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仙
夕陽無限好,生活任剪裁。每個老人都是命運的主宰者,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營造一個健康歡樂的老人天地,實現(xiàn)自己老有所樂的宿愿。
唐詩雖說是千年以前詩人們賦志感懷、抒情詠物之作,然歷經(jīng)時間的蕩滌,時至今日卻猶如株株生命力旺盛的參天古木仍綠葉滿枝、華蓋如云。讀唐詩,我自己非常喜讀那些精萃的短章,這些通俗易懂、明白如話的小詩凝聚著人世間最真摯最感人的情義,也是真、善、美的最純正的體現(xiàn)。
唐詩中的意境,皆有一幅幅各具千秋的“幽景”;有的“藍天綠野”“湖光山色”;有的“秋風皓月”“鳥蟲對唧”;有的“孤舟獨釣”“寒江映雪”……如此種種,不勝枚舉,好似一卷卷清淡自然、樸素典雅的田園風光工筆畫,令人癡醉若狂。
例如你吟誦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念怒嬌·赤壁懷古》)。那種雄視千古的磅礴氣勢,可能使你心潮澎湃,把那些無端的煩惱丟到腦后。讀讀陸放翁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詩人垂暮之年僵臥孤村,在夢中尚思為中戌邊,這種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自然會感染你忘掉個人的憂患。而你品賞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弊x著這清悠樸實的詩句,仿佛自己置身在幽林溪流曲徑,呼吸著清新怡人的空氣,浮游于碧綠的山澗水潭,頓覺胸清意爽,心靜身寧,不知不覺進入一種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把一切的煩惱忘得干干凈凈。
我讀唐詩,就常常被它如詩如畫的意境傾心動情,回味起在農(nóng)村生活的種種事物與情趣。譬如這時,我手把清茶,臨窗而坐,正讀到杜甫的《水檻遣心》中的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思緒便不禁越窗而去,回想起頭戴竹笠,肩荷銀鋤,佇立故園的池畔,看微風中燕子斜飛,觀細雨里魚兒浮出,勞作的艱辛與困頓在這細雨微風中消融的愉悅。溫馨的回味像一條溫馨的小溪,沉浸其中,獲得了心境的恬靜與情感的享受。
唐詩是祖國文學殿堂的瑰寶,其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至真至臻的境界。孟郊的《游子吟》只有短短的六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詩將一位慈母對子女的殷切關懷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來。這種熾熱的母子之情也是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流傳下來的仁義道德的核心,是一個人所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道德品質(zhì)。
讀唐詩,已成為我晚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不論月下高吟,花間淺唱,或獨自詠誦,或同友奉和,都如醉如癡,樂在其中。當吟讀到“巴山夜雨”時,感覺到一種憂郁和惆悵;當吟讀到“蟬鳴泉流”時,體驗到一種心曠神怡;當吟讀到“月落烏啼”時,浮想到一幅古寺夜景;當吟讀到“長河落日”時,品味到一種特有的蒼茫豪邁……
年已古稀,別無他歡,淡泊之中,尤愛唐詩,晨讀二三首,夜吟四五章,細細品味,慢慢把玩。讀王績的情景交融、清新樸素;讀王勃的開朗壯闊,風骨畢現(xiàn);讀王維的清新洗練、澤潤華采;讀駱賓王的婉轉附物、惆悵傷情;讀李白的浪漫飄逸、真率自然;讀杜甫的憂時傷世、深刻沉郁……慢慢地,漸覺讀出無窮樂趣。品讀唐詩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陶冶性情,對健康養(yǎng)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