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鍵
第一次雅克薩之戰(zhàn)取勝之快,多少有些出乎康熙帝的預想。先前清軍在庫馬拉堡和阿槍斯克堡的慘痛教訓,使他對這次攻剿特別慎重,派遣大內(nèi)侍衛(wèi)、京營精銳參戰(zhàn),配屬數(shù)十門大炮,并征調(diào)福建藤牌兵,沒想到雅克薩的老毛子這樣不禁打,很快就投降獻城。
由于皇上有旨在先,清軍對所有俘虜都十分寬仁,沒有區(qū)分軍官與士兵,沒有甄別哥薩克與耕種民,沒有懲治其中血債累累的惡棍。就在不久前,幾個哥薩克借口抓間諜,將20名索倫獵人騙入一個空房間活活燒死,也沒有查問追索?!安宦疽蝗?,悉行放還”的處置方式,為的是展示大國風范和懷柔羅剎,也為以后的談判留有余地,卻使侵略者保存了實力,減弱了恐懼。
托爾布津一伙被押送出境,武器、糧食、物品等皆被扣留,一些人甚至是赤著腳離開的,狼狽萬狀。因擔心清軍路上會有行刑殺戮(以自己素來的殘暴行徑猜度),他們分為兩撥,一路向北返回雅庫次克,而主要一路向西撤往尼布楚。托爾布津等人雖安然離開,卻懷有戰(zhàn)敗的恥辱感,殊無感激之情,走到尼布楚就停了下來。尼布楚督軍弗拉索夫和他都心有不甘,忍了不到一個月,就派人駕小船去打探動靜,得到的消息是雅克薩堡與俄人村屯都被燒光,但地里的莊稼長勢很好,有1000多俄畝。
俄廷此前為雅克薩招募的一個團,在路上事故頻發(fā),幾乎出現(xiàn)嘩變,這時由別列伊率領陸續(xù)到達。弗拉索夫膽氣頓壯,即命別列伊帶200人出發(fā),重新占領雅克薩。原來在那里種地的耕農(nóng),聽說清軍已撤離,又見有正規(guī)軍開來保護,也陸續(xù)趕回去收莊稼。他們主要是從俄國流放來的犯人,生計艱難,備受欺凌,不獲赦免也無處可去。肥沃的黑土地天然宜于農(nóng)作物生長,這些人也漸漸尋覓到耕種的訣竅,返回后先是忙著收割,隨即抓緊播種冬小麥。
由此也知清軍在勝利后失誤連連:放回哥薩克頭目與士兵,使侵略者保存了實力,此其一;忽視戰(zhàn)略要地,不利用原有城堡,不留下軍隊戍守,旋得旋失,此其二;未能徹底破壞地里的莊稼,絕敵軍之糧,此其三。就在1684年5月,康熙帝曾命將軍薩布素率兵到雅克薩收割附近的麥子,薩布素嫌路途遙遠,磨磨蹭蹭,借故未行,受到嚴詞斥責。攻取雅克薩時已在夏天,敵人已將麥子收割完畢,他見田中青苗甚多,便派騎兵去奔跑踩踏,縱橫馳騁那么幾圈,也就萬事大吉了。至于距城堡較遠的地方,大概連踩踏都懶怠去了。豈知大軍班師之后,被蹂躪的禾苗得雨露滋潤,再現(xiàn)生機,成為吸引俄人重返的一大動因。
托爾布津也很快回至雅克薩。他在守堡作戰(zhàn)時表現(xiàn)英勇,深得屬下和耕民敬重,重新被任命為督軍。所率大隊人馬與別列伊會合,共有約七八百人,陸續(xù)還有一些零星哥薩克聚集來,人馬不斷增多。截止到清軍攻城之前,由尼布楚方面提供的人員與武器已很可觀,弗拉索夫在致御前侍臣、后來的俄國談判代表戈洛文的函文中作了詳細介紹:“派去軍役人員、獵人和耕農(nóng)826人,送去8門銅炮、3門城防火繩炮、1門臼炮并30枚1普特重的炮彈,140枚手榴彈、5枚壓氣球形炮彈、112普特36俄磅半槍炮用彈藥、60普特6俄磅半鉛彈?!?普特約等于中國的33斤,這些彈藥儲備已屬充足。他們爭分奪秒,收割莊稼之余,抓緊修筑更堅固的城堡。因原址難以打井,他們曾四處尋覓更合適的地方,比較之后還是決定在原地重建。接受上次被火焚燒的教訓,不再單純使用木墻木柵,又用黏土筑一層厚厚的外墻。多年后出版的《外貝加爾的哥薩克》一書,盛贊托爾布津領導下的鋼鐵意志,硬是在嚴寒中筑起一座新城,城墻底部寬10米,高3米多(也有記載說是6米),黏土中摻入許多蒿草樹根,內(nèi)設炮臺,城堡內(nèi)外工事密布,更像一個軍事要塞。
清朝議事大臣正會同參戰(zhàn)歸來的朋春等人,討論在黑龍江駐守事宜。薩布素的過錯被一概赦免,烏喇寧古塔兵撤回原籍休整,雅克薩附近早就沒了清軍的影子?!肚迨プ鎸嶄洝分杏涊d了康熙帝的居安思危,曰:“雅克薩雖經(jīng)克取,防御斷不可已?!币馑际茄趴怂_城雖已拿下,也不能忽略防御羅剎之事。但皇上沒具體指明要在該地駐防,兵部與黑龍江將軍衙門也就佯裝不知。怎知該城得而復失,敵人在那里熱熱鬧鬧地大建設大生產(chǎn)呢。
薩布素畢竟與羅剎打過多年交道,心中并不踏實。
1685年冬,薩布素派驍騎校碩格色帶人前往探查,根本就沒有走到地方,便因糧少馬疲折返,途遇幾名奇勒爾獵人,得知“羅剎復來雅克薩筑城盤踞”。薩布素立即奏報朝廷,請于明年春天親率官兵,相機進剿。玄燁以所奏來自傳聞,令薩布素與理藩院郎中滿丕等分別派人再探。滿丕方面很快在雅克薩附近生擒一名“舌頭”,得到確信后飛奏京師。而薩布素已回到寧古塔,接旨后馬上籌備出征事宜,并傳令索倫總管派輕騎前往偵察。
雅克薩的俄國人同樣不踏實,風聲鶴唳,連到堡內(nèi)做生意的商人,或者偶然經(jīng)過的索倫獵戶,都會被疑作間諜。個別哥薩克的失蹤,更加重了他們的危機感。托爾布津也要打探清軍動向,基于小股哥薩克易被吃掉的教訓,命別列伊率300人沿河下行,要求抓幾個“舌頭”。在呼瑪爾河附近,俄軍與索倫總管所派一小隊偵察騎兵猝然相遇,300人對42人,雙方激烈交戰(zhàn),互有死傷。索倫兵殺敵7人,傷30余人。己方一死三傷,另有一人被俘。俄方文獻說殺死30多名索倫兵,屬于嚴重虛報,類似的數(shù)字作偽在俄國檔案中也很多。
呼瑪距璦琿甚近,此際清軍大部已經(jīng)撤回,璦琿城僅有數(shù)百官兵駐扎,如果別列伊率兵進犯,結果很難預料。然小小一支索倫兵就如此勇猛,也令別列伊緊張,趕緊帶隊折回。俄人先后在雅克薩和尼布楚對被俘索倫騎兵拷打?qū)徲?,一遍遍逼問口供,爾后解往莫斯科。在對待俘虜上,雙方的差別也是明顯的。
既然敢于返回雅克薩,托爾布津等也就做好了再次與清軍對壘的準備。從這名索倫兵口中,得知璦琿城中約有2500名士兵,將軍在春天要帶少量人來談判,質(zhì)問為何不守信用,重新建城。呵呵,口供永遠是不盡可靠的,不管是嚴刑拷問還是甜言相誘,都有可能暗藏玄機。今天閱讀相關供詞,雙方俘虜似乎都有一顆愛國心,都試圖夸大自己一方的兵力,以嚇阻敵人。不知托爾布津會不會聽信,反正沒有被嚇跑,督催部下加緊構筑工事,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還試圖在城中挖一口井,地下石層堅硬,費盡千辛萬苦,好像也沒有打出水來。在后來的長圍中,飲水缺乏是敵人的最大威脅,可也一直沒有斷絕,人在絕境中的生存能力,總是出乎意料的。(待續(xù))
璦琿古城墻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