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俊
食管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之一[1]。本次研究中,對本院選取2015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收治的食管癌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探索適宜的方案對食管癌患者護理(一組使用基礎護理,另一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前瞻性護理干預),將研究結果表述如下。
選取2015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方式分組,將40例食管癌患者分為觀察組(20例)與對照組(20例)。觀察組中,男∶女=11∶9;年齡為38~76歲,平均年齡為(58.72±10.57)歲。對照組中,男∶女=12∶8;年齡為39~75歲,平均年齡為(58.58±10.6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食管癌患者均進行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基礎護理。本組食管癌患者針對食管癌患者實施臨床的Ⅱ級護理[2],從術前、術中、術后3個不同階段,根據食管癌患者的具體狀況,展開基礎干預。
觀察組患者采用基礎護理+前瞻性護理干預的方案,本組實施前瞻性護理干預,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前瞻分析食管癌患者狀況的小組[3]。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組織各護理人員分析食管癌患者以往在圍手術期較常發(fā)生的風險情況,并根據危險事件的程度,制定針對性、個性化的前瞻護理干預措施。
(2)展開前期的心理干預措施。在手術之前,先和食管癌患者進行良好溝通,舒緩其情緒,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幫助患者做好術前的心理準備[4]。
(3)術前前瞻性干預[5]。準備好患者手術所需器械,確保手術室干凈整潔,調整好溫度、濕度后,協助患者擺放好手術體位,將監(jiān)護儀連接好,可通過握手、安撫等,緩解患者對手術的未知感和恐懼心理。
(4)術中護理。監(jiān)測患者的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若發(fā)現有異常波動,需做好及時通知處理,必要時可終止手術。
(5)術后護理。在完成手術后,患者再次回到病房前,需做好前瞻性的清潔工作,使得患者回到病房后,能夠感受到舒適和安心;增加護理人員對術后患者的巡視次數,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術后創(chuàng)口的變化,根據醫(yī)囑完成日常用藥[6]。
(1)測評兩組食管癌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拔管時間、住院時長等。
(2)記錄兩組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卡氏百分法測評,分數滿分為100分,當分數趨于100分時,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狀態(tài)更佳;當分數趨于0分時,則表示患者的狀態(tài)不佳)。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平均手術時間、平均出血量、平均拔管時間、平均住院時長以及生活質量分數等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下述4項指標數據顯示:平均手術時間為(241.06±24.62)min,平均出血量為(254.62±35.95)ml,平均拔管時間為(2.05±1.04)d,平均住院時長為(10.62±3.48)d,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食管癌患者各臨床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食管癌患者各臨床指標對比(±s)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
?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7.26±4.79)分,高于對照組的(79.62±5.26)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
?
食管癌疾病在臨床上隨著腔鏡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7],實施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治療已然成為主流趨勢,但該方案治療后需要結合一定的護理干預,才能有效的保證預后效果,防止意外的發(fā)生[8]。本文當中,為了有效的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疾病危害,保證臨床的治療控制效果,采取分組對照的方式,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的方案護理,其中,一組使用基礎護理,另外一組在基礎護理護理上,聯合使用前瞻性護理干預,后者的護理效果更加理想。
前瞻性護理干預中,通過先建立小組,從而形成系統的前瞻性模式對患者的狀況展開研究,再實施護理,該模式能夠縱觀全局的考慮患者在圍手術期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從而能夠預先將風險系數降至最低;而良好的心理干預,能夠使得患者做好充分心理準備,有助于后續(xù)的護理開展;術前-術中-術后不同階段的前瞻性護理,能夠在不同時期根據患者的狀況,實施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此保證各階段的無縫銜接護理[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241.06±24.62)min,平均出血量為(254.62±35.95)ml,平均拔管時間為(2.05±1.04)d,平均住院時長為(10.62±3.48)d,其各數據得到良好控制,且患者生活質量分值較高,達到了(87.26±4.79)分,優(yōu)于僅使用基礎護理方式的對照組食管癌患者(P<0.05)。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給予食管癌患者使用前瞻性干預的方案護理,其能夠明顯的改善患者的手術預后情況。
[1]孫寧波,季懷軍,任昆侖,等. 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在食管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2):30-31.
[2]李婷,閆沛. 側俯臥位胸腹腔鏡輔助食管癌根治術的護理配合[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0):67-68.
[3]呂立紅. 圍手術期護理對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護理效果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當代醫(yī)學,2017,23(26):178-180.
[4]梁娜. 46例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 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5,25(2):64-65.
[5]章靚,陳新華,高緒蕾,等. 醫(yī)護一體化模式在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圍手術期的應用[J]. 安徽醫(yī)藥,2016,20(11):2183-2186.
[6]黃麗娟. 多角度協同無瘤化護理模式在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7):110-112.
[7]蘇君霞. 胸腹腔鏡下行食管癌根治術圍術期護理[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23):293-294.
[8]吳丹燕,鄭少燕. 胸腹腔鏡聯合在食管癌根治術中預見性護理配合[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4):692-693.
[9]紀叢,關菲,彭艷華. 前瞻性護理對老年呼吸疾病患者感染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9):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