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君
“小龍人”二寶:哭鬧是他的生存方式
兒童房里傳出嘹亮的哭聲,童敏知道,以二寶的耐力,哭個把小時是不成問題的。童敏無法壓抑內(nèi)心的無奈和焦慮,還是決定去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大兒子成成一看到童敏,趕緊舉起雙手說:“我什么都沒做,只是一不小心摸了一下他的臉?!?/p>
這會兒的工夫,二寶已經(jīng)高低起伏哭了幾個來回,一邊哭,一邊瞇著眼睛,瞅瞅媽媽還在不在。童敏的各種唇舌努力,最終也宣告失敗,她怒沖沖地丟下二寶起身往外走,二寶一骨碌就躺在了地上,邊打滾邊大聲地哭。這場鬧劇最終以全家人圍攏過來連說帶勸,才算完事兒。但童敏很清楚,用不了多久,第二波哭鬧就會開始,日復一日。
相比懂事聽話的老大,老二從一出生就顯得處處不同,特別是那種讓人不理解的敏感,家人都管二寶叫“小龍人”,身上長的都是“龍肉”,別說被哥哥摸一摸,就是被爸爸突然親一口,路過陽臺的時候被外面的風吹到了,在樓下玩的時候被樹根絆了一下……這些都可以瞬間成為二寶哭鬧的導火索,而且各種勸慰、講道理、威脅、恐嚇,統(tǒng)統(tǒng)不管用,真讓童敏和老公傷透了腦筋。
二寶的位置:強需求下的強敏感
相信童敏和老公的心里不止一次地問過:“為什么老二會如此敏感愛哭鬧?自己又該如何做才能化解這種令人痛苦的現(xiàn)象?”
其實很多二孩家庭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相比老大,二寶更加情緒化、更加敏感,動不動就哭、怎么哄都哄不好等評價,成了很多二寶的標簽。另一方面,這也恰恰說明了問題的根源:當一個穩(wěn)固的三角形家庭關系中,突然進來了第四個人,如何在原有的、穩(wěn)定的、平衡的,甚至強而有力的家庭關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是所有二寶都必須從一降生就要開始解決的問題。
因此,二寶天生就會“鬧動靜”,用他們僅僅掌握的唯一技能——哭鬧,來博取家人的關注,并且依靠這種強勢關注的不斷重復來重塑家庭關系,為自己構建一個獨特的位置。因此,可以簡單地說:二寶的哭鬧,不是源自父母的照顧不周或者家庭問題,僅僅是新成員降生造成家庭關系沖擊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是二寶強烈生存需求(包括心理和生理)下的一種強迫性敏感,一種本能性敏感。
恰當安撫:讓二寶的“敏感”變身“敏慧”
在明白了二寶哭鬧背后的心理需求之后,爸媽們還需要掌握正確的安撫技能,才能夠更好地幫助二寶度過心理敏感期,化敏感為“敏慧”。要相信,任何特質都是雙面的,孩子“找麻煩”的同時,也可以很好地轉化為他內(nèi)在重要的資源和智慧。當老大承擔起責任、穩(wěn)重的時候,老二卻先天具備敏感、樂學、勇于創(chuàng)新的潛能。
因此,面對哭鬧的孩子,無須焦慮迷茫,就當是正在面對一個未來的希望之星,給予恰當?shù)挠柧?,來幫助他順利成長吧。
首先,父母不要禁止孩子哭鬧。
當孩子哭鬧時,父母最容易說的就是“別哭了”,這句話無用的原因是,它的潛臺詞就是在對孩子說“你不應該哭,這是不對的”。拒絕,往往會制造更大的反抗。因此,首先就要學會接納孩子的哭鬧。
其次,接納孩子的敏感。
孩子哭鬧唯一的目的就是,確認自己能夠被父母關注到,能夠獲得接納和陪伴,自己是足夠重要的。只要他反復哭鬧,都能夠得到父母的及時關注和接納,慢慢地,他就會產(chǎn)生安全感和信心,從而脫離哭鬧的行為模式。因此,父母可以安靜地陪伴,在孩子接受的時候擁抱,或者撫摸孩子的后背,關鍵是保持關注,以及保證自己這些動作不會有讓孩子停止哭鬧的隱意。父母越放松,孩子就會越快停止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