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秋靈
梅州人杰地靈,被譽為“世界客都”,是勤勞樸實的客家人的聚居之地,同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梅州客家人秉持“耕讀傳家”的傳統(tǒng),歷來崇尚教育、勤勞務實,寄希望于通過讀書謀取出路、走出大山。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使得梅州大地英才輩出,從學者猶如雨后春筍?!睹分菰涸嚒份d:“自宋以來,代產(chǎn)偉人?!北蛔u為“嶺南第一才子”的宋湘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宋湘(1756 ~ 1826),字煥襄,號芷灣,嘉應州(今梅州)人,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教育家、政績斐然的清官。
宋湘從小天資聰敏、膽識過人,小小年紀便敢與大人同臺對詩,9歲時就能學叔伯在酒會上題詩撰文并當場交卷。其才思比起大人有過之而無不及,讓叔伯們大為詫異、喜出望外。此后,他便經(jīng)常與大人們一起吟詩作對。12歲時,宋湘參加童子試,名列榜首。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愛迪生的名言,放在出口成章、落筆立就的才子宋湘身上同樣適用。宋湘天賦過人,他在物質(zhì)條件貧瘠的情況下,依然堅持不懈地學習,是他得以成才成名的堅實基礎。宋湘從小家境貧寒,有段時間只能依靠賣文維持基本生活。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三年(1770 ~ 1778)整整8年時間,宋湘則在家一邊務農(nóng)一邊讀書,從未放棄讀書學習。
由于孜孜不怠,宋湘在科場成績斐然:23歲中秀才,37歲中舉人,44歲中進士,任過翰林院編修、文淵閣校理、咸安宮總裁,以及云南曲靖府、廣南府、永昌府知府等職務。
在聯(lián)對方面,宋湘才氣逼人。傳說有一年,嘉慶皇帝為母做壽,在翰林院群儒中遍征對聯(lián),群儒還在思索,宋湘卻已率先站出來揮毫疾書:“順穆康寧雍沿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慶萬年”,橫匾書:“上大人”。這副寓意飽滿、書法筆致瀟灑的對聯(lián)一出,嘉慶皇帝當即歡喜極了,忍不住大贊宋湘為“天下第一才子”。后因有人嫉妒宋湘得此贊賞,嘉慶皇帝遂改稱:“宋湘,嶺南第一才子”。此乃宋湘“嶺南第一才子”美譽的由來,一直被世人傳頌。
此外,民間還流傳著不少宋湘的應對之作,均生動風趣,譬如:
雨打門前芭蕉葉爛;風吹窗外瓜棚藤落。
深夜過河,腳踏滿天星斗;清晨拆畫,手卷萬里江山。
泥中捉滑,不知泥滑滑滑;花下焚香,難辨花香香香。
白渡橋頭,白屋白雞啼白晝;黃泥墩上,黃沙黃狗吠黃昏。
宋湘的詩作同樣出類拔萃,他是清代中葉嶺南三大詩家之一。至今流傳下來的宋湘詩作有一千多首。譬如,“桐葉榕葉碧相映,竹雞水雞春共聲。貪看黃牛騎水過,不覺遠寺鐘齊鳴”,把農(nóng)家景色描繪得靜謐美好。
細細品味宋湘的聯(lián)對、詩作,可以看到他的作品絕大多數(shù)取之于生活,自然流露,信手拈來,筆調(diào)靈動,又見立意之別致、剪裁之巧妙、風格之獨特。
宋湘還是一位書法大家。他的書法獨具一格,飲譽藝壇,而且他“竹葉蔗渣俱妙筆”,除了用筆書寫,還能用竹葉、蔗渣作書?,F(xiàn)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龍藏宋墨題詠》評曰:“芷灣草書,章法磊茫,筆致瀟灑,往往一紙書出輒為時賢所傾倒?!彼蜗鏁▽图胰擞绊懞艽螅苯犹岣吡嗣分菘图胰嗽跁ń绲牡匚弧,F(xiàn)今梅州市梅縣區(qū)博物館珍藏的“宋湘殿試卷”共一千八百多字,正是罕見的宋湘楷書珍品。
因詩歌、文章、書法冠絕當時,宋湘還被人稱譽“三絕大家”。
機緣巧合,宋湘48歲時受邀擔任母校粵秀書院院長?;浶銜菏乔宕鷱V東四大書院之首,影響力不言而喻。其實宋湘早年在粵秀書院求學時就在同學中出類拔萃,是老師們引以為豪的得意門生。擔任院長兩年期間,宋湘夙興夜寐,一心撲在教育工作上,為當時廣州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學生中享有崇高威望。
除了在文學、書法上的造詣和教育上的用心,宋湘在為官道路上也是有口皆碑。他處處為民著想,見地瘠民貧,便捐出俸銀購置了500架紡車和一批棉花,教婦女紡織,這與今日的產(chǎn)業(yè)扶貧不謀而合。遇天災水患,他便號召當?shù)匕傩罩矘湓炝?。這種高瞻遠矚的做法放在今日也依然適用,并且與當今受到全民重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見書院荒廢,他則著手復興,樹重教之風,深得人心。
為官26年,宋湘的俸銀大部分都慷慨捐出。據(jù)記載,他一生的俸祿除寄回300兩修繕祖屋外,全用于為民辦實事。對于家里人的索錢請求,宋湘不以為然,曠達樂觀、勤勞務實的他認為,自強自立、勤學努力的精神才是一生的寶貴財富?!白訉O與我樣,買田做什么?子孫不如我,買田做什么?”不俗見地、高風亮節(jié)躍然紙上。
新中國成立后,宋湘與姚德勝、丁日昌、丘逢甲、張弼士、李惠堂、黃遵憲、羅香林被選為“梅州八賢”。其銅像立于梅州大會堂,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