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雨
人的一生分幾個階段,一般而言,60歲以后便步入了老年。應(yīng)該怎樣對待自己的老年?哲學(xué)大師康德說得好:“老年時要像青年時一樣的高高興興,要把夕陽變朝陽。”快樂的人生不言老。人,不怕身老,但怕心老,只要永葆童心,就能去掉暮氣,就會有一個永遠年輕的精神世界,“樂而忘憂”,對益壽延年有幫助。
縱觀古今中外,白發(fā)蒼蒼而童心未泯的老人還真不少。
105歲的辛亥老人喻育之,特別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他常問幼兒園的孩子:“你幾歲了?”孩子們回答五或六歲時,他總是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才四歲,是你們的弟弟?!彼f,與小孩子在一起,可以顯示出自己的童心,心理也年輕、快樂了。這就是他養(yǎng)生的經(jīng)驗之談。
著名詩人臧克家為人心胸寬廣、謙恭幽默、平易溫和,一生喜歡孩子,永葆一顆童心。中年時工作繁忙之余,他會抽空和孩子們做游戲、背古詩、唱童謠,和孩子們一起捉迷藏等。晚年更是以和孩子們在一起為樂趣。他居住的胡同里有兩所幼兒園,那是他常去的地方。他同孩子們在一起,有說有笑。孩子們成為臧老的感情寄托,是好心情的精神支柱。臧老享年98歲。
童心是一顆彌足珍貴的不老丹,童心不老,就能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保持童心,可以讓金秋更美,讓夕陽更紅。
當(dāng)然,生命的衰老是無法抗拒的,每個人的眼會花,耳會背,發(fā)會白,牙會掉,臉上會有皺紋。雖然歲月無情,但人老并不可怕,正如著名作家、百歲文壇壽星冰心說:“人老并不可怕,可怕是心老。心老易死?!敝灰覀冇肋h保持一顆童心,就可以忘卻種種煩惱,消除無盡的憂愁,在健康長壽的大路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