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航
吳輝銘,1989年出生,家住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城關鎮(zhèn)。吳輝銘在縣城一家工廠做數(shù)控操作工,父親吳海剛在一家化工公司上班,母親張明榮在超市打工,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幸福美滿。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13年11月19日上午,吳海剛在工作時掉進盛化工原料的池子里,造成全身90%面積的燒傷和重度吸入性損傷、低血容量性休克,隨時可能死亡。面對醫(yī)院的一紙病危通知書,吳輝銘感覺天都塌下來了。
經(jīng)過10天的搶救,吳海剛總算挺了過來,但是,由于大面積的燒傷,引發(fā)了腎臟受損、肺部發(fā)炎、心律不穩(wěn)等并發(fā)癥,急需進行復雜的植皮治療。然而,手術用的遺體皮和豬皮,僅能在治療初期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無法再生;而自體皮移植中,吳海剛僅存的頭皮又非常有限。醫(yī)生建議,最好的選擇就是從直系親屬身上取皮移植。
“我來給爸爸割皮!”吳輝銘毫不猶豫,大聲對醫(yī)生說?!澳悴恍?,你還??!”吳輝銘70多歲的爺爺反對說,“你還沒成家,以后還有你的生活!還是讓我來吧。”吳輝銘在外打工的妹妹也站出來請求割皮。但吳輝銘堅持割皮,他說:“爺爺年事已高,身體肯定吃不消。妹妹是女孩,工作也不能耽誤。我年輕,皮割了還會長出來!由我割皮給父親最合適。我是他兒子,兒子救父親天經(jīng)地義,責無旁貸。”
吳輝銘不斷地做著母親的思想工作。一邊是親愛的丈夫,一邊是懂事的兒子,母親張明榮陷入了沉思。最后,她抹著眼淚同意了兒子的決定,但她不敢和丈夫吳海剛說。2014年2月20日上午,吳輝銘和吳海剛先后被推進了手術室。醫(yī)生從吳輝銘的頭部割下一大塊頭皮移植到了吳海剛的身上。麻醉清醒后,吳輝銘忍著痛說的第一句話是:“爸爸好嗎?”由于怕父親知道是兒子割皮救他,吳輝銘強忍著牽掛,好幾天不敢去看父親。
移植了新皮后,吳海剛的傷勢大為好轉,但是移植后新長的皮很癢,他忍不住就會蹭,一蹭就蹭掉了移植好的皮。妻子張明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這樣豈不是辜負了兒子的一片孝心。一天夜里,張明榮實在忍不住了,對吳海剛說:“老吳,我跟你說實話吧……你蹭掉的皮可都是兒子移植給你的?。 眳呛偟臏I水瞬間奪眶而出,他愣了半天說:“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我商量?”吳輝銘發(fā)現(xiàn)露餡了,趕緊走進病房看望父親,指著自己的頭皮說:“爸爸您看,頭發(fā)又長出來了,沒事的?!?/p>
由于吳海剛的燒傷面積太大了,一次割皮根本不夠用。吳輝銘又接連兩次割皮救父。由于時間間隔太短,吳輝銘第三次割皮時,新長出的頭皮還太薄,不能用,醫(yī)生建議從他的背部割皮。躺在手術臺上的吳輝銘二話不說聽從了醫(yī)生的建議,在背部取了4塊巴掌大的皮。為了保護后背,醫(yī)生將一塊豬皮縫在了吳輝銘的背上??吹侥赣H難受,吳輝銘逗母親說:“媽媽,你看我像不像安了一個龜殼?”吳海剛的主治醫(yī)師李俊贊嘆地說:“很多人做完一次割皮手術,就疼得不會再做第二次了,但吳輝銘三次割皮救父,真是一個孝順的好兒子!”
在父親燒傷住院的150多個日日夜夜里,吳輝銘用自己的疼痛分擔著父親的痛苦。他說:“我多疼一點,爸爸就少疼一點。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我都要把他救活!”
吳輝銘割皮救父的事跡在當?shù)貍鏖_后,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紛紛向他們伸出援手。吳輝銘把每一筆善款詳細地記錄在一個小本子上,他說:“等父親病情穩(wěn)定了,我要努力工作,回報社會。”
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90后吳輝銘割皮救父的事跡體現(xiàn)了孝老愛親的美德,也展示了當代青年重孝道、知感恩、傳美德的精神風貌,弘揚了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