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安整風運動的開展在全黨范圍內產生了深遠影響,有效的激發(fā)了全體黨員的學習熱情,使黨員具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需要和當時中國的國情相結合的真理。整風運動也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對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共產黨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
[關鍵詞]延安整風;毛澤東思想;中國化
[作者簡介]高冬冬(1987-),男,滿族,遼寧省本溪縣人,中共本溪縣委黨校,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黨史黨建。
[中圖分類號] D2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18)02-0012-02
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在全黨范圍內開展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整風學習運動。1941年5月,毛澤東經過充分準備,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這篇報告標志著整風運動全面開展。經過了三年多的學習,黨內暴露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到1945年4月20日中國共產黨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個決議標志著整風運動勝利結束。延安整風首創(chuàng)了用整風的辦法來解決黨內的思想認識和工作作風等重要問題。自十八大以來,全黨內部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周圍,目的就是要大力弘揚延安整風精神,傳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不斷規(guī)范黨的各級組織建設,切實增強黨內生活的戰(zhàn)斗性、原則性和先進性。學習、重溫延安整風精神,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國夢意義重大。
一、延安整風開展的歷史背景
首先,1941年前后,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各個根據地進入相對平穩(wěn)的時期。特別是陜甘寧邊區(qū),局勢一片大好??谷諔?zhàn)爭在全國進入相持階段。全黨上下基本形成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領導集體,為中國共產黨摸索出了一條正確的革命路線。但是在延安整風之前,特別是遵義會議以前。在黨的革命斗爭經驗不足,對馬克思理論思想理解研究不透徹的前提下,也制定了一些脫離當時中國實際情況的方針路線,使黨在初期遭受過損失。其中在1931年1月召開的六屆四中全會上制訂的方針路線受左傾教條主義影響,對黨的影響最大。特別是1937年11月,王明回國以后又在全黨范圍內鼓吹蘇共經驗,強調全黨必須完全無條件按照共產國際的指示開展工作,在建設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關鍵時期在黨內造成了嚴重的黨內思想混亂。毛澤東在1940年12月的政治局會議上一度想更正這一問題,徹底否定六屆四中全會以來形成的錯誤政治路線。但是由于一些黨員干部仍舊存在較深的教條主義思想,仍舊機械的照搬蘇共經驗,這就使他的努力沒有獲得理想效果。
其次,在當時的黨中央所在地延安“三風”問題比較突出。即黨內存在主觀主義使學風不正;黨內存在宗派主義使黨風不正;黨內存在黨八股文章使文風不正。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黨的發(fā)展,使當時的黨建工作受到錯誤思想的干擾,一些黨組織和個人都提出了很多不符合當時國情的意見,差點使黨再次遭受嚴重損失。以上這些問題讓毛澤東深刻認識到,必須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一次整風運動,才能從根本上徹底解決思想路線、工作作風等問題,使中國共產黨徹底走上成功的道路。
二、延安整風的歷史意義
延安整風運動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意義比較重大,在黨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主要體現(xiàn)在了以下幾點:
(一)延安整風運動的順利開展有效的提高了全體黨員的理論修養(yǎng),在全黨范圍內形成了一股學習熱潮
新中國成立以前的中國是一個貧困落后的國家,國內階層復雜,國人受教育程度低。特別是第二次國共合作以后黨員隊伍發(fā)展極快,黨員素質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延安整風運動的開展有效的提高了全體黨員干部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理解,讓中共全體黨員準確的地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這一真理。延安整風運動前期,全體黨員從理論學習入手,除了學習毛澤東的《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們的學習》《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之外;還有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論黨內斗爭》。整個學習過程,對文件精神把握準確,積極撰寫學習體會,還在基層黨組織內部展開黨小組會議,讓全體黨員深入了解文件精神。使黨員干部學會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去正確掌握黨的方針、政策,密切聯(lián)系實際問題,真正做到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通過此次整風運動,在全黨范圍內形成了一股學習馬列熱潮,黨內學習氛圍達到了一個空前高度。
(二)延安整風運動,系統(tǒng)全面地總結了20余年來黨斗爭歷史經驗,基本澄清了黨內重大路線是非問題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共產主義思想來武裝自己。但是由于建黨初期,黨的理論思想準備不足以及王明等一些領導人不從中國實際情況出發(fā)完全照搬蘇共模式等原因,使黨在革命前期遭受了一些挫折和損失。直到遵義會議以后,中國共產黨才開始真正的走上了通往革命勝利的道路。但是基于當時的客觀歷史背景,只解決了最為迫切的軍事指揮權,沒有徹底轉變所有黨員思想,統(tǒng)一認識。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雖然在二次國共合作以后開啟了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大好局面,但是也在黨的內部埋下了思想不統(tǒng)一的隱患。統(tǒng)一抗日戰(zhàn)線工作開展以后,這種流毒在黨的內部開始爆發(fā)。王明等一些同志不認可黨的統(tǒng)一路線政策,還自以統(tǒng)一戰(zhàn)線發(fā)明者身份自居,不斷發(fā)表文章宣傳錯誤觀點,使一些黨員對現(xiàn)有正確的方針路線產生懷疑。在這種情況下,從正反兩方面科學地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就成為了延安整風運動的一項重要任務??v觀全球所有共產主義戰(zhàn)士,總是有對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解有誤,任意曲解的人。在中共黨史上也出現(xiàn)過這樣的黨員。全黨上下經過延安整風運動,大大地增強了全體黨員干部明辨是非曲直和辨別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能力,使全黨在思想上達到了高度的完全統(tǒng)一。
(三)在延安整風運動中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工作上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傳承至今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在延安整風運動中總結出來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在轉變工作作風上提出了很多創(chuàng)新,也總結了很多寶貴的工作經驗。其中,在延安整風運動中總結出來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對黨在工作作風上的轉變最為重要。黨的作風建設問題,也是黨的形象問題,是黨的建設的大問題。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關系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成敗,體現(xiàn)了一個成功政黨的執(zhí)政能力。全體黨員要牢記三大優(yōu)良作風,銘記黨是為人民服務,時刻對照黨章、黨規(guī)嚴格要求自己,在全黨范圍內普遍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運用一切從黨史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來建設黨,使中國共產黨成為一支被全國人民認可的政黨。只有這樣,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全國人民完成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國夢。endprint
(四)延安整風運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里程碑,促進了毛澤東思想體系的形成
在延安整風運動期間,毛澤東提出了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從1921年黨成立以后所走過的革命歷程來看,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理解的不夠全面。教條主義只從原則出發(fā),把理論主義絕對化,嚴重缺少調研工作。而不從當時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fā),完全照搬蘇聯(lián)的模式使中國革命在遵義會議以前受到了嚴重損失,差點斷送了中國革命的希望。經驗主義則輕視了理論,工作上完全依賴過去的成功經驗。毛澤東正是認識到這些,才在整風運動中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完全適應中國國情。毛澤東思想正是在整風運動中逐步形成逐步完善的。整風運動是毛澤東和黨的其他領導人在革命道路上的偉大實踐,毛澤東思想這一名稱正是在整風運動中首次提出。毛澤東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迅速傳播的這一大背景下,結合中國當時的實際情況,完成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探索。使黨的領導機關和全體黨員干部進一步掌握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原則。并幫助大量非無產階級出身的新黨員轉變了思想,使全黨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在延安整風后,黨把毛澤東思想定位全黨的指導思想,這就為中國共產黨贏得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和中國民主革命的勝利提供了最堅強的思想信念保障。
在經過了延安整風學習以后,中國共產黨在全黨范圍內樹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能夠在中國大地迅速發(fā)展,極大地推動了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進程。延安整風運動過后用歷史決議的形式總結歷史經驗,也為黨以后開展類似的工作提供了先例。《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對整個延安整風運動的重要總結。它經過毛澤東和當時黨中央許多領導同志的共同修改,得到了當時黨中央的認可。用決議的形式總結黨在革命路上的成果,可以說是國內外所有政黨中的一個首創(chuàng)。延安整風運用全體黨員集體學習的形式來解決黨內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一做法符合當時中國社會情況和當時黨內實際客觀的需要,是中共黨史上最偉大的創(chuàng)新,是中共黨建工作的一大創(chuàng)舉。
時代在不斷進步,特別是在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國民的思想意識也在不斷更新。對于全體共產黨員來說,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化思想,以及黨幾代領導人留下的思想智慧結晶,是新時期全體黨員一生都要堅持不懈的事情。要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能夠適應時代發(fā)展,能夠擔當改革大任,能夠真真正正為中華兒女造福和帶來榮耀的政黨。所以,延安整風運動中總結出來的好的思想、好的工作作風,全體黨員必須傳承下去,并且要讓延安整風精神能夠與時俱進,讓延安整風精神時刻伴隨中國共產黨前行。
[參考文獻]
[1]熊英.延安時期毛澤東干部教育的方法論思想及其當代意義.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07).
[2]蕭一平.延安整風運動:回憶與研究中央文獻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