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猛,王水玲
(廣西桂林市林業(yè)科學研究所, 廣西 桂林 541000)
杜鵑紅山茶屬山茶科山茶屬植物,是原產(chǎn)我國的珍稀樹種,目前只有廣西、廣東、云南等地有少量分布。因其樹冠優(yōu)美、枝葉青綠、花朵鮮艷,達到溫度條件的地方可以四季開花,是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苗木。杜鵑紅山茶為常綠小喬木,生長速度緩慢,要想繁殖成大苗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要想型成具有觀賞價值的大規(guī)格植株十分困難。近年來,我們苗圃技術(shù)人員利用各種規(guī)格的油茶樹樁作砧木,嫁接杜鵑紅山茶進行換冠,成功培育繁殖了部分樹樁型的杜鵑紅山茶,效果良好。
苗圃地選擇在地勢稍平坦、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排灌方便的地方。
圃地所有的雜灌及雜物后,整平,四周開好排水溝。
白花油茶、大果油茶、紅花油茶均可選擇用作砧木,但廣寧紅花油茶與杜鵑紅山茶同屬山茶科山茶屬,親和力較強,而且適應(yīng)性強、生長速度快、萌芽力較強,很適合用于杜鵑紅山茶的換冠。培養(yǎng)樹樁型的植株,需根據(jù)觀賞要求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分枝多、分枝合理的油茶作砧木。
3.2.1 移植前的處理 移植前對所需移植的樹木作適當?shù)奶幚?,先將樹冠截去,保留主?0~80厘米和4~5個分枝,然后用麻袋或稻草包扎樹干,以防施工過程中損傷樹皮。
3.2.2 砧木的挖器和運輸
根據(jù)各種規(guī)格砧木的大小來確定土球的大小,土球的大小是根據(jù)樹樁的地徑而定,為地徑的3~5倍,如果裝運條件允許也可略挖稍大些,以保留更多的根系。起運前要整個土球最包裹嚴實,綁扎好;運輸過程要固定牢實。
3.2.3 定植砧木 運回來后,及時在搭設(shè)有遮光設(shè)施的苗圃中進行定植。把運回來的樹樁全部傷口削平,地上部分涂蠟封口,地下部分涂上生根劑,之后放置在無紡布袋內(nèi)(視植株大小采用直徑100~150厘米的無紡布袋裝土種植,直徑要比土球大50厘米左右),用新的山土或者黃心土填埋在樹樁根部的四周,高度至砧木原來的根頸處。種植完畢后,種植土淋透。高大的樹樁要做支架予以固定,防止被風吹歪或吹倒。
定植后的維護管理。樹樁澆水,初定植的樹樁因保濕和種植土沉降的需要,每天至少淋水1次。整個過程都要保持種植土的濕潤,夏天高溫季節(jié)澆水時將枝、干噴濕并適當增加空氣濕度。及時修剪,砧木成活后會萌發(fā)許多枝條,要及時將砧木多余的枝剪去,每個主干保留3~5個枝條,避免營養(yǎng)無用消耗,保證砧木盡快恢復。
提前準備好嫁接工具(嫁接刀、枝剪、手鋸、梯子等)及輔助材料(乳膠漆、殺菌劑、塑料罩袋、包裝繩、電工膠布、廢報紙等)。
硬枝嫁接在2~3月,嫩枝嫁接在6~7月。
4.3.1 穗條的剪取 穗條選擇生長健壯、木質(zhì)化程度高、芽眼飽滿的成年母樹上的枝條,內(nèi)膛枝、細弱枝、芽眼不飽滿枝以及病蟲害枝等需剔除。最好隨采隨接,采下來的穗條放置于盛水的盆或桶中,可避免失水死亡。長途運輸要做好保濕措施。
4.3.2 砧木的處理 硬枝嫁接在2~3月,在砧木上選擇3~5個分布均勻、直徑2~5厘米的主枝接,用手鋸將嫁接枝截枝后,需用鋒利的嫁接刀將鋸口削平。較粗的枝沿周邊嫁接3~5個接穗;嫩枝嫁接則在上一年發(fā)出的萌芽,每枝保留3~5個進行精心養(yǎng)護,6~7月間待不定枝半木質(zhì)化后再行嫁接,接口的處理與硬枝嫁接相同。
4.3.3 嫁接方法 常用的嫁接方法有:撕皮接、切接和腹接。硬枝嫁接適用切接和腹接(主要用于樹冠補缺),半木質(zhì)化枝嫁接多采用撕皮接和腹接。
4.3.4 嫁接操作 撕皮接,適合在生長期的新手嫁接,嫁接失敗還可以再次嫁接。接穗,將接條截成長約2.5~3.0厘米,兩端削成馬耳形,葉片剪去1/2~1/3,接合面(芽的背面)削長約1.5~2.0厘米的平滑面,深度為接穗粗的1/4~1/3。嫁接時砧木不截斷,用嫁接刀劃出一個“門”字形深至木質(zhì)部的刀痕,寬度與接穗相當,自上而下撕開外皮;將削好的接穗插入撕開的外皮內(nèi),撕開的包裹在接穗外面。插好接穗后,立即用電工膠布綁扎緊密,最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嚴實用于保濕。
切接,比較適合熟手嫁接,嫁接失敗后該接口就不能再次嫁接了。接穗,將穗條截成長 2.5~3.0厘米。切口上端留1~2個芽。選擇一個相對平順的面做切面,用嫁接刀至上而下修出一個平滑的切面,深達接穗粗的1/4~1/5,反面再斜修1刀。接合,嫁接時砧木在嫁接部位截斷,砧木截口削平,利刀從形成層自上而下切1刀2厘米長左右,再反向在1~2厘米處從下向上斜1刀到砧木頭端(30°左右),將枝條從砧木切口插下(一定要有一邊對齊)。包扎,一個手將接穗和砧木捏緊,另一手用電工膠布綁扎緊,最后用塑料套袋保濕。
腹接,相比切接法更適合新手嫁接,嫁接失敗還可以再次嫁接。接穗,接穗留1~2個芽,在距離芽0.5厘米處截斷。用嫁接刀在下部先削一個長2~2.5厘米的平滑長削面。再在削面的背面削一個長0.5~1厘米的短削面(接穗的芽留在短削面一方),下端稍尖。嫁接時砧木不截斷,在嫁接部位用嫁接刀斜切一刀(20~30°)的斜角,深度到木質(zhì)部里(視接穗長度定)。將接穗長削面朝砧木內(nèi)側(cè)插入,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要對準吻合。插好接穗后,立即用電工膠布綁扎緊密,最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嚴實用于保濕。
30天左右開始萌芽抽梢,當嫁接新芽長至3厘米左右時,將套袋上方破一小口,讓新芽適應(yīng)環(huán)境和生長;但不要松綁過早,避免新梢碰斷或吹折。
新梢生長至20厘米以上,要將木質(zhì)化程度低的需用木桿或竹梢?guī)头?,以防風折。
斷砧后很快發(fā)出萌蘗,如不及時除掉會嚴重影響新梢生長。除萌蘗要隨時進行,并從萌條基部處剪除。
每年施肥3次,3~4月份,以施氮肥為主。5~8月份,以施氮磷為主。9月份磷鉀復合肥。
保持土壤濕潤,雨季注意苗圃排水。
從4年間的生產(chǎn)實踐經(jīng)驗來看,利用當?shù)厝菀撞杉挠筒铇錁蹲髡枘?,用杜鵑紅山茶進行換冠,切實可行。砧木培植。首先是要選擇的樹型美觀、分枝合理植株;然后是移植、養(yǎng)護過程規(guī)范。讓砧木移植成活和恢復生機,是成功的第一步。嫁接技術(shù),首先選好穗條成活和盡快抽梢的關(guān)?。黄浯芜x好嫁接部位和方向,對造型非常重要;最后選好嫁接方法,切接和腹接的嫁接方法,操作相對簡單、愈合好、新梢生長快。整形,要得到一株觀賞價值高的杜鵑紅山茶,修枝整形是關(guān)鍵,必須用心揣摩、細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