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慢性病, 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為常見代謝紊亂綜合征, 其發(fā)生和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相關,部分嚴重的患者可出現(xiàn)高滲性昏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皮膚感染和糖尿病足等并發(fā)癥。糖尿病為終身疾病, 目前尚無有效根治方案, 需依賴藥物控制血糖, 因此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非常重要[1-3]。本研究選擇2016年1月~2017年3月80例糖尿病患者分組, 分析了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療效,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 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可配合治療和隨訪, 除外合并心肝腎功能障礙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綜合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綜合組中男26例, 女14例;年齡32~79歲, 平均年齡(48.24±15.42)歲;發(fā)病時間1~23年, 平均發(fā)病時間(10.46±4.18)年。對照組中男25例, 女15例;年齡32~78歲, 平均年齡(48.35±15.45)歲;發(fā)病時間1~23年, 平均發(fā)病時間(10.44±4.1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綜合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 具體內容如下。①良好護患關系建立。入院后和患者建立良好關系, 通過關心和鼓勵患者, 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保持微笑, 消除患者緊張情緒。②健康知識宣教。根據(jù)患者知識水平, 對疾病的認知情況等選擇合理的教育方式, 加強對糖尿病發(fā)病機制、血糖控制重要性的教育, 并通過用藥知識介紹和飲食、運動等日常生活方式介紹, 使患者明確遵醫(yī)用藥、控制血糖、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的重要性。③飲食護理。給予高熱量、低鹽低脂低糖飲食, 減少含糖食物, 多進食豐富纖維素食物, 避免辛辣刺激油膩食物。④用藥護理。告知患者二甲雙胍等常見口服降糖藥物正確用藥方法、藥物肌力、不良反應等, 并囑咐其嚴格遵醫(yī)囑用藥, 避免擅自加減和停藥。⑤糖尿病足預防。告知患者穿著柔軟棉質衣物, 注意個人衛(wèi)生, 若出現(xiàn)皮損需盡快治療, 避免引發(fā)感染。戒煙戒酒,保持低糖飲食和愉悅心情。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護理質量評分、患者對糖尿病發(fā)病知識的認知、糖尿病遵醫(yī)用藥行為評分、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滿分100分, 分值越高則認知度越高、遵醫(yī)行為和滿意度越高);干預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焦慮心理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估]。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各項血糖指標均達標,血糖控制良好, 無出現(xiàn)低血糖不良反應, 生活質量提高;有效:各項血糖指標均改善, 血糖控制較好, 生活質量改善;無效:癥狀、血糖和生活質量均無改善??傆行?顯效率+有效率[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綜合組顯效30例, 有效9例,無效1例, 總有效39例, 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顯效20例, 有效10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30例, 總有效率為75.00%。綜合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焦慮心理評分比較 干預前, 對照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焦慮心理評分分別為(13.24±3.51)mmol/L、(16.21±4.24)mmol/L、(11.13±1.24)% 和 (67.38±3.12)分 , 綜合組分別為 (13.67±3.24)mmol/L、(15.14±4.16)mmol/L、(11.45±1.42)%和(67.35±3.15)分;兩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焦慮心理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綜合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焦慮心理評分分別為(7.44±1.82)mmol/L、(9.13±2.24)mmol/L、(6.12±2.51)%、(31.12±3.21)分, 低于對照組的(9.32±2.41)mmol/L、(11.24±5.29)mmol/L、(8.14±1.92)%、(45.15±3.21)分 , 差 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患者對糖尿病發(fā)病知識的認知、糖尿病遵醫(yī)用藥行為評分、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比較 綜合組護理質量評分、患者對糖尿病發(fā)病知識的認知、糖尿病遵醫(yī)用藥行為評分、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分別為(94.52±2.42)分、(95.52±2.62)分、(95.62±2.22)分、(96.52±2.62)分 , 對照組分別為(84.40±2.77)分、(87.40±5.57)分、(86.62±2.59)分、(87.40±2.57)分。綜合組護理質量評分、患者對糖尿病發(fā)病知識的認知、糖尿病遵醫(yī)用藥行為評分、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屬于消耗性疾病, 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 可出現(xiàn)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 產生多尿、多飲和多食、消瘦現(xiàn)象, 血糖長期過高可繼發(fā)腎臟、眼、心臟和血管等病變,引起糖尿病足和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需加強護理。綜合護理干預可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用藥護理、日常生活護理和糖尿病足預防護理等, 有助于提升患者疾病認知和遵醫(yī)行為, 更好控制血糖[5-9]。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療效確切, 可減輕患者焦慮心理, 提高遵醫(yī)行為和糖尿病疾病知識認知,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 改善預后, 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高,值得推廣。
[1] 高玲.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飲食保健, 2016, 3(22):147-148.
[2] 禹媛華.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探討.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7):147-148.
[3] 阮紅妮, 龐莎.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31例護理體會.飲食保健,2016, 3(15):190-191.
[4] 李亞楠.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中醫(yī)正骨, 2016, 28(2):77-78.
[5] 熊雪遠.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探討.當代醫(yī)學, 2016, 22(10):94-95.
[6] 李惠英, 胡蓉.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當代護士旬刊, 2010(2):28-29.
[7] 魏嵐.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中醫(yī)正骨, 2010, 22(11):79-80.
[8] 陳艷輝.血漿D-二聚體、CRP檢測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中的臨床意義.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35):35-36.
[9] 諸葛福媛, 朱麒錢, 尤巧英, 等.低T3綜合征在2型糖尿病合并重癥肺炎患者病情評估中的臨床意義.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4,52(3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