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最近做了一件事簡直要把我氣死了。我爸退休前是一個工廠的高級工程師,專門負責技術生產的,因為專業(yè)水平很好,所以退休后的頭兩年還被返聘回去做技術顧問。后來由于技術升級、產品更新?lián)Q代,我爸原來的那些知識技能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產品的需要了,工廠領導礙于情面還保留著他顧問的頭銜,但實際上已經不需要他再去做什么技術指導了。但他還一直以專家自居,覺得自己資歷老、有經驗,時常對別人的工作指手畫腳。結果一個星期前,他非要一個年輕的技術人員按照他的方法處理一個機器故障,開始對方沒有聽他的意見他還大發(fā)雷霆,擺出老資格的架勢非要按照自己的意見來。結果按他的意見處理后,給工廠造成了嚴重損失。后來廠領導取消了他的顧問資格,他為此還跑到廠長那里理論了一番。我勸他說“這本來就是您的錯”,可他堅持不肯認錯,而且現在連我都不愛搭理,整天想著怎么為自己討回“公平”。請問他這種情況該怎么辦?。?/p>
山西 顧女士
顧女士您好!
俗話說“老還小”,指的就是老年人年紀大了,脾氣性格反而越來越像小孩子般任性。有些上了年紀的人,會變得像小孩子一樣沖動好勝,這可能就是不服老的心態(tài)。這種現象在很多老年朋友身上都會見到。很多老年朋友越是上了年紀就越怕被別人當作老年人,所以事事都要爭強好勝,甚至做出完全超過自己身體能力范圍的事情,造成不良后果。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老年人不服老,其實是一種叫作“否認”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他們感到了自身逐漸走向衰弱,內心會產生恐懼,所以刻意地進行抗拒。這時候,老年人的表現往往是十分注意別人的評價,怕自己因為年紀大了,被他人看輕。
我們時常會說,人要不服老,這并不是要老年朋友抗拒自己的年齡,而更多指的是應該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不要老氣橫秋、暮氣沉沉,同時懷有一顆開放的心,積極接納新鮮事物,讓自己的生活富有朝氣和活力。人上了年紀之后,由于生理機能逐步衰退,學習和接納新鮮事物的能力會慢慢下降,在當前飛速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下,很容易變得過時和落伍,難免會產生“自己沒用了”的感慨。因此,老年朋友的“不服老”更多應該在于心理上的開放狀態(tài)。
而從生理角度來說,老年朋友更應該正視自身機能逐漸減退這個事實。步入老年,人體各器官組織的功能逐漸衰退,如飯量變小、體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腿腳不靈活、視力下降,每位老年人都應接受這些事實。所以,在生活起居方面,特別是在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方面要服老,決不可爭強好勝,進行運動健身,要遵循“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日本的一位作家說過:“老年人最可貴的健康保障就是平靜的心境?!睋碛辛似届o的心境,才能面對現實生活中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相百態(tài)。不服老不意味著逞強,不管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正視現實,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延年益壽、老而彌堅”。
首先,要學會在心理上接納自己已經開始進入老年階段這個事實。衰老是自然基本規(guī)律,是生命必經過程。年齡變大并不意味著自己開始變得“一無是處”。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朋友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驗依然可以對別人產生幫助。
其次,要客觀考察自己的身體健康條件,接納當下的身體狀態(tài),順其自然,為老當為。行為做事不要逞能,不能為了證明自己去做超越個人能力之外的事情。
再次,不要因為懼怕生病而忽視身體的一些細微變化。身體出現不適要及時就診,不要諱疾忌醫(yī)。隨著年紀增長,機體功能逐漸老化,身體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試著用積極的眼光看待,用包容的心態(tài)接納身體和生活中發(fā)生的改變,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