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敏
摘要:論文從近幾年的相關案例引出我國目前存在的關于警察使用槍支的有關問題,發(fā)現(xiàn)在中國有關公安民警槍支使用的法律法規(guī)還是欠缺全面性、系統(tǒng)性和靈活性,導致了“不敢開槍”和“槍支濫用”這兩大問題。故我從我國關于警察槍支管理有關法律法規(guī)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主要是不敢開槍、槍支濫用、程序規(guī)定不全等問題。發(fā)現(xiàn)我國法律法規(guī)存在的問題之后,再分析國外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進行借鑒,分析得出我國應該將《條例》上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槍支使用管理法》,對以往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完善。
關鍵詞:槍支管理 內地警察 槍支濫用
一、中國內地警察使用槍支管理的法律規(guī)定
中國內地警察使用槍支的主要法律法規(guī):《警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以下簡稱《槍支管理法》)。
《警察法》僅僅籠統(tǒng)的規(guī)定:1.在職責方面,管理槍支,維護社會長治久安。2.為了制止有關犯罪分子的違法犯罪行為,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使用槍支。3.在法律責任方面,如果滿犯罪的構成要件,就應該依照《刑法》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即時不滿足犯罪構成要件,不屬于犯罪的,也有違法行為,違反行政法規(guī),給予行政處罰。
《條例》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了:1.七種可以使用警械和十四種可以使用武器的情形,此處的情形多于刑法相結合,多為刑法中規(guī)定的犯罪情形。2.兩種不可以使用警械和武器時的情形,主要考慮保護孕婦、兒童以及防止使用武器后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的。3相關法律責任,此點與《警察法》的規(guī)定類似。
《槍支管理法》對我國槍支的管理與使用有較為詳細、全面的規(guī)定,但是更多的是在規(guī)定和限制民間持有和使用槍支,較少涉及到警察使用槍支。
二、當前我國警察槍支使用的法律問題
放眼全國各地區(qū)目前警察使用槍支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很多警察濫用、害怕開槍執(zhí)法,或者不正確使用槍支或非法使用槍支,這造成了很多問題。中國內地警察使用槍支種種法律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下面幾大方面:
(一)法律規(guī)定不夠全面導致警察不敢開槍
1.法律對開槍適用情形的規(guī)定可操作性不強。首先,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適用中,警察用槍已經形成了一個制度,但仍有不足之處。第一,我國的立法對可射擊的對象的規(guī)定上還存在些空白,并不清楚,但有客觀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有必要對立法進行規(guī)范。第二,警察在復雜的情況下使用槍支更為普遍,而《條例》雖然規(guī)定實際,但是實際情況并不強,之前也說過,《條例》中的有關開槍情形與刑法規(guī)定的有關犯罪息息相關,那么需要判斷是否構成這些要件則較為復雜。應當有統(tǒng)一遵循的準則,比如:當足以對公共秩序、人民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時可以開槍。在這一準則下,應當將要件更為簡化、細化,《條例》第九是關于當警察在允許條件下可以射擊,但沒有具體也缺乏靈活性。大部分警察都無法準確把握對使用槍支的法律限制,不敢開槍
2.警察開槍之后的責任承擔問題也未有明確規(guī)定。未明確規(guī)定警察開槍后舉證以及如何承擔責任,這樣更易引發(fā)警察不敢開槍的心理。因為用槍一旦出現(xiàn)問題,當事警察要承擔較為嚴重的輿論和法律后果。責任問題包括了舉證責任、何種開槍屬于違法情形、若違法應當承擔怎么樣的責任,歸類于何種犯罪、違法開槍后的賠償問題等等。
(二)法律規(guī)定不夠嚴格導致警察槍支濫用
1.警察使用槍支前應履行的程序未明確規(guī)定。警告應當是開槍前的重要程序,開槍之前要進行警告,目的是希望最后拯救當事人,喚回當事人的理智,讓當事人能夠清醒,清楚了解到此時的情況,繼續(xù)實施犯罪將面臨嚴重的法律后果,給予當事人個機會,能夠在最后關頭醒悟,重回正道。因此,除了當警察給予警告會帶來更大的損害時警察可以直接射擊外,原則上,在開槍射擊之前,警察必須首先給予違法犯罪分子警告,這是出于情理的合理規(guī)定。但這些規(guī)定,尤其是射擊前的鳴槍警告,有其適用性也有其問題,但我國大陸警方在條件和程序上沒有詳細的規(guī)定射擊前的鳴槍警告。導致了我國內地警察用槍出現(xiàn)“槍支濫用”的情形。
2.未按規(guī)定使用攜帶槍支。非警務活動攜帶或使用槍支,或者禁止攜帶槍支的,不符合攜帶槍支公務人員攜帶槍支行為等等。
(三)開槍后程序未規(guī)定明確
開槍后的報告程序有利于公安機關調查案件、案件存檔以及相關證據的調取等等,開槍后應當及時報告,上交有關書面說明,以便于案件進步的偵查。并且也是對警察的種權利的保障。
我國僅在《條例》中寫到開槍后需要撰寫有關報告并且上報公安機關或人民警察所屬機關,再上報檢察院。誰來審查,誰來監(jiān)督,以及報告后會有怎么樣的結果反饋都未詳細規(guī)定。我國在這點上不夠完善。
三、國外關于警察使用槍支的法律規(guī)定
(一)鼓勵開槍,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財產
1.規(guī)定開槍法定情形。美國警方可進行射擊的實際狀況,除了國家法頒布法律和法院判決的案件外,主要是警方的政策。每位美國警官都必須首先知道2個問題:首先,此時開槍射擊是否必要。也就是說,警察在當時情況下必須射擊是為了保護人們的生命,或是為了防止更大的犯罪。其次,除了開槍,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來解除威脅。比如說,當犯罪分子開著一輛車向一名警察撲過來,如果警察能通過躲避或者其他方法而脫離危險,則不應該開槍。
香港警方對警察可以開槍射擊的情形規(guī)定的非常清晰也非常嚴厲,《香港警察通例》第29章不但清楚地列舉了允許開槍射擊的三種狀態(tài),還規(guī)定了警察射擊前系列動作。警察在辦案刑事案件中如果對當事人開槍射擊,香港警方將對開槍事件進行調查。
2.警察槍支使用法律責任的相關規(guī)定。國外對于警察開槍的問題,基本上是種寬容的態(tài)度,警察使用槍支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與允許使用槍支的幾種狀態(tài)是息息相關的。根據美國的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原則上,為了保障無辜民眾免受無畏傷害,警察是被允許在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范圍內開槍射擊的,這樹立法治意識Economy and law‘經濟與法是合法的,不需要承擔開槍后的法律責任,否則,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但我們還是要顧及在那種狀況下,生與死是瞬間的事,警察的神經會處于高度緊繃狀態(tài),有可能會對風險判斷過于敏感,產生不對的判斷,而致使出現(xiàn)假想防御。endprint
(二)謹慎開槍,防止槍支濫用
在一般情況下,開槍射擊之前警告包括口頭警告和鳴槍警告兩大塊。在《警察手冊》中還有關于6級強制力等級。其中包括口頭命令和足以致命的力量等。一般當警察面臨要選擇什么樣的何種武力時,不需要嚴格按照等級順序使用。正常情況下都采取語言上的警告,來作為開槍的主要依據。通常情況下,公安民警在開槍前必須履行警告職責,除非有特殊狀況,比如是雙方都帶有槍支這種危險性較明顯的案件,口頭上的警告很可能導致警察人員傷亡。
(三)開槍后有關程序規(guī)定
美國警方目前已經制定了詳細的槍支使用報告程序。美國警方在每次執(zhí)法過程中若有開槍行為發(fā)生,都必須在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上級提交份詳盡的表格報告。除用槍意外出現(xiàn)時、被指定在授權人員入境時進行射擊訓練及以上提及的為確保武警官兵的安全時不需要報告。開槍完畢后該次執(zhí)法收尾前,由當事警員填寫時具體狀況的報告表格,并逐步向執(zhí)法機關負責人提交,在執(zhí)法機關負責人審查過關后,再上交至監(jiān)察部門。
四、我國內地警察槍支使用法律制度完善措施
無論是不敢開槍還是槍支濫用都是目前我國內地警察使用槍支所遇到問題,我們既不倡導“不開槍”,也不倡導“多開槍”,真正的完善需要綜合借鑒,全面考慮。對警察使用槍支規(guī)范最具權威信的解決方法還是應該規(guī)定在專門的法律法規(guī)中。相對于《條例》,我們國家更適合制定專門的法律,我國應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槍支使用管理法》,將《條例》上升為法律。
(一)規(guī)定更合理的開槍法定情形
不同的情形應區(qū)分警察使用槍支的具體條件,槍的條件應安排。我認為,我國可以將我國具體國情與美國規(guī)定的開槍法定情形相結合:1.應當有統(tǒng)一遵循的準則,比如:當足以對公共秩序、人民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時或者不開槍將導致更嚴重后果時可以開槍。2.將我國現(xiàn)有的規(guī)定的要件更為簡化、細化,能有統(tǒng)一標準,比如:《條例》中規(guī)定在放火、爆炸等嚴重危害公共安全情況下可以開槍,那么,放火、爆炸的界定是什么,界定后,在犯罪分子作出怎樣的行為后就可以予以開槍都應當有更為明確的規(guī)定,讓警察清晰地了解可以什么時候可以開槍,大膽地開槍。
(二)規(guī)定開槍前后必須履行的程序
開槍之前要進行警告,目的是希望最后拯救當事人,喚回當事人的理智,讓當事人能夠清醒,了解此時的情況,以及如果不停止造成嚴重的損失,讓當事人能夠在后關頭醒悟,意識到自己在做什么,并最終放棄犯罪行為。因此,除非是太晚了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這些條件下可以直接射擊。不然,在射擊前,原則上必須給予警告。
開槍射擊之后,公安民警應該立即向上級報告。如果上級認為該民警開槍的行為是不恰當的,則應當對該民警進行調查。如果受害人對城管或紀檢投訴,可以要求警方在單位提交全面報告,如果有任何疑問,如有必要,可追究。能有如此逐級遞進、相互監(jiān)督并及時反饋的審查體系,才能更加公平、公正、公開。
(三)規(guī)定法律責任
立法者在制定相關法律時,關于法律責任有關內容可以做下規(guī)定:1.關于舉證責任,應當由開槍的民警或者其所屬公安機關進行舉證,這是對犯罪分子的種人權的保護,而且這樣規(guī)定后民警開槍需要自證清白。2.關于開槍的責任承擔問題。這點應當與刑法緊密結合,看行為性質是否構成犯罪,如果不夠成犯罪,應給予相應行政處罰。若構成犯罪,則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五、結語
長期以來,如何使用武器,也就成為了阻礙我國警察執(zhí)法的巨大絆腳石,在警察執(zhí)法實踐中,因為使用武器不當而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或者不能正確把握可以使用槍支的時間而造成公民或者警察無謂流血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分析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首先是部分公安民警的法律意識低下,如有些警察法律和人權意識淡薄,不明確得依法使用槍支時應當遵循的原則和程序,以至于違法使用槍支而導致犯罪分子甚至是無辜公民的生命權和健康權受到侵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