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華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焦作 454150)
鋼琴是通過按鍵進行彈奏的一種樂器,利用觸鍵發(fā)出不同聲音。隨著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鋼琴演奏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在演奏過程中,鋼琴音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彈奏人員應充分了解鋼琴觸鍵技術對鋼琴音色的影響,并準確把握、靈活運用多種觸鍵技術,借助其將樂曲中的表現(xiàn)力及情感張力更好地表現(xiàn)出來。
鋼琴演奏中,聲音強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手指下鍵的力度的大小,這是因為彈奏力度越大,琴弦振幅越大,音量越大,從而使音色更為寬廣、豐滿,將樂曲中熱烈、激動的情緒充分表達出來。而下鍵力度越小,振幅越小,音量也就越小,就可表現(xiàn)出低沉、輕柔等音色效果。對于下鍵力度的掌握,需演奏者通過手肘、手腕與手指等部位對力度進行靈活控制。通過手部力量來控制觸鍵的面積與角度,以實現(xiàn)不同音色效果,也可通過前臂力量來控制手指力量,從而進行觸鍵,以實現(xiàn)不同音色效果。比如巴洛克的鋼琴曲,在演奏過程中,需通過手腕力量進行觸鍵,且以緩慢為主,能更為準確地將中等強度的音符表達出來,這樣彈奏出來的音色也比較集中;再比如在需呈現(xiàn)出洪亮且尖銳的音色效果時,可通過前臂式觸鍵技術進行觸鍵,調(diào)動整個手臂力量,充分將樂曲中震撼的感情或者強烈的感情表現(xiàn)出來。所以說,觸鍵力度的不同可呈現(xiàn)出不同的音色效果,演奏者應根據(jù)演奏所需采取不同觸鍵力度與方法,更好把控觸鍵的強弱,將音符更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增強鋼琴彈奏的感染力與表現(xiàn)力。
從物理科學角度來看,如果質(zhì)量保持不變,物體受力程度和其加速度是正比關系,也就是說,在保證觸鍵力度不變時,觸鍵速度越快,琴槌擊出彈回的速度越快,音色會越急促、越明亮,從而產(chǎn)生歡快、活潑等音色效果,所以,音色音量變化主要取決于觸鍵速度。比如肖邦《革命練習曲》要求觸鍵迅速,且清晰,這樣才能使鋼琴音色更明亮,使樂曲更富動感,富含激情韻味;反之,則會越柔和、越悠遠,產(chǎn)生柔美且悠揚等音色效果,且聲音會越小,音色缺乏集中性與穿透性。比如彈奏大調(diào)奏鳴曲這類較為緩慢、輕柔等作品時,可通過垂直慢速方法將音色中的柔美展現(xiàn)出現(xiàn),給人以和暢之感。手指下鍵速度一般分為快速與慢速兩個大部分,但是在這兩者之間還會分為若干個速度,不同的速度,所產(chǎn)生的音色會出現(xiàn)比較直接的變化。一般鋼琴曲中是采取快慢結(jié)合方式進行彈奏,在快慢靈活轉(zhuǎn)換之間達到增強音色效果的目的。
鋼琴演奏者在掌握上述觸鍵技術的同時,還需在練習中逐漸掌握觸鍵技巧,以提升自身演奏能力及水平,并通過技巧達到演奏的最終目的。首先,在彈奏過程中學會聆聽,將自己當作是觀眾而不是演奏者,以提升彈奏的感染力。在彈奏時,聽聲音的正確性,再逐步將自身帶入到演奏所要表達的意境中去,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只有會聽才能為掌握觸鍵技術奠定良好基礎,才能將音色效果更好地呈現(xiàn)出來。音色不同及變化是鋼琴演奏者通過指觸差別而造成的,但造成演奏者指觸差別主要是其內(nèi)心不同的感覺而導致的。因此,學會聆聽,并將自身帶入到作品中的意境之中,才能更好地掌控好下鍵的技巧,提升樂曲的感染力,進而提升整體演奏效果;其次,在練習中,演奏者需注重觸鍵點的集中感,確保手腕部的自然,而不是始終處于緊張狀態(tài),這有利于在演奏過程中更好發(fā)揮手腕部的力量,達到更好的音色效果,提升演奏效果;鋼琴演奏者還需對每個音的強弱、觸鍵深淺與發(fā)音等有充分了解,并在演奏過程中保證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從而使音色更加流暢、自然,這樣能使演奏音色效果得到提升;最后,需靈活使用踏板,在演奏過程中借助其輔助彈奏,會使音色更富有層次性,更有變化性。鋼琴演奏者只有充分掌握觸鍵技巧,才能在觸鍵練習中尋找到合適的方法獲取預期想要達到的音色效果,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奏質(zhì)量與水平。
綜上所述,鋼琴觸鍵技術對音色效果會有直接影響,所以,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應充分了解觸鍵力度對音色的影響與觸鍵速度對音色的影響,掌握觸鍵技術,同時熟練掌握觸鍵技巧,確保觸鍵速度、力度的大小等能實現(xiàn)靈活轉(zhuǎn)換與運用,彈奏出符合鋼琴作品的音色旋律,進一步提高演奏效果,促使演奏過程中呈現(xiàn)出優(yōu)美、流暢且和諧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