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蜀漢后期人才凋敝。蜀漢不是天然缺人才,其人才多為半途凋廢。《三國志》作者陳壽評論說:彭羕、廖立以才拔進,李嚴以干局達,魏延以勇略任,楊儀以當官顯,劉琰舊仕,并咸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guī)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彭羕、廖立、李嚴、魏延、楊儀、劉琰都還是有些本事,也都被提拔到重要崗位,但這六人皆不得善終,細究起來讓人感嘆。
彭羕因犯罪被貶為奴。劉備入蜀,龐統(tǒng)、法正共同舉薦他,劉備見他身高八尺,容貌英偉,便把他留在身邊做秘書。彭羕從囚奴一躍成為一號首長秘書,行為變得張狂。一向謹慎的諸葛亮看不慣,向劉備進言說彭心大志高,不可重用。劉備也深以為然,調(diào)任他為江陽太守。彭羕不想到外地做官,到馬超處大罵劉備老痞。馬超加入劉備集團后處處小心,彭羕這等離心離德的狂語自然被密報上去,彭羕被處死,時年37歲。
廖立三十歲升為長沙太守,少年得志。關(guān)羽失荊州,廖立逃回。劉備并未深究,任他為皇帝近侍。后主襲位,改任他為團級干部,廖立不爽,認為自己應(yīng)該當諸葛亮之副、李嚴之上的大官,于是從劉備不取關(guān)中、關(guān)羽失荊州等處一一罵開。至于其他官員,在他眼中更為糞土。眾官員告狀,后主將其廢官為民。
李嚴年輕時就以才干出眾名揚天下,當過多處縣令,處處政績不凡。劉備曾令他制定蜀漢法律,他在當郡守時平叛有功,治水、修路也是行家,所以劉備病重,請他與諸葛亮共同做輔政大臣。李嚴自恃有才,看不起同僚,又勸諸葛亮仿曹操晉爵稱王,自己開始不想做事而貪圖安逸,被諸葛亮上書廢官為民。
魏延有勇有謀,但性矜高又是個大嘴巴,得罪人甚多,結(jié)局大家皆知。楊儀先后任關(guān)羽秘書、劉備秘書,卻與秘書長劉巴不和,后又與魏延鬧僵。魏延被殺后,楊儀自恃功勞大,資歷老,不肯被蔣琬領(lǐng)導(dǎo),出言不遜,被廢為民。至于劉琰,因與劉備同宗同姓,為人豪爽善言辭,開國時就被封為郡守,又被封侯。但劉琰生活奢華,為人高調(diào),貪酒誤事,被后主處死。
蜀漢集團長期勢單力薄,生存艱難,能臣、功臣、老臣個個托大,彼此爭斗,怨言多、告狀多,貪高貴、享榮華,這等末世心態(tài)反映官員內(nèi)心的不安全。這樣的官場文化,誹謗領(lǐng)導(dǎo)也是常態(tài)。
(摘自《特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