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星,張 虎
(1.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沙井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734000;2.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明永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牛惡性卡他熱是由一種皰疹病毒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急性熱性傳染病。在自然條件下,只有牛具有易感性。與牛的性別、品種和年齡無關(guān),1至5歲的牛只容易發(fā)生此病,1歲以下的牛很少發(fā)病。一般牛和牛之間不會引起直接傳染,目前對該病的傳播方式還不是太了解。一般為散發(fā),但在冬季和早春發(fā)生此病的牛只較多,發(fā)病后死亡率極高??蛇_到75%到90%。
病牛表現(xiàn)為羞明,流淚,眼瞼腫脹,眼結(jié)膜高度充血,眼角膜混濁。有時表現(xiàn)為興奮和敏感,如磨牙、吼叫、沖撞等癥狀。體溫升高達到41.5℃,食欲和反芻均減少,飲水量增大,呼吸和心跳加快,鼻孔流出鼻液,牛鼻鏡干燥。臨床癥狀特征是眼感染、卡他性呼吸道炎癥、消化道、泌尿器官發(fā)生炎癥,患病牛并發(fā)嚴重的神經(jīng)現(xiàn)象。典型癥狀是病牛大多數(shù)突然不能起立,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廢絕、泌乳停止、高燒到41至43℃及脈搏增速(100至210次每分鐘)。由于黏膜受到了侵襲,所以流出大量粘稠的鼻汁堵塞鼻腔,致使病牛呼吸極度困難。眼瞼水腫,鞏膜高度充血,病牛經(jīng)常流淚不止,從角膜周圍到中心呈現(xiàn)白色渾濁狀態(tài)??谇火つね耆珘乃兰懊訝€,流出有臭味的液體,內(nèi)含壞死組織碎片,口腔內(nèi)發(fā)生腐敗性惡臭。蹄冠部和角根也出現(xiàn)同樣的病變,病牛因疼痛而呈現(xiàn)跛行狀態(tài),并且起立困難,也有蹄殼和角殼脫落的情況。急性病例則出現(xiàn)高燒,呼吸困難及因急性胃腸炎引起的下痢癥狀,如不及時治療1至3天就會死亡。
(1)使用1%硼酸溶液、0.1%-0.5%來蘇兒、0.1%硫酸銅溶液、0.1%高錳酸鉀溶液或2%-3%碳酸氫鈉溶液,對病牛的眼、鼻、口腔黏膜洗滌。
(2)15%葡萄糖 500ml,10%安鈉咖 10ml,維生素C50ml,安乃近30ml,青霉素160萬單位6至10支,5ml地塞米松3至4支,清熱解毒注射液5支,干擾素3至4支,鹽酸林可霉素4支,5%碳酸氫鈉500ml分別注射。
(3)病牛也可使用土霉素或鹽酸四環(huán)素注射液,在1000-20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添加藥物8-15g,完全溶解后進行靜脈注射,2次/天,并配合靜脈注射500mL添加有500mg氫化可的松注射液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肌肉注射10支5mL慶增安以及5mg地塞米松磷酸鈉,可收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1)方劑一:龍膽草 90g、青葙子 90g、菊花90g、木賊 90g、知母 100g、白芍 100g、石斛 100g、黃芩 120g、二花 120g、梔子 120g、連翹 120g、柴胡120g、生地 150g、元參 150g、麥冬 150g、大青葉200g、鮮蘆根500g,倘若病牛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需要添加茯神80g、棗仁80g和遠志80g,每劑煎煮2次,1劑/天,連續(xù)使用3-4劑。
(2)方劑二:木通、知母、石決明、草決明、郁金和梔子各25g,車前子、連翹、生地、菊花、板藍根、黃芩、金銀花、龍膽草各30g,甘草15g,研為細末,開水沖調(diào),候溫灌服,每天一劑,連用3-4劑。本方劑為加味龍膽瀉肝湯,具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之功效。
(3)方劑三:龍膽草 30g、梔子 30g、黃芩 30g、柴胡 30g、生地 30g、車前子 30g、澤瀉 20g、黃連30g、黃柏 30g、草決明 30g、石決明 30g、二花 30g、連翹30g,共為末,兌水灌服,每天一次,連用3天。第四天起使用解毒瀉肝湯繼續(xù)治療。方劑為:龍膽草 60g、黃芩 60g、薄荷 30g、茵陳 120g、柴胡60g、僵蠶 30g、牛蒡子 30g、板藍根 30g、梔子 45g、雙花 30g、連翹 30g、玄參 30g、車前草 60g、淡竹葉60g、地骨皮60g、甘草60g。共煎湯后每日灌服一副,連用3天。
牛惡性卡他熱是牛的一種致死性、淋巴增生性、病毒性傳染病,該病散布于世界各地,病死率很高,給養(yǎng)牛業(yè)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發(fā)病后應(yīng)及時把病牛隔離,對牛舍和用具及時消毒,對嚴重的病牛盡早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