇云菌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甲鹽·氟啶脲乳油2 000~3 000倍液、1.2%煙堿·苦參堿乳油800~1 500倍液,對水噴霧,視蟲情間隔5~7天噴1次;②豆角菜蚜初期可以黃板誘殺,后期可用25%吡蟲·仲丁威乳油2 000~3 000倍液、5%氯氰·吡蟲啉乳油2 000~3 000倍液、安全間隔期7天;4%氯氰·煙堿水乳劑2 000~3 000倍液,安全間隔期7天,對水噴霧,視蟲情間隔7~10天噴1次;③葉螨可用克螨特800倍液,或15%掃螨凈乳油1 500倍液或5%噻螨酮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等噴霧防治。發(fā)現(xiàn)葉螨時立刻噴藥,每隔10天噴1次,連續(xù)噴施3次。以上使用農(nóng)藥均采用交替防治。
花生常見的病害有莖腐病、根腐病和葉斑病等。首先選用抗病品種,莖腐病在播種時可用50%多菌靈按種子量的1.5%拌種,根腐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拌種,莖腐病和根腐病在發(fā)病初期均可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噴霧;葉斑病用50%多菌靈8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8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共3~4次即可。
花生的主要蟲害有蚜蟲、地老虎、蠐螬。蚜蟲每667m2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18g,配成2 000~2 500倍液噴霧,或用10%吡蟲啉4 000~6 000倍液噴霧。地下害蟲在播種前用種衣劑或拌種劑對種子進行處理,既可預防蟲害,又兼防老鼠;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加水10~50kg拌400~500kg種子。
該模式具有投資低、省時、省工、種植簡易,可操作性強,深受廣大農(nóng)民的青睞。該模式架豆王收入在5 000~8 000元/667m2(與單種架豆王產(chǎn)值相持或略增),花生產(chǎn)量150~200kg/667m2,產(chǎn)值1 500~2 000元/667m2。對主作物架豆王產(chǎn)量穩(wěn)定或增產(chǎn),套種花生是在單位面積上多增加收入,添補了當?shù)胤N植空白,給該山區(qū)農(nóng)業(yè)增效,農(nóng)民增收增加了一項新的種植模式。
[1]王江俊. “萵筍-番瓜-架豆王”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6(7):44-45.
[2]王江俊.淺山區(qū)”全膜玉米套油菜—架豆王”一膜三用栽培模式[J].農(nóng)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6(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