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杰
(溫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焦作 454850)
骨質疏松多因機體體積內的骨組織量急劇下降所致,其主要因素的血鈣的減少以及骨質吸收異常增多等。化療是臨床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其雖能夠有效延長乳腺癌患者生存的質量,但長期化療也會引發(fā)骨代謝的異常,最終導致骨質疏松,影響到患者生存的質量。近年來,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中西醫(yī)結合方法被廣泛應用到乳腺癌術后化療致骨質疏松治療中,現(xiàn)將我院采用該方法治療以后得到的結果進行如下總結。
本次研究樣本均為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術后化療致骨質疏松患者61例。根據治療方法進行分組,其中,單純采用西醫(yī)治療的30例患者為對照組,年齡51~72歲,均值(63±2.34)歲。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另31例患者為研究組,年齡50~72歲,均值(63±1.92)歲。兩組基礎資料對比結果顯示(P>0.05)。
本組樣本均符合相關疾病診斷標準,且均經病理組織診斷證實;所選樣本均進行6次及以上化療,且Karngfsky功能的評分在60分及以上。研究均得到患者及(或)家屬的同意,無合并腦轉移患者,無合并嚴重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患者。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具體藥物為碳酸鈣咀嚼片,一次500 mg,1次/d;連續(xù)治療一年;研究組則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西醫(yī)治療同對照組,與此同時,給予患者補腎通絡方治療,具體藥方:淫羊藿30 g、雞血藤15 g、補骨脂15 g、骨碎補15 g、半枝蓮10 g、半邊蓮10 g、黃芪10 g、丹參10 g、甘草5 g;一日一劑,用水煎煮后取汁250 mL,分早晚兩次口服,連續(xù)服用五日后停藥兩日,再行下一療程;均連續(xù)治療一年。
(1)評定指標:采用超聲骨密度儀器檢測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腰椎部位、股骨部位的骨密度(BMD),同時,抽取治療后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并用放射免疫方法檢測患者血鈣素(BGP)、用自動生化儀檢測患者堿性磷酸酶(ALP)。
(2)療效標準:各項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或顯著改善,且實驗室各項指標均恢復到正常范圍值即為顯效,各項癥狀、體征好轉,但BGP及BDM水平偏低即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或惡性發(fā)展即為無效;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將本次研究數據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腰椎部位、股骨部位BMD為(0.84±0.12)mg/cm3、(0.86±0.11)mg/cm3,對照組為(0.73±0.21)mg/cm3、(0.77±0.18)mg/cm3,組間對比(P<0.05)。
研究組BGP、ALP水平為(3.12±0.23)ng/ml、(73.54±3.23)IU/L,對照組為(4.67±1.82)ng/ml、(81.28±1.83)IU/L,組間對比結果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結果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療效(n,%)
醫(yī)學認為,骨質疏松的病因為本虛標實,是腎陽不足、下利清谷致使脾腎陽虛;臨床上,多采用西醫(yī)治療骨質疏松;但對于乳腺癌術后化療致使的骨質疏松,其病因相對復雜,單純使用西藥的療效不太理想,且并發(fā)癥較多。本次所選用的補腎通絡方中,淫羊藿是強筋骨、補腎壯陽之要藥,雞血藤、補骨脂等可補肝腎、益精壯陽;黃芪可益氣升陽;諸藥合用,能夠達到健脾、補腎陽等功效;且現(xiàn)代藥理研究也發(fā)現(xiàn),補腎通絡方能夠促進骨代謝、提升機體造血功能。本次研究中,西醫(yī)結合補腎通絡方治療的研究組,其BMD、BGP、ALP水平及總有效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與樸瑛等[3]研究相符;由此證實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式,能夠有效提升乳腺癌術后化療致骨質疏松患者機體的血鈣,并提升骨密度,進而改善患者生存的質量。
綜上所述,給予乳腺癌術后化療致骨質疏松患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療效確切,且有利于促進骨代謝,進而緩解患者的痛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意義。
[1] 周 悅,陳紅風,葉媚娜,等.ERα基因SNPs與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所致骨代謝異常的關系[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6,22(8):998-1003.
[2] 楊玲玲,陳述政.99锝-亞甲基雙膦酸鹽治療乳腺癌術后化療致骨質疏松癥[J] .中國藥師,2016,19(7):1328-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