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悅章
摘要:研究旨在通過語用預設理論分析預設與娛樂節(jié)目中言語幽默的關系。筆者首先區(qū)分了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的區(qū)別,闡述了預設與幽默生成的關系并列舉了能夠生成言語幽默的預設的分類,為本文提供了理論基礎。接著,筆者以《吐槽大會》作為語料,通過6個例子解釋了不同的語用預設如何生成言語幽默。
關鍵詞:語用預設 言語幽默 脫口秀 《吐槽大會》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22-0058-03
在語義學和語用學的視角下,預設(presupposition)都是一個重要的話題。文章首先對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的相關理論進行了簡單的梳理,從而為闡述預設與言語幽默的關系提供了理論基礎。
為了進一步說明預設如何促成言語幽默的生成,筆者基于乖訛論(incongruity theory)回顧了前人在研究預設與言語幽默生成時所常用的研究方法,從而取長補短,為自己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一套標準。
文章以網絡脫口秀《吐槽大會》作為語料,對節(jié)目中出現的幽默片段進行解釋和分析,為語用預設在脫口秀中的應用提供了更多的例證,為語言節(jié)目中產生幽默的技巧提供了一些借鑒。
一、文獻綜述
預設最早由德國哲學家弗雷格(Frege,1892)提出。他認為,每一個言語的斷言(assertion)都應包含預設,在斷言中所提及的名詞,必定有所指向。對于以上觀點,英國哲學界羅素(Russell,1905)提出了反駁。他認為,雖然句子可以有所預設,但是如果句子本身就是假的,那么其預設也是假的。
后來,英國哲學家斯特勞森(Strwason,1950)對羅素的看法提出了異議,并將預設研究引入了語言學范疇。他指出,句子沒有真假,只有句子使用的才有真假。對于上文的例子,斯特勞斯認為如果預設的事物不存在,只能算作預設失靈(presupposition failure),并不能代表其真值關系是假的。綜上所述,預設可以通過以下的真值關系表達出來:當p預設q時,若p為真,則能推斷出q為真;若p為假,亦能推斷出q為真;但當q為真時,無法判斷p的真假。
隨著預設理論的發(fā)展,其在語用學上的爭論也在同時進行。John I.Saeed(1997)對預設進行了二分,闡述了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所關注的側重點。他認為,語義預設將句子視為外部事物(external objects),并不關心其產生的過程,更不必在意發(fā)話人與聽話人之間的態(tài)度。句子意義應是句子的屬性,而不是會話的參與者構建的。相反,語用預設將句子視為交際活動中,人們所產出話語(utterance),則預設必須考慮到會話的參與者與語境。
近年來,關于語用預設與言語幽默生成機制的研究十分活躍。蔣冰清(2009)就通過預設的分類、特性、使用等多個方面闡釋了言語幽默的生成機制。此外,諸多學者分別通過預設的共知性、合適性、可撤銷性、單向性與隱蔽性對劇集如《生活大爆炸》《老友記》《屌絲男士》和脫口秀《金星秀》進行了預設與生成幽默的研究(邱志華,2012;李瑤,2014;任苗苗,2015;廖玉慧,2016)。因此,筆者將關注于預設的合適性、共識性、可撤銷性、主觀性與隱蔽性這五點,對于網絡脫口秀《吐槽大會》中的言語幽默進行分析。
若要將預設與言語幽默的生成聯(lián)系起來,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乖訛論。劉乃實(2005)認為,乖訛是為事物之間的不相稱與不和諧,是產生幽默的重要條件。因此,在發(fā)話人的預設與聽話人的理解產生矛盾或者不和諧時,就能達到幽默的效果。
二、結果與討論
本文將關注分別關注預設的合適性、共識性、可撤銷性、主觀性與隱蔽性這五點對于網絡脫口秀《吐槽大會》中的幽默生成進行解讀和分析。基于以上五點,筆者將每個方面選取1~2點,共選取了6個典型的語料來進行展示。
1.預設的合適性與幽默的生成
預設的合適性指的是預設需要通過邏輯和語境推理出來。預設的合適性有助于發(fā)話人正確地發(fā)出言語行為,并使聽話人正確地理解該行為(何自然,冉永平,2009)。錯誤地理解預設,使用錯誤的預設,或錯誤地使用預設都會違背預設的合適性。
[例1]池子:接下來是朱楨老師,朱楨老師這個脫發(fā)確實是有點嚴重。這發(fā)際線一年年往后,你再不治的話,就快到腰了我跟你講。
在這個例子中,為了節(jié)目效果,吐槽者池子抓住了嘉賓朱楨的脫發(fā)進行調侃。一般人們使用“發(fā)際線高”這個詞來形容脫發(fā)嚴重,按照正常的邏輯來判斷,脫發(fā)最嚴重的結果充其量就是禿頂。但是,池子卻將注意力放在了發(fā)際線的移動上,表示“再不治的話”發(fā)際線會越過頭頂,直達腰部。因而,常人按照邏輯推理出的預設和池子所表達的話語產生了矛盾,違背了預設的合適性,從而引發(fā)了幽默的產生。
2.預設的共識性與幽默的生成
預設的共識性指的是交際中,發(fā)話人和聽話人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或者語境知識,從而導致溝通的順暢。由于語言的經濟型,這部分預設不必說出也能造成幽默。這類預設導致的幽默生成,對發(fā)話人和聽話人有著一定的要求,但是我們仍在《吐槽大會》中找到了一些例子:
[例2]池子:……而且他(王建國)很暴躁嘛,但他是個東北人,我就能理解。你們可能不敢相信,臺上還有個東北人——劉維。(看向劉維)你也是個東北人。我就在想,這人與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近年來,以東北方言為媒介的藝術作品常常以其夸張的表演模式,塑造了無數性格直爽陽剛的熒幕形象。另一方面,中性風格也在娛樂圈中盛行,許多娛樂公司將其藝人如法炮制。吐槽者池子正是抓住了這一交際雙方共有的信息,將嘉賓劉維在鏡頭前表現出來的中性風格與“東北人”所特有的陽剛形象做比較,產生了濃烈的不和諧,從而達到了幽默的效果。
3.預設的可撤銷性與幽默的生成
預設的可撤銷性是指通過發(fā)話人對自己先前預設的內容進行否定,從而產生矛盾,達到了幽默的效果。對預設的撤銷,也分為語言性撤銷和非語言性撤銷,兩者的區(qū)別在于發(fā)話人是否明確提及了導致撤銷的字眼。以下我們分別舉兩個例子來進行說明:
[例3]池子:蔡國慶老師,是中國流行音樂的男歌手,上春晚次數21次。我很驚訝呀,他是流行男歌手,對不對,什么時候中國流行音樂變成這樣了。
吐槽者池子通過“中國流行音樂男歌手”“上春晚次數21次”來形容嘉賓蔡國慶,預設了其是一位極受歡迎的人物。但是緊隨其后,他又通過反問句“什么時候中國流行音樂變成這樣了”的話語來撤銷了自己先前的預設,諷刺蔡國慶的音樂作品并不符合中國流行音樂應有的標準。如此一來,表演者的預設與話語正好相反,達到了幽默的效果。利用預設的可撤銷性達成幽默,不僅能憑借話語上的明顯指出來達成,也可以使用非語言的手段達成。例如
[例4]池子:大家好我是池子。上一期節(jié)目,我確實是沒有來。很多網友問我,池子你為什么不來。我就回答他們,你們想嘛,《吐槽大會》三期我都上了,我靠的是什么,實力,對不對,經濟實力。
吐槽者池子本身想通過自己已經參與過整整三期節(jié)目的事實,預設了其優(yōu)秀的演繹技能,這一點在他的話語中也有所表達。但是緊接著,池子通過在“實力”一詞前加上了“經濟”兩個字,將其能夠參加節(jié)目的原因預設為金錢購買的結果。雖然說話人沒有明確否定自己的預設,但是前者抬高自己,后者貶低自己,使得原先預設被取消,從而產生矛盾,達到幽默的效果。
4.預設的主觀性與幽默的生成
預設的初衷是發(fā)話人和聽話人雙方都能夠通過已知的知識達到溝通的順暢,但是預設具有主觀性。在利用預設的主觀性生成幽默時,發(fā)話人的預設和聽話人的預設往往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而得來,從而產生不一致、不和諧,產生了幽默。例如:
[例5]池子:曾經有網友問過我說,池子你看你也沒有什么文化,你天天跟上海交大畢業(yè)的史炎站在一個舞臺上,你不感到緊張么。我后來想了想,你看史炎老師,寒窗苦讀十幾年,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最后交大畢業(yè)了,現在跟我站在一個舞臺上,緊張的應該是他啊。
吐槽者池子首先通過對嘉賓史炎的描述,將其塑造成了一位有所成就的人物,預設了“沒有文化”的自己被問到與其同臺時自己可能確實會感到緊張。但是隨后池子偷換了概念,進而從史炎的角度出發(fā),預設了應該感到危機感的是對方。表演者利用不同角度所產生的預設制造矛盾,促成了幽默的生成。
5.利用預設的隱蔽性產生幽默
在言語中并無說明和解釋,必須經過社會常識進行推斷才能得出所預設內容,從而通過言外之意達到幽默效果的方式。
[例6]池子:(王)祖藍和(李)亞男的婚禮呢,當時是在迪士尼舉行的,迪士尼非常的浪漫。然后他們結婚呢,當時是西式的婚禮,牧師就說:“祖藍,你可以給你的妻子帶上戒指……(表演者抬高雙手)……亞男,你可以親吻你的老公了……(表演者蹲下)”。
此處,僅僅憑借語言是難以找到預設的內容和其產生的幽默的。然而結合表演者的肢體動作和聽話人的常識,我們就能得出表演者預設的是被吐槽者王祖藍與其妻子李亞男之間懸殊的身高差,從而形成強烈對比,達到幽默的效果。
三、結語
文章實踐了預設對言語幽默的生成帶來的效果,為相關理論提供了更多的例證,進一步完善了這一領域的研究,從而能對今后網絡脫口秀節(jié)目的制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助力其采用更為有效或者適合節(jié)目初衷的方式和技巧達到娛樂效果。當然,本文亦存在一些不足。從方法上來說,對于語用預設的特性的分類僅僅是結合了前人的知識財富,未有修正和創(chuàng)新。從語料上來說,《吐槽大會》是一個單口脫口秀節(jié)目,在言語交際中,往往只有發(fā)話者一人,互動較少。建議將來的研究能在這兩點上多加注意。
參考文獻:
[1]丁愛群.預設的觸發(fā)語研究[J].長治學院學報,2006(6):77-81.
[2]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35.
[3]李瑤.從語用預設角度淺析網絡喜劇《屌絲男士》語言的幽默機制[J].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4(3):25-27.
[4]廖玉慧.從語用預設角度解讀《金星秀》中的幽默[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6(8):136-138.
[5]劉乃實. 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中的幽默乖訛與消解[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1):16-19+23.
[6]蔣冰清.預設理論與言語幽默的生成機制闡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3):14-18+27.
[7]任苗苗.從語用預設的角度分析美國情景喜劇《老友記》中的言語幽默[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0):159-160.
[8]邱志華,江玉超,朱小玉.從順應理論角度探討商務英語信函中模糊語言的積極功效[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132-135.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Verbal Humour in Chinese Talk Show Roa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upposition and the verbal humour in entertainment programm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support, researcher clarified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and demonst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erties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and verbal humour based on the incongruity theory.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offered 6 examples to demonstrate how different types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promote the creation of verbal humour in Chinese talk show Roast.
Keywords: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verbal humour; talk show; Roast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