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熟知的農歷七月初七——七夕節(jié),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其實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在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還會做一件特別的事——曬書。
自漢代以來,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家家都要曬衣物,漢代史書中就有“宮女登樓晾衣”的記載。但是,后來人們發(fā)現,七月初七曬衣物對有錢人家來說是炫耀財富的機會,對窮人來說卻是一個難堪的日子。于是,一些窮困潦倒的讀書人就會在這一天拿出藏書來晾曬。
東漢崔寔在《四民月令》中這樣記載:“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泵裰V云:“七夕到,太陽高,曬衣曬書好?!鞭r歷七月初七,陽光充足,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的作用,此時正是曝曬書籍和衣物的大好時機。而且文人曬書,還可以把書籍整理一下,溫故而知新。
魏國大將司馬懿功高蓋主,這在封建專制時代是最忌諱的,因此,他深受曹操猜疑。為求自保,他裝病躲在家里,曹操便派了一個親信暗中探查司馬懿。時值七月初七,裝病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突然下起雨來,愛書如命的司馬懿忘記自己正在裝病,就跑出去收書。曹操得知此事后,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司馬懿只好乖乖地回朝了。
(文選自京都之聲海淀微信公眾號,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