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乾坤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743400)
羊口瘡病的病原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屬的羊口瘡病毒。3~6月齡的羔羊是該病最易感的群體,通常會呈現群發(fā)的趨勢流行,但是如果成年羊發(fā)生感染后一般是呈現散發(fā)的趨勢,此外,貓和人也同樣是口瘡病的易感群體。羊口瘡病在全年的任何季節(jié)都有發(fā)病的可能性,只是在春秋季節(jié)相對發(fā)病的比較多。因為口瘡病毒的抵抗力非常強,所以一旦羊群感染發(fā)病,在之后的連續(xù)幾年內該羊群都會繼續(xù)出現口瘡病的感染和流行。
感染口瘡病的患羊體溫不見異常,懶動喜臥,精神萎靡,獨自呆立在墻角處,被毛粗糙?;佳虮容^典型的癥狀是病初在其牙齦處可見小紅斑,但是2~3天之后變紅腫,最終會有潰瘍病灶出現,嚴重的患羊可見其口腔舌部和上下顎黏膜處都有潰瘍面呈現紅色,隨后可以發(fā)現其整個牙齦都呈現出明顯的腫大狀態(tài)且有外翻的情況,采食量降低非常嚴重。如果飼養(yǎng)者未能及時的對患羊施行求助措施,羊只日漸消瘦,最終會因為全身衰竭或繼發(fā)肺炎而造成最終的死亡出現。
飼養(yǎng)者發(fā)現場內有感染口瘡病的患羊應該第一時間采取隔離飼養(yǎng),整個圈舍展開全面徹底的消毒處理,實際生產中通常選擇3%氫氧化鈉或干石灰粉針對運動場、圈舍以及飼槽等加以消毒處理。感染羊只采食后剩下的飼草,以及其接觸過的飼草都應該按照相關要求進行焚燒的方式加以處理。與此同時還要給患病羊飼喂營養(yǎng)豐富且柔軟易消化的飼料,并且準備清潔飲水供其飲用。如果飼養(yǎng)場內母羊的乳房被污染,可以采用1%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處理,以避免羔羊吮吸時造成直接感染。
感染羊只的舌面、口腔等處形成潰瘍的情況,可以用10%鹽水進行多次的沖洗處理,干凈之后涂擦醋酸,也可以涂擦添加少量碳的龍膽紫。同時給患羊配合肌肉注射抗病毒類藥物加以治療,如果病羊感染后表現臨床癥狀比較嚴重,可以肌肉注射抗菌素和清熱解毒藥物,以避免繼發(fā)感染的情況再出現。如果感染口瘡的病羊蹄部有病變,可將患蹄浸泡在5~10%福爾馬林溶液中1~2分鐘,再涂擦土霉素軟膏或者3%龍膽紫溶液,每天1次。
感染患羊也可以采用中藥方劑進行治療。青黛散:大黃 1g、青黛 3g、薄荷 6g、冰片 3g、白礬 1g,混合均勻后研成粉末,添加適量蜂蜜涂抹于患處,每天2次,連續(xù)2~3天;冰硼散:朱砂3g、硼砂25g、冰片3g、元明粉25g,研成細末之后直接涂布于患處,每天2次或多次,連續(xù)2~3天;黃連解毒湯:甘草 30g、升麻 45g、黃芩 40g、當歸 20g、麥冬30g、生地 40g、梔子 40g、黃柏 40g、丹皮 30g、黃連35g、玄參30g、二花40g,加水煎煮之后給患羊服用,每天1劑,連續(xù)用2~3劑。
飼養(yǎng)者應該堅決遵循自繁自養(yǎng)的飼養(yǎng)原則,必須從外場引進種羊的時候,也嚴格禁止從疫區(qū)購買,引進的羊只入場后應該按照規(guī)定進行隔離2~3星期,并且進行相關的檢疫,對蹄部進行多次的徹底消毒處理。避免羊群放牧在有刺植物的草場,也不能采用帶刺的飼草供給羊只采食。日常的飼養(yǎng)管理過程中應該注意盡量保證圈舍環(huán)境干燥并且鋪墊柔軟且清潔的墊草,這個時候還應該給羊只補飼適量食鹽,避免口腔黏膜受到損傷。飼養(yǎng)場和工具應該定期加以消毒處理??诏彶×餍械牡貐^(qū)可以按照相關的免疫程序嚴格接種羊口瘡弱毒疫苗。給羊只進行疫苗接種的時候,應該在陰暗處按每頭份疫苗添加適量的生理鹽水并且要保證搖晃均勻,在羊只的口腔黏膜內每只注射0.2ml,注射部位形成發(fā)亮透明的小水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