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曄+王玉梅
引 子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天,一個小學生手里拿著媽媽給的1元零花錢,莽莽撞撞來到寧夏中衛(wèi)新華書店,扒著柜臺,踮起腳:“叔叔我要買紅樓夢!”
循著稚嫩的聲音,人們把目光齊聚在這個其貌不揚、土里土氣的農(nóng)村小學生身上。一個中年男人甕聲甕氣嘲諷地說:“你這娃,小小年紀不好好讀書,買什么紅樓夢,去去去,趕緊走!”
小學生在一群大人的譏笑中極不情愿地溜出新華書店。如今,這個小學生已經(jīng)年過半百,寬寬的額頭,睿智的目光顯示出成熟男人的魅力。他,就是某大型央企下屬單位常年法律顧問劉興勇,兒時的作家夢伴隨著他的苦難經(jīng)歷和生活閱歷,已近實現(xiàn),在大家眼中,他儼然已是一名作家,而且是擁有三本法律專著和一本文學專著的兩棲作家。
近日,當筆者從這位作家手中接過他的“月子四”時,立即有了采訪他的沖動,于是,5個小時,他煙云繚繞,侃侃而談,10年語文老師的經(jīng)歷練就了他的好口才。
園丁十載終不悔
劉興勇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北人,自幼受到黃土高原淳樸文化的熏陶,造就了他特有的勤勞敦厚秉性,他上小學就喜歡文學,小人書是他的最愛,經(jīng)常愛不釋手。在外地工作的大哥帶回家一本《閃閃的紅星》,他如獲至寶,找個小板凳一看就是半天,一口氣讀好幾遍。他的父母都是農(nóng)民,沒有帶給他文學細胞,作家夢源于他的啟蒙老師——初中一位身有殘疾的老師,那位老師看出他有文學天賦,時常對他給予鼓勵。一次,他的一篇作文獲得全班最高分,老師當場背誦給全班同學,并給予高度評價,讓他感到飄飄然,他幻想有朝一日成為一名作家。中學時代,他比著葫蘆畫瓢,憑空想象寫了一篇紅軍與國民黨戰(zhàn)斗的故事,結果被他的堂兄一頓奚落:“你腦子是不是進水了,你沒有那個經(jīng)歷,胡編亂造就寫小說啦,看把你能的!”
劉興勇的作家夢一時間被打斷了,但他依然我行我素,讀書成為他業(yè)余生活的全部。母親看他學習上進,就很少讓他干農(nóng)活,希望他在弟兄姊妹七人中出人頭地。劉興勇不負老人厚望,幾年寒窗,幾多風雨,刻苦攻讀,終于如愿考上寧夏大學,并選擇了他最喜愛的中文系。
第一次走出家鄉(xiāng),來到大城市,劉興勇感到外面的世界太大了,他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開始大量閱讀中外名著,從浩瀚煙海的書籍中汲取知識,作家夢又開始在他的腦海中躁動。
大學畢業(yè),就業(yè)壓力再次中斷了劉興勇的作家夢,他被分配到某大型央企所屬二級單位辦公室當秘書,在他人眼里,這是個令人羨慕、前途無量的崗位。然而,好景不長,領導找他談話:現(xiàn)在子弟學校需要語文老師,你先去當老師,到時候再回來。
劉興勇心緒陡然失落:家有三斗糧,不當孩子王,當老師能有什么出息?但他還是服從安排,打起行李去學校報到,沒想到,這一干就是10年!
在中學,劉興勇執(zhí)掌語文、歷史教鞭,教師生涯練就了他的口才,使他思維更加敏捷,為后來他的企業(yè)法律顧問、市場開發(fā)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十年樹人,桃李滿天下。談起教師生涯,劉興勇掰扯手指對筆者說:“我教過的學生,現(xiàn)在有大學教授、企業(yè)領導、企業(yè)家、個體老板……”他如數(shù)家珍,老師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劉興勇教書育人,既傳授知識,又啟迪思想。他經(jīng)常以自己年幼時的苦難經(jīng)歷教育學生,他說,一個人要想健康快樂在這個世界活著,必須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到別人比你強不嫉妒,而是自己暗暗努力,走自己的路,這才能夠成功。你如果把自己看成一個跳蚤,人家用一個小拇指就會把你攆死,所以人一定要有自信,要有遠大的抱負。
盡心盡責拓市場
劉興勇性格倔強,追求完美,干什么事情都從不含糊。很多年前,他離開學校,走上企業(yè)市場開發(fā)工作崗位,始終殫精竭慮、忍辱負重、默默奉獻。
有一年,劉興勇?lián)畏深檰柕钠髽I(yè)承擔了某知名國際公司一個很小的開發(fā)試驗項目。施工結束后的一天凌晨,劉興勇在睡夢中被電話鈴聲驚醒。同事打來電話,十分焦急地對他說:“老劉啊,那個公司的技術負責人要回巴黎,他們公司給他定了機票,從銀川走轉(zhuǎn)下午1點北京到巴黎航班,可能是機票名字和護照不太一致,機場不給他辦理登機,咋辦?”
時間不等人,劉興勇一咕嚕起床,顧不上洗漱,立即駕車趕往銀川機場,幫助交涉無果,他急切地對這位技術負責人說:“你趕快通知單位把機票退掉,快把護照給我!”不一會兒,劉興勇把新購機票交到這位技術負責人手中,確保其順利回國。
此后不久,這家知名國際公司反承包項目招標,價值工作量達幾個億,這對自己所服務的企業(yè)既是難得機遇,也是嚴峻考驗。劉興勇決心背水一戰(zhàn),勢在必得。
這一天,劉興勇連夜趕往這個國際公司駐北京辦事處。好不容易找到負責人辦公室,剛剛自報家門,就遭婉拒,吃了閉門羹。當天,瓢潑大雨一直下個不停。劉興勇苦苦守候在大樓外。雨傘被風刮的翹了起來,衣服也浸濕大半邊,幾個小時過后,終于等到負責人下班,答應給他10分鐘時間。
劉興勇小心翼翼從已近濕透的衣服里掏出用塑料袋精心裹著的單位技術系列報告,對方什么話也沒說,直接請劉興勇走進附近咖啡廳。劉興勇抓住戰(zhàn)機,提綱挈領向這位負責人介紹單位的技術實力,結果,約談延長到30分鐘,劉興勇初戰(zhàn)告捷。回到住處,劉興勇發(fā)起高燒,連續(xù)幾天打點滴。與此同時,他也給當年的那位技術負責人發(fā)了封英文郵件,談及過去建立的真誠友好合作關系,期待著在未來的合作中繼續(xù)加深了解,增進友誼。
最后,經(jīng)過多方努力,劉興勇所在單位一舉中標反承包項目,他心中的石頭終于落地。這些年,劉興勇經(jīng)歷了市場開發(fā)的酸甜苦辣,他說,市場開發(fā)的最高境界是把乙方當成主人,真心實意幫助甲方解決問題,最終達到雙贏。
2013年7月的一天,劉興勇要陪同上級有關部門一起去施工現(xiàn)場進行質(zhì)量檢查,臨行前,突然接到老家弟弟打來的電話:“哥,老媽不好了,醫(yī)生已下了病危通知書,你馬上回來吧?!?/p>
劉興勇心如刀絞:八旬老母親最疼愛自己,但眼下工作怎能離開?他忍痛跟隨甲方在工地跑了整整3天,完成任務后剛進家門就接到母親離世的噩耗。他連夜趕回中衛(wèi)老家,在母親靈柩前守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endprint
豪情揮灑法理間
九十年代初,劉興勇后來擔任法律顧問的企業(yè)由于其行業(yè)的特殊性,涉及行政訴訟、侵權賠償工作案例越來越多,一些人為了各自利益經(jīng)常對企業(yè)作業(yè)進行干擾,企業(yè)飽受經(jīng)濟損失。正在學校當老師的劉興勇在社會實踐中感到企業(yè)急需法律援助,需要有自己的法律工作者。恰巧,他大學有個學法律的同學,事業(yè)紅火,對他深受啟發(fā)。劉興勇想,自己也具備律師的潛質(zhì):十年老師經(jīng)歷練就無論臺下有多少人都不怯場,口才沒問題;干法律工作要寫法律文書,自己會寫文章,有文字能力;需要分析歸納,大學時期,自己曾選修了哲學、形式邏輯;這些都為自己能夠成為一名企業(yè)法律工作者打下了良好基礎。
劉興勇是個務實的人,有想法就要嘗試。1994年,他開始下工夫,白天教課,晚上挑燈夜戰(zhàn),當年,他考取了全國律師資格證,1998年,通過考試獲得企業(yè)法律顧問資格,從此,他走上企業(yè)的法律工作者之路,20多年來,他運用法律武器,不計報酬,為維護企業(yè)權益盡心盡力。
有一年,劉興勇所在單位一個作業(yè)隊在西北某地運作項目,測線經(jīng)過一個村長家祖墳,隊上打了一口井,沒料想,這個村長第二天出門被車撞了,當?shù)厝朔浅C孕?,都認為這是在其祖墳打井所致。于是,村長組織村民強行扣押隊上一臺車,并且一紙訴狀將作業(yè)隊告上法庭,聲稱除了青苗損失,他家祖墳要搬遷,要求單位賠償損失。
法庭設在鄉(xiāng)政府院內(nèi)。劉興勇作為被告企業(yè)的委托代理人出席庭審。開庭前,和這個村長有親戚關系的鄉(xiāng)長大喊道:“你在我人民政府轄區(qū)干活,就得向我人民政府報告,損壞我人民群眾財產(chǎn),就必須賠償?!编l(xiāng)長盛氣凌人。
劉興勇毫不示弱,厲聲責問:“今天是法院開庭審理原告起訴單位青苗賠償案,你既不是法官,也不是原告,既不是被告,也不是代理人,你有什么資格在這說三道四?”鄉(xiāng)長還想爭辯,被法官制止。
接著,控辯雙方激烈交鋒,劉興勇有禮有節(jié),不卑不亢:你的墳地搬到哪兒和我們單位沒關系,你讓法官找出一條,哪條法律說壞了你家風水要給你賠錢,你給我寫出來!按照縣政府文件,我們放炮對你家墳墓如果造成實質(zhì)性損壞,可以按照規(guī)定賠償,但目前只是打了一口井,藥都沒下,并沒有對你家墳地造成損害,你憑什么讓我們賠錢。接著,劉興勇代表企業(yè)對這個村長進行反訴,要求法庭對其非法扣車進行賠償,法庭責令村長當場將扣押車輛歸還作業(yè)隊。
官司贏了!劉興勇理直氣壯維護了企業(yè)利益。
一次,作業(yè)隊伍在內(nèi)蒙某地作業(yè),當?shù)匾粋€村民強行將隊上2臺車扣押長達一年之久,多次做工作無果,單位決定運用法律武器,劉興勇作為企業(yè)原告代理人兩次出庭,申請司法鑒定,對車輛損失進行鑒定,最后法庭判決村民賠償四十多萬元。
還有一次,當?shù)卮迕褡璧K作業(yè)隊作業(yè),并扣留作業(yè)人員,單位決定運用法律武器維權,劉興勇臨危受命到現(xiàn)場調(diào)查取證,他主動與村民交涉:“你們讓作業(yè)人員走,我留下來!”他苦口婆心,耐心給村民講政策、講法律,最后終于說服村民,為項目順利運作鋪平道路。
一個個官司,劉興勇在原告、被告代理人身份中交替運行,他運用法律武器,為企業(yè)挽回上千萬元的損失。期間,他當過人質(zhì),被人唾罵過,指責過,但他一如既往,沒有退縮。他想,如果把每次案例寫成教案作為教材,為基層單位依法維護企業(yè)權益提供一些幫助,就會使企業(yè)少受損失。于是,他萌生了寫法律教案的想法,把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他利用業(yè)余時間每天伏案疾書,2005年,他的《企業(yè)常用法律事務與案例分析》一書付梓,受到領導和基層單位的歡迎,對基層單位依法維護企業(yè)利益起到重要作用。他說,我是企業(yè)的人,就該天經(jīng)地義去幫助企業(yè)打官司。每每打官司劉興勇都懷著必勝信心,精心準備,為維護企業(yè)利益盡職盡責。
與此同時,劉興勇的作家夢也通過法律形式開始實現(xiàn),他經(jīng)常深夜伏案,清脆的鍵盤敲擊聲,迸發(fā)出智慧的光芒。近幾年,他相繼完成3本法律專著,他的作家夢在他的事業(yè)的激情中迸發(fā)、燃燒。
鄉(xiāng)音鄉(xiāng)情作家夢
劉興勇從黃土高原走來,西北地域風情培育了這個憨厚淳樸的西北漢子,他的作家夢富有西北鄉(xiāng)土特色,與親情、友情、愛情融為一體。他喜歡劉紹棠的作品,喜歡屠格涅夫描寫的俄羅斯鄉(xiāng)村田園風景。孫犁、趙樹理、路遙等作家的作品對他影響很大。他立足黃土高原文化,無論抒情還是寫意,都富有黃土高原的生活氣息。他認為,要想寫的東西不是干巴巴的,必須寫自己最熟悉的。于是,他從身邊寫起,從他最熟悉的親人寫起,他的第一首詩是2013年7月20凌晨寫給已故母親的:
在我童年遙遠的記憶里∕母親佝僂的身影∕是永遠巍峨的山峰∕母親蹣跚的步履∕永遠挺拔在∕我難以企及的高度∕沒有母親的時候∕我的世界暗無天日
字里行間充滿著對母親的無比思念和懷念。劉興勇寫他的家人,妻子、女兒、岳母、兄弟姐妹,一首首詩歌,一篇篇散文無不凝聚著他的濃濃親情。九公里、大水坑、干河等一個個標志性地名成為他憧憬愛情、謳歌友情、品位人生的情感閥門。他的妻子始終成為他踐行作家夢的精神伴侶和第一讀者,他把對妻子的摯愛融入詩情畫意中,他在《我的愛人》開篇這樣寫道:
我的愛人∕在我干涸的心田∕龜裂成嘎巴作響的黃土∕你是春夜的細雨∕隨風潛入∕潤物無語
同時,他在工作之余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歌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故鄉(xiāng)是我夢中的∕一滴眼淚∕酸楚中帶有∕濃厚的滋味∕咂摸思念的時候∕有時讓人心碎∕有時讓人斷魂
我從一場∕淅瀝的小雨∕時常能夠讀到∕母親寄來的祝福∕我也會∕從床前的月光中∕品嘗出門前的∕池塘里∕熟悉的蛙聲
故鄉(xiāng)是一把鹽∕看似平淡無奇∕但沒有你的日子∕我將食無甘味(摘自《故鄉(xiāng)是一滴淚》)
我在西湖的白堤上∕品味著龍井茶∕淡淡的滋味∕讓花港的魚∕還有三潭的月∕一起演繹成∕江南的好(摘自《西湖的水》)
劉興勇的散文大都運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情真意切,記載了他從兒時到青壯年經(jīng)歷的苦難歲月,蘊含著對人生、愛情、事業(yè)等諸多方面的感悟和認識,極富哲理;向讀者娓娓道來,使人讀后親臨其境,感同身受。他在《拾糞記》一文中這樣寫道:
我很不情愿的爬起來,磨磨蹭蹭穿上衣服,背上背篼,拿著鐵鏟走了出去。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的,我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瞪大了眼睛,四處搜尋著散落在土路上的動物糞便。遠遠看見一坨牛糞或是驢糞、馬糞什么的,就以極快的速度沖了過去,動作麻利的用鐵鏟撿到自己的背篼里,那神情就像是饑餓的人看見一塊香氣撲鼻的面包一樣。有時候,我剛好看見前面有一坨牛糞,正要跑上前去撿拾,卻不想被對面來的撿拾者搶了去,心里便十分氣餒。若對方比自己還小,那是一定要上前去教訓幾句的:下次再跟我搶,小心揍你。說完,狠狠的瞪一眼走了。
在我從小學到初中畢業(yè)的那段時間里,這樣的拾糞生活一直陪伴著我。那時,我對動物的糞便,真的是愛恨交加。恨的是這可惡的動物糞便,使我?guī)缀鯁适Я送甑臍g樂和溫暖,每天,不管春夏秋冬,我必須早早從溫暖的被窩里爬起來,去象尋找寶貝一樣撿拾它。愛的是每天早晨出去,如果在某個地方一連發(fā)現(xiàn)好幾坨牛糞或是馬糞,就高興的比吃了蜜還甜。
劉興勇說,我經(jīng)常靈感一來,半夜起來就寫,硬憋出來的不行,好比一個水龍頭打開后嘩嘩流,才思奔涌,有這個感覺才行。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3月,劉興勇的第一本文學專著出版了,書中收錄了他近幾年創(chuàng)作的47首詩歌、19篇散文和22篇雜文隨筆等。
法律與文學看似不搭界,劉興勇卻合二而一,融為一體。劉興勇說,文學是形象思維去表達,你要想寫出深刻的東西,能夠打動人,如果沒有抽象思維對生活的一種感悟和認識,那你寫的東西是膚淺的,語言再優(yōu)美就是一杯白開水。
劉興勇始終把淳樸的感情融化在他的字里行間,啟迪讀者的心靈。寧夏大學一位老師在讀了劉興勇的文學專著后,給他發(fā)的信息中這樣寫道:有時被你文章自然流露的真誠所打動,有時被你描述的往事鉤起了兒時的快樂回憶,有時為你的責任心而感慨,有時為你的遭遇而為你慶幸,有時為你的不斷求索精神而佩服,有時為你有顆感恩的心而感動。生命是短暫的,人生不過百年;精神卻是可以豐富的,那些經(jīng)歷蹉跎歲月積淀發(fā)酵升華后的文化精髓可以留存在別人的記憶里,成為傳承!期待明天的你更加精彩。
我們期待,劉興勇的作家夢夢想成真,再續(xù)新篇章。
責任編輯/孫明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