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旗
(威縣林業(yè)局 河北 威縣 054700)
選地勢平坦、土質疏松(壤土或砂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上、土壤pH值介于6.8~8、有良好灌溉條件的地點建園。
利用GPS定位儀對全園進行面積測量,繪制整體輪廓形狀。對全園按50畝左右劃區(qū),在每個小區(qū)中心處打1.5 m左右探坑。通過觀察土層構造,繪制土層剖面圖,謀劃種植品種。如果在1 m左右有超過20 cm膠泥層或粘土層,可以規(guī)劃為喜肥水的砂梨系品種,如秋月梨、黃金梨;若是砂加粘,則可規(guī)劃為生長勢強的白梨系品種,如新梨七號、紅香酥等。栽培密度行距為4~5 m,株距為1~2 m。培育樹形是圓柱形、自由紡錘形、網(wǎng)架形。授粉樹的配置方式采用行列式配置,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比例3~4∶1。
根據(jù)整體輪廓圖出具規(guī)劃設計圖,包括防護林設置、道路規(guī)劃、機井安置、劃方分區(qū),品種配置、用房建設、料場配備等附屬設施建設。按照已定行距,利用經(jīng)緯儀,按照方位角放線,與子午線重合,傾斜角≤10°,進行南北行放線。
沿著放的白線,用挖掘機先挖40 cm表土放在溝的一側。再準備2 000 kg/畝有機肥,100 kg/畝過磷酸鈣填入定植溝,繼續(xù)用挖掘機再向下挖40 cm深,并充分與底肥拌勻,最后將前期挖出40 cm表土回填至溝內(nèi),再灌透水沉實土壤。
選擇無病蟲、根系完整、側根4條以上且長度在15 cm以上,基徑粗度要求在1 cm以上的河北杜梨。
6.1 栽植時期。在秋季苗木落葉后半月至土壤封凍前或春季土壤解凍后至苗木發(fā)芽前完成。
6.2 栽植管理。①設立標準行。用推土機推好規(guī)劃的主路及輔路,再以路邊為基準邊,利用經(jīng)緯儀及百米繩嚴格按照規(guī)劃株行距進行栽植,形成南北成線、東西成行。②栽植要求。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栽植要求,栽植深度略高于原土印的1~2 cm即可。
6.3 栽后管理。栽后及時灌水,涼干后在整個樹盤覆蓋1 m寬黑色地膜,地膜周邊及其它縫隙處用細土壓緊。
嫁接時期一般從杜梨砧木開始萌芽或稍后開始。嫁接部位在距地面15 cm左右,方法采用單芽腹接。嫁接后,砧木樹干上發(fā)出的萌蘗要及時抹除。接口愈合牢固后,一般在6月上中旬用單面刀片在嫁接芽的背面劃破綁縛的塑料膜,避免形成絞縊,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