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愛
大約5萬年前,北美西部一望無際的原始牧場滋養(yǎng)著成千上萬匹野馬。它們體格健壯、性情彪悍,連狼都畏懼三分。不知什么時候,飛來一群天外來客,它們是吸血蝙蝠。
吸血蝙蝠把野馬當成了自己的美餐對象,每當夜幕降臨,它們便悄無聲息地飛出洞穴,降落在正要進入夢鄉(xiāng)的野馬近旁,瞅準機會,直擊野馬的背部和體側。野馬發(fā)出慘烈的怒吼,企圖甩掉這些對自己造成傷害的蝙蝠。
彪悍的野馬在怒氣沖天的狀態(tài)下愈奔愈烈,最后筋疲力盡倒地而亡。野馬的數(shù)量在急劇減少,幸存的野馬也日日誠惶誠恐。終于有一天,它們不堪重負集體遷移,離開了賴以生存的家園,從此北美大草原野馬絕跡,直至后來西班牙人把野馬重新帶回。
其實,使野馬死亡的并非吸血蝙蝠。因為一只蝙蝠的體重不超過40克,每晚吸血量最多能達到18克。這點血量對體大膘肥的野馬來說,根本不足以置其于死地。恰恰是它們自己暴怒的情緒導致它們一步步失去了自制,從而發(fā)瘋發(fā)狂地不停奔跑,以至于最終累死。如果野馬能夠意識到憤怒對自己不利,從而不讓自己情緒失控,那么便不會發(fā)生慘烈的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