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我們都有過快樂的“一個人屋子”的記憶,那些經(jīng)歷,讓我們學(xué)會了做自己的主人。
一
元旦假期,舅舅過八十大壽,我們?nèi)覝?zhǔn)備前往慶賀。沒想到,12歲的兒子提出異議:“我不去,我要在家做作業(yè)?!蹦棠塘⒓捶磳Γ骸澳阋粋€人在家吃什么?”兒子說:“我到樓下吃快餐。”奶奶又說:“不行!”祖孫倆橫眉冷對。我們只好給奶奶做工作:“非非既然想一個人呆一天,那就隨他吧?!焙谜f歹說,將奶奶勸出門。
兒子坐在書桌前,以忠誠正直的背影和我們“拜拜”。
奶奶不放心,一上車就開始念叨:非非會不會玩手機(jī)?會不會玩電腦游戲?會不會看電視?會不會不脫衣服就睡覺?會不會將陽臺上的花踩得稀爛?糟了,那剛買的青花瓷茶具,會不會毀在他手上?
我沒吱聲。兒子在家只要安全即可,我真不關(guān)心兒子在做啥,反正我知道,絕不是我們出門時那個一本正經(jīng)的背影。我想起,我的童年——
我們家人特多,祖孫三代六口人,屋里總是充滿聲音和人影。我每天坐在書桌前,安靜地看書寫字,在所有人眼里,我是最聽話的。有一天,全家人都要出去走親戚,因為怕耽誤我的學(xué)習(xí),將我留在家里。我的心一下子飛起來,哪還坐得???我著急跑進(jìn)奶奶的房間,翻看她床頭的小木箱,原來都是碎花布和針頭線腦,還以為什么好寶貝呢!我穿上媽媽的高跟鞋,在鏡子前扭來扭去。我打開12寸的黑白電視,將頻道從頭調(diào)到尾,又從尾調(diào)到頭,雖然大多是休臺的畫面,也覺得很過癮。在那張專屬爸爸的躺椅上,我大大方方躺上去,悠閑地晃著,感受“一家之長”的威信。我去廚房,將所有的瓶瓶罐罐都打開嘗個遍。我搬來架梯,爬上爸爸經(jīng)常去的閣樓,探究里面到底都藏了些啥。玩累了,和衣躺在爸爸媽媽的床上,看著這大大的房間,就屬于我一個人,心里那個爽!
如果問我童年最快樂的記憶,我想,非這“一個人的屋子”莫屬吧。
想來,每個孩子都渴望“我的地盤我作主”,在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里,任意折騰,任意撒野。我們也曾孩子過,為什么不能滿足一下孩子小小的心愿呢?
二
奶奶還在念叨:“非非肯定不會乖乖寫作業(yè),他是騙你們的。你們不能被小孩子哄住。他的自律性差,不能由著他性子……”
如果我告訴奶奶,我出門就瞧見,兒子已經(jīng)偷偷將手機(jī)充足了電,奶奶是不是會瘋掉?
每個人都想當(dāng)自己的主人,都希望掌控自己的生活。給孩子更多當(dāng)主人的機(jī)會,他才會更好掌控自己。雖然,剛剛有主人感的孩子,會撒點野,會肆無忌憚,可那又何妨?小小屋里的鬧騰,撐大了又能怎樣?這總比長大了、成人了、走入社會了再鬧騰,代價要小得多吧。
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表面聽話的孩子,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通宵泡網(wǎng)吧、離家出走、混入不良群體。其實,他們苦苦爭取的,不過就是那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氣,就是那小小的掌控感。
回到我的童年,有了那次“一個人的屋子”的美妙體驗后,再坐到書桌前,我就一直想著,什么時候能再擁有“一個人的屋子”?不久,機(jī)會又來了!心兒興奮得像只小兔,怦怦地跳,可是,再也沒有那種到處摸摸看看試試的新鮮感,在屋里轉(zhuǎn)了兩圈,又回到書桌前,想想,還是看看書更有意思,還是做自己的分內(nèi)事更有意思。
人,就是那么“作”,沒得到的東西,一定要得到;得到了,才發(fā)現(xiàn),不過如此。
既然如此,適當(dāng)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和時間,由著他的性子撒撒野,鬧騰夠了,他才會明白:哪些事兒有意思,值得做;哪些事兒沒意思,不想做了。
對于一個人在家呆一整天的兒子,我真不關(guān)心他會做什么,我也并不奢望,他在鬧騰一天后就能良心發(fā)現(xiàn):學(xué)習(xí)比玩游戲有意思。但至少,這一整天,能讓他感受到當(dāng)主人的快樂,能有掌控生活的成就感;至少,他日后不需要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去逃課、去出走、去當(dāng)不良少年,而僅僅是為了呼吸一些自由空氣、為了當(dāng)一回自己的主人。
當(dāng)然,這些道理,年過七旬的奶奶不會懂。不過,她也無法阻止我和他爸這兩個成年人的思維和行為,因為,我們都有過快樂的“一個人屋子”的記憶,那些經(jīng)歷,讓我們學(xué)會了做自己的主人。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