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濤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2018年9月10日教師節(jié),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董事局主席馬云公布阿里巴巴傳承計劃,宣布自己一年后將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從事教育和公益事業(yè)。這引起了多方關注。
有人問:“你這么年輕,為什么退休?”馬云回答說:“我不年輕了,昨天剛好過了54歲生日。我創(chuàng)業(yè)19年,做了一些事,但還有更多熱愛的事想做,比如教育和公益?!?/p>
有人評價道:“馬云有大智慧大境界,每一步完全符合中國易經學。”有人認為,他是“激流勇退,功成身退”。還有人為不愿意搞終身制的企業(yè)家馬云鼓掌。但也有人認為,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小富即安”意識的體現(xiàn),他完全可以為國、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思考與權衡。
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本次作文題干為一則新聞材料。材料緊緊圍繞“馬云將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而從事教育和公益事業(yè)”這一核心事件展開討論,由此引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此事進行思考,體現(xiàn)出很強的時代性。在寫作要求上,則是參照了2015年高考的驅動類作文的要求,讓學生對此事件進行思考與權衡,進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要求學生充分認識和把握核心事件的內涵,辯證分析理解不同“態(tài)度”的價值意義,并進行權衡與選擇,做出自己的判斷,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因此,審題立意時,能夠圍繞核心事件,明確表達對“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這件事的態(tài)度,并由此引發(fā)對人生社會的思考,明確論述自己的觀點,闡述理由的文章,視為一等卷。如果全文未能圍繞核心事件及內涵展開,泛談“人生理性選擇”“小富即安”“人生要有大智慧”等;或者僅從材料中的一個詞切入,單純論述國家教育問題、公益問題、中國社會問題等,則被視為符合題意的二類卷。如果脫離材料內涵,論述國家退休制度、青春、少年強則國強等,其立意與材料中“馬云將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事件完全無關聯(lián)性,視為偏離題意。對照試題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考生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構思。
思考1:從馬云自身的角度,①認為“應該退休”,論述人生追求應遵從內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最好的選擇。②認為“不該退休”,論述人生追求雖違背內心,但為國、為民、為大眾利益,奮斗不止,也是最好的選擇。
思考2:從眾人的角度,①肯定“馬云卸任”的做法,從個人發(fā)展層面論述“激流勇退、功成身退”;從社會發(fā)展層面論述“為企業(yè)有更好的發(fā)展不搞終身制,是一種大智慧”。②否定“馬云卸任”的做法,從個人發(fā)展層面論述“功成名就仍需激流勇進”;從社會層面論述“個人為社會做更大貢獻,要有更高更遠的追求”。
思考3:從其他角度,考生能夠圍繞核心事件,明確表達自己對“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核心事件的態(tài)度,觀點正確并能自圓其說的,也視為符合題意。
不管從哪個角度立意,都要抓住“馬云退休”這個核心事件展開論述;同時,選擇同質論據(jù),緊扣材料核心內涵展開論證。
突圍角度一:勇敢追求心中的“詩和遠方”
名師支招:議論文講究有理有據(jù),以理服人。所謂“有理”就是有道理,所謂“有據(jù)”就是有根據(jù),運用“道理與事實”來論證,讓高考作文的例證和引證“跳躍”起來。
佳作賞析
人生需追求“詩與遠方”
□廣西一考生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泵鎸Ω」饴佑暗亩嘣澜?、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林林總總的“就業(yè)難”等困擾,我們難免沉溺其中,不經意間錯過了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
而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馬云篳路藍縷、披肝瀝膽后,突然宣布將退休從事教育和公益事業(yè)。他的理由只是:“我還有更多熱愛的事想做,比如教育和公益?!彼闳蛔龀龅臎Q定,看起來似乎有點可惜,但這正是他靈魂深處最真實的呼喚。當然,有人贊同,認為這是馬云的大智慧、大境界;也有人針鋒相對,覺得馬云應該為國、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而我以為,這恰是馬云的人生哲學:勇敢地拋開世俗雜念,行走于歲月與山河之間,去追求那“詩和遠方”。
白駒過隙,韶華易逝,如果沒有勇敢邁出林蔭小道的第一步,舒適如畫的美景只能是遠觀。《中國詩詞大會》的奪冠者——外賣小哥雷海為,因為摯愛中華詩詞,便在送餐休息時間爭分奪秒,不顧同行異樣的眼光,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整個世界仿佛只剩下他在與詩詞對話,“苔花如米小,也如牡丹開”……終于,他的摯愛沒有辜負他,在舞臺上,他憑借扎實的文學功底以及對詩詞的赤誠摯愛,一舉斬獲冠軍,而對手中竟還有北大的博士。他正如馬云,勇敢追求心中的“詩和遠方”,而不止眼前的茍且。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勇敢追求心中的“詩和遠方”,不應被年齡、學歷等限制嚇破膽。吉林長春一位六旬老人為了患病多年的兒子,自學醫(yī)藥知識來救子,竟無意中考上大學;北大一名保安不忘內心的“詩和遠方”,堅持每天在課堂旁聽,常常一站一天,累到無法彎腰,最終如愿考上北大。他們如馬云一樣,即使已過52歲生日,仍不忘內心的“詩和遠方”,年齡斷不能成為我們追求夢想的掣肘。
黑格爾云:“一個民族,應該要有仰望星空的人,這個民族才有希望?!痹谇嗌倌陼r期這個最應張揚的年紀,不應溺于浮躁的眼前,不應溺于網絡游戲和社交,不應像網絡紅人一樣嘩眾取寵,而應學蘇子“侶魚蝦而友麋鹿”,學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勇敢追求心中的“詩和遠方”。
名師點評
1.本文選用的素材新穎而精準,并且巧用名言名句,排比造勢,名言列陣,相得益彰,展現(xiàn)作者的才情與語文能力,可以想見作者豐厚的語言功底。
2.本文論證嚴謹,思路清晰,先就材料核心事件“馬云退休”深入分析,然后運用名言說理,同時舉例加以佐證,思路清晰,結構順暢。
突圍角度二:順從內心
名師支招:有對比更顯特性。事物的特征和本質在對比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大的鮮明性,也讓正確的論點更加穩(wěn)固。
佳作賞析
順從內心,無問西東
□廣西一考生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人生匆匆,世事無常,人生兜轉,尋覓何物?名利、地位、他人的敬仰?非也!那些順從內心之所愛,乃吾一生之所求。
正處于事業(yè)巔峰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突然宣布即將退休,這位“久經沙場”的風云人物只是輕描淡寫地解釋:“我還有更多熱愛的事情想做,比如教育和公益?!蔽腋袆佑谒绊槒膬刃摹钡臎Q心,也敬佩他“無問西東”的勇氣。
能夠“順從內心,無問西東”,實乃人生一大幸事?!笆澜缒敲创?,我想去看看。”一封真摯誠懇的辭職信既道出了離職者“順從內心”的期待,又表明了出行者“無問西東”的勇氣。它牽動無數(shù)人的心弦,許是因為世俗的框定和生活的束縛,令我們缺乏“順從內心,無問西東”去追求心中真正所愛事物的勇氣。我們也許會因為理科專業(yè)多,所以不得已放棄了內心摯愛的史書典籍,棄文從理;又或許因為工作繁忙而又不得不需要薪水養(yǎng)家,所以摒棄了到這深愛世界“看一看”的念頭……不可否認這些世俗仍然強大,但我們仍然希望真的可以有“順從內心,無問西東”的勇氣與決心。
不問前程,順從內心。許多“朝圣者”或止步于半路坎坷,或停于半路他徑,或聽信誘惑讒言……而最終得到內心之真經,必是最赤誠的。曾經的國際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金牌得主、清華大學畢業(yè)生付云皓如今在南京師范大學任教,培養(yǎng)更多的中小學數(shù)學老師。眾人責怪他浪費天資和資源,感慨天才的隕落。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他只是發(fā)表微博長文,闡明自己對教育事業(yè)的追求和熱愛:“我到南京師范大學任教,培養(yǎng)出一批批優(yōu)秀的中小學老師,讓他們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孩子,難道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嗎?何況這也是我內心之所愛?!笔前?,在追求所愛道路上,能夠“順從內心,無問西東”,才能收獲最終的美好和感動。
然而,有些人的內心認知發(fā)生了偏差,是絕對不能順從的。比如有一些人熱衷于觥籌交錯、左右逢源,向往玩轉權力、八面玲瓏,甚至是驕奢淫逸,自覺自愿地被各種“潛規(guī)則”包圍和吞噬。他們這種所謂的“順從內心”,只會令人不齒!
每一次風雨兼程,未必彩霞滿天;每一次翻山越嶺,未必春暖花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讓我們拾起初心,不忘熱愛,順從你心,無問西東。
名師點評
1.文章敘議結合,正反對比??忌葦⒑笞h,或夾敘夾議,事例新穎有力,并且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說理,突出文章的觀點,使得文章更有說服力。
2.作者以“順從內心,無問西東”為題,觀點貫穿始終,并引用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點題,為文章揭示主旨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達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
(本文為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項目《基于議論文思維訓練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以梧州市蒼海高中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