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歡
每逢冬天,不少人都有進補的習(xí)慣。但在進補的同時,也有不少的飲食禁忌,其中就有這么一說,“蘿卜人參不可同食”。這是因為不少人認(rèn)為,人參屬大補元氣之品,是補氣藥中的“佼佼者”;而蘿卜卻能“破氣”,兩者作用恰好相反。如果同時服用,蘿卜就會減弱、甚至抵消人參的補氣功效。
不過,對于這一從古至今老百姓始終口口相傳、深信不疑的說法,有專家卻提出了獨到的觀點:人參蘿卜完全可以同食。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聽聽海派中醫(yī)的解釋。
最早提出“人參蘿卜相忌”的觀點,其實源于民間流傳的一則小故事。
傳說在清朝年間,有一位皇子得了病,御醫(yī)們都沒治好。于是,有官員專門策馬至江南請來一位民間的名醫(yī)為皇子診病。名醫(yī)發(fā)現(xiàn),皇子得的病不能用人參來治,但宮里一味用人參來給皇子進補,反而越補病越重。對于名醫(yī)的說法,太后不信,覺得皇宮的人參乃大補元氣的圣品,皇子病得體弱身虛,肯定得用人參好好補一補,于是就命令這位名醫(yī)一定要用人參為皇子治病。名醫(yī)不敢違逆太后,就在處方時動了手腳,在解病的秘方里以“太子參”代替人參。因為他知道,太子參中不含人參的一種補氣成分(注:從現(xiàn)代中藥藥理學(xué)的角度來說,其實這種成分就是“人參皂甙”),并不會對皇子的病情產(chǎn)生不良影響,而且又能以假亂真,看似并不違背太后的命令。
同時,考慮到病重的皇子痰多喘逆,這位名醫(yī)又在秘方中加入了蘿卜粉,起化痰作用。果然,皇子在服用幾帖藥方之后,病情就大為好轉(zhuǎn)。后來,這個有趣的小故事和這則秘方流傳入民間,卻因為口耳相傳走了樣。老百姓也因此誤以為名醫(yī)當(dāng)時不用人參而用太子參,是因為人參與蘿卜相忌,不能同時食用。所以,“服人參忌食蘿卜”的說法也就因此傳開了……
兩者不能同食無科學(xué)依據(jù)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提到“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沒說不能吃蘿卜。《本草綱目》也沒這一說。李中梓的《本草通玄》提到“蘿卜下氣消食,和中化痰,服地黃、何首烏,忌食蘿卜”,“凡用(人參)必去蘆(參蘆)凈”,也沒說兩者不可以同時服用。另外,包括《本草經(jīng)集注》、《本經(jīng)》、《日華子本草》、《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等醫(yī)書只提到“(人參)不能與藜蘆、五靈脂同用”,均未提到和蘿卜的關(guān)系,只字未提。
只有在凌一揆主編的《中藥學(xué)》(上??萍汲霭嫔?984年6月)中,有提到“服人參不宜喝茶和吃蘿卜,以免影響藥力”這樣的說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用的是“不宜”而不是不可以。據(jù)此可見,中醫(yī)從古至今沒有說吃人參不能同時吃蘿卜,我們聽到的只是人們口口相傳夸大了的說法而已,連有些醫(yī)務(wù)人員也混淆了。
補“元氣”,破“脹氣”
相比“人參蘿卜不同食”這樣的謬論,從中醫(yī)食療的角度而言,服用人參的同時如果生食蘿卜,反而是有益的,這是因為,生吃蘿卜可降胃氣,熟吃可以促進消化腸道蠕動,對服用人參產(chǎn)生的脹氣感起到緩解作用。
根據(jù)中藥相關(guān)理論,人參有大補元氣的功效,而人參吃多了,就有可能會產(chǎn)生脹氣這種副作用,這時就可以用蘿卜來通氣。但其實,用白豆蔻、霍香正氣散也行,而人參與霍香正氣散、白豆蔻是沒有禁忌的,古代醫(yī)書中記載用這些通氣的藥物、方劑也是為了解決人參的副反應(yīng),但卻并不抵消它的功效。所以,食用蘿卜其實也并不會抵消人參的功效,相反只是避免了它有可能產(chǎn)生的藥物副作用。其實,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所經(jīng)歷,比如服食人參后會有胸腹脹悶、不適等癥消化不良癥狀。而若是能在此時吃些熟蘿卜,胃部不適會有所緩解。
概括說來,人參所補的其實是人體中的“元氣”,元氣是維持人體生理活動和基本功能;而蘿卜消氣,消的其實是胃腸消化不良所產(chǎn)生的“脹氣”,兩者并非同一種氣,自然并不相抵。此“氣”非彼“氣”,根本就是兩回事,民間是把兩氣混為一談才有了這種誤解。更重要的是,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xué)研究也已經(jīng)證實,蘿卜含有豐富的淀粉酶,具有助力消化和消除胃腸脹氣的功能。白蘿卜的主要功效在于消積滯化痰熱,下氣(指促進腸道蠕動排氣)寬中,并不是使人的元氣卸除,而是使肺中濁氣腸中濕氣排出。
蘿卜平價益身
當(dāng)下正值天寒地凍之時,多食蘿卜對身體大有補益效果。而且,我國民間自古就有“十月蘿卜小人參”、“冬食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的說法。
蘿卜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各地均有栽培。蘿卜在中藥里屬性平、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便、生津止渴和補中安臟等功效。而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xué)發(fā)現(xiàn),蘿卜中維生素C的含量甚至比一般水果還高,它所含的維生素A、B以及鈣、磷、鐵等尤為豐富。蘿卜中還含有很多能幫助消化的糖化酶;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的芥子油;能提高巨噬細(xì)胞活力、吞噬癌細(xì)胞,并可把致癌的亞硝酸分解掉的木質(zhì)素。
此外,蘿卜里還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腺素、失水戊糖、氣化黏液素、組織氨基酸、膽堿等成分。所以,它對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也均有抑制作用。古代民間,人們就常以其食療效果治療各種疾病。
總的說來,吃蘿卜時沒必要老惦記著人參,沒有誰會在吃人參時天天吃蘿卜,也不會因為天天吃蘿卜氣虛乏力干不了活走不了路,人參等補藥和燒熟的蘿卜同食也并無大礙。而對于脾胃虛弱,虛不受補,服用補益藥物出現(xiàn)腹脹、胸悶、食不下時,則建議多食用蘿卜以起到消食行氣,易于吸收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