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海蓮
當你做了骨密度檢查已被確診為骨質疏松癥,已經(jīng)發(fā)生過椎體和髖部等部位脆性骨折,骨量明顯減少,具有高骨折風險,你該怎么辦?除補充鈣和維生素D外,你還需要抗骨質疏松癥藥物治療。
通常首選具有較廣泛抗骨折的雙膦酸鹽類藥物(如阿侖膦酸鈉、唑來膦酸、利塞膦酸鈉等)。
對低、中度骨折風險者(如年輕的絕經(jīng)后婦女,骨密度水平較低但無骨折史)首選口服藥物治療。
對口服不能耐受、禁忌、依從性欠佳及高骨折風險者(如多發(fā)椎體骨折或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骨密度極低的患者)可考慮使用注射制劑(如唑來膦酸、特立帕肽等)。
如僅椎體骨折高風險,而髖部和非椎體骨折風險不高的患者,可考慮選用雌激素或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
新發(fā)骨折伴疼痛的患者可考慮短期使用降鈣素。
中藥具有改善臨床癥狀等作用,但降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證據(jù)尚不足。
雙膦酸鹽類:少數(shù)患者可能發(fā)生輕度胃腸道反應,如上腹疼痛、反酸等癥狀??砂l(fā)生一過性“流感樣”癥狀,如一過性發(fā)熱、骨痛和肌痛等類流感樣不良反應。還有可能引起下頜骨壞死的風險,對患有嚴重口腔疾病或需要接受牙科手術的患者,不建議使用該類藥物。對于長期(3年以上)使用者,一旦出現(xiàn)大腿或者腹股溝部位疼痛,要檢查是否得了非典型股骨骨折。
降鈣素類:少數(shù)患者使用后出現(xiàn)面部潮紅、惡心等不良反應,偶有過敏現(xiàn)象。
絕經(jīng)激素治療:有子宮的婦女應用雌激素治療時必須聯(lián)合應用孕激素,不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乳腺癌和血栓性疾病患者禁止使用絕經(jīng)激素治療。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雷洛昔芬):有靜脈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傾向者,如長期臥床和久坐者禁用。雷洛昔芬不適用于男性骨質疏松癥患者。
甲狀旁腺素類似物(特立帕肽):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惡心、肢體疼痛、頭痛和眩暈。
雙膦酸鹽類:藥物治療超過5年可能會增加下頜骨壞死或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風險,建議雙膦酸鹽治療3年~5年后需考慮藥物假期,也就是暫停藥。建議口服雙膦酸鹽治療5年,靜脈雙膦酸鹽治療3年,應對骨折風險進行評估。如為低風險,可考慮實施藥物假期停用雙膦酸鹽;如骨折風險仍高,可以繼續(xù)使用雙膦酸鹽或換用其他抗骨質疏松藥物(如特立帕肽或雷洛昔芬)。
特立帕肽療程不應超過兩年。
絕經(jīng)激素治療骨質疏松,補充雌孕激素的時間是從開始到<60歲或絕經(jīng)10年之內,收益更大,風險更小。
鮭降鈣素連續(xù)使用時間一般不超過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