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焙芏嗳肆私庖淮趲熇钍逋?,都是從這首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開始的。
在民國時期的那一撥群峰矗立的大師之中,李叔同絕對算得上是鳳毛麟角。
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出生于天津一個巨富之家,他的幼名叫成蹊,學名是廣侯,出家后法名演音,號弘一。他精通繪畫、音樂、戲劇、書法、篆刻和詩詞,是現(xiàn)代中國著名的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中興佛教南山律宗。南京大學歷史上第一首校歌《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歌》就是由他譜曲的。
論文學,他是一位著名的詞作家,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優(yōu)秀作品。一曲《送別》幾十年傳唱經(jīng)久不衰,成為民國經(jīng)典,成為時代記憶。
說音樂,他被譽為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的啟蒙者,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qū)者。
談繪畫,他堪稱中國現(xiàn)代美術之先驅(qū),被譽為中國油畫之鼻祖。
在戲劇上,他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
在佛學上,他精研律學,弘揚佛法,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在教育上,他桃李滿天下,培養(yǎng)出了豐子愷、潘天壽等一大批著名藝術家。
他書法上、篆刻上都是成績卓著。此外,他在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huán)境學等諸多學科領域都有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
“二十文章驚海內(nèi)”,李叔同既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也是一代高僧。他的一生,在多個領域開創(chuàng)中華文藝之先河。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就連魯迅、郭沫若等新文化巨人都以得到大師的一幅字為榮。
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
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一個巨富之家,他家世代經(jīng)營鹽業(yè)與銀錢業(yè),這是當時利潤最高的兩種生意。他的父親李世珍早年步入仕途,曾任吏部主事,后辭官繼承父業(yè)在天津經(jīng)商。
人們都說,李叔同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
李叔同幼時聰慧過人,他6歲啟蒙,10歲熟讀詩書,年僅13歲,就以篆刻與書法聞名遠近。15歲就誦出“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這樣的絕句。
李叔同幼年喪父,李家殷切期望他能夠光耀門楣,同父異母的二哥李文熙對他管束很嚴,日常功課絲毫不得馬虎。
16歲那年,李叔同考入輔仁學院,開始學習八股文。少年李叔同癡迷戲劇,性格叛逆,是一個牢騷滿腹的憤青,就連撰寫八股文這樣枯燥無味的事情,也難以遏制他肆意飛揚的才情。有時靈感來了,才思泉涌,一篇文章洋洋灑灑一氣呵成,一張紙寫不下,“不拘小節(jié)”的他硬是在一個格子里寫上兩個字,一篇文章被寫得密密麻麻,同學們嘆為觀止,送他一個“李雙行”的雅號。
他是聞名上海灘的青年才俊
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昏庸無能,西方列強對中國更加虎視眈眈。憂國憂民的李叔同參加科舉考試,義憤填膺的他以筆為刀槍針砭時弊,盡管才華橫溢,但思想激進的他注定要名落孫山的。
戊戌變法失敗后,搖旗吶喊呼吁變法的李叔同,為了避禍,也只得帶著家人逃到上海。
1901年,李叔同以第12名的佳績考入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就讀經(jīng)濟特科班,與黃炎培、邵力子等師從于蔡元培。第二年,南洋公學發(fā)生學生罷課風潮。蔡元培因為同情學生而辭職,李叔同等人憤而退學。
1903年,李叔同與退學者在上海“滬學會”內(nèi)增設補習科,他在“滬學會”征文比賽中曾3次名列第一,深得同學們的稱贊。他翻譯的《法學門徑書》及《國際私法》也先后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發(fā)行。
精通書畫篆刻的李叔同與畫家任伯年等成立“上海書畫公會”,并創(chuàng)辦每周一期的《書畫報》,由中外日報社隨報發(fā)行。
因為舊體詩詞寫得極好,李叔同加入了文人社團“城南文社”。還與許幻園、張小樓、蔡小香、袁希濂結(jié)拜金蘭,稱為“天涯五友”。
李叔同在音樂上也有很深的造詣,他主張將古詩詞填寫在新樂曲中,推陳出新,制作全新的歌曲。
漸漸地,聲譽益盛的李叔同成了上海灘眾人矚目的文化名人。
一曲經(jīng)典,傳唱不衰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焙笫酪魳啡耸①潱哼@首廣為傳唱的《送別》,是20世紀最優(yōu)美的歌詞。
《送別》不涉教化,意蘊悠長,音樂與文學的結(jié)合堪稱完美。歌詞以長短句結(jié)構(gòu)寫成,語言精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邃。淡淡的笛音吹出了離愁,幽美的歌詞寫出了別緒,聽來讓人百感交集。
作為一名音樂家,李叔同一生留存的音樂作品有70多首。除了他自己作詞、作曲的《軍歌》《出軍歌》《祖國歌》等,大多數(shù)是選用世界名曲來填詞的。此外,李叔同還創(chuàng)作了不少二部和三部合唱歌曲,如《留別》《春游》等,這些作品是我國采用西方作曲技法寫成的最早的合唱曲。
李叔同的音樂作品,較好地繼承了我國古典詩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文辭秀麗,意境深遠而富于韻味。詞曲完美結(jié)合,相得益彰,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因此,他的作品廣為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所喜愛。
著名的作家林語堂先生說:李叔同是我們時代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獨立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