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才錄
球球是一只流浪犬,母親上街撿礦泉水瓶時遇到它的,當(dāng)時它還很幼小,渾身臟兮兮的,骨瘦如柴,像一個小皮球一樣蜷縮在街邊的一條綠化帶下,奄奄一息,十分可憐。
善良的母親把球球帶回家,給它洗澡,給它喂藥,還把火腿腸切碎混在白米粥里給它吃。球球也許幾天沒有吃東西了,連吃東西的力氣都沒有了,它眼巴巴地望著香噴噴的白米粥,涎水流了一地,卻只能“望粥興嘆”??吹竭@兒,母親到廚房取來一把小勺,像喂嬰兒似的一勺一勺地喂球球吃粥。精心喂養(yǎng)了數(shù)日,球球的“精氣神”便一點(diǎn)一點(diǎn)地恢復(fù)如初了。
恢復(fù)了元?dú)獾那蚯颍暷赣H這個救命恩人為它的“第一親人”。它整天圍著母親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一會兒用小腦瓜蹭蹭母親的腳踝,一會兒立起身子扒著母親的雙膝,眼巴巴地看著母親,用舌頭舔著母親的手心。自母親退休后,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上街撿別人丟棄的礦泉水瓶子,用賣得的錢和她的一部分退休金資助著她原先學(xué)校里的兩名貧困學(xué)生。我嫌母親撿瓶子丟人,有時便忍不住和母親吵上幾句。這時候,球球就會仗義地護(hù)著母親,前腿繃后腿蹬地拉開架勢沖著我“汪、汪、汪”地狂吠,仿佛是在對我吼:“你這個當(dāng)兒子的怎么這么不懂事?。 ?/p>
母親每天上街去撿瓶子,球球都跟在左右,形影不離。時間久了,球球竟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地跟著母親“撿”起了礦泉水瓶子。每次和母親上街,球球都搖著小尾巴,滴溜溜轉(zhuǎn)著眼珠四處踅摸,發(fā)現(xiàn)地上有礦泉水瓶子,就像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金礦似的,興奮得箭一般地射出去,把瓶子用嘴叼回來,“遞”到母親手中,然后搖著尾巴仰著小腦瓜等著母親撫著它的頭,夸獎它一番。有了球球這個“小助理”,母親每天撿的廢品比以前多了很多,而且也省了不少氣力。
球球撿瓶子越來越“上癮”,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一天晚飯后,母親身體有些不舒服,讓妻子出去遛球球。出去不大一會兒,妻子就氣哼哼地回來了。原來,妻子在遛狗時碰到了一個老同學(xué),便和老同學(xué)聊上了幾句,誰知就這一會兒工夫,球球便不知從哪叼回一只礦泉水瓶子來,非往妻子手里“遞”。妻子用腳踢了球球幾下,可球球仍然執(zhí)迷不悟,晃著小腦袋執(zhí)拗地叼著礦泉水瓶,舍不得松開嘴扔掉。
去年的教師節(jié),母親原來的學(xué)校為了表彰母親資助貧困學(xué)生的善舉,給母親送來了一面鑲有“情系教育,熱心助學(xué)”八個大字的錦旗。撫摩著錦旗上那八個燙金大字,母親情不自禁地對著球球哼起了歌兒:“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球球仿佛聽懂了母親哼唱的歌詞,抬起小腦瓜洋洋得意地看著母親,尾巴也搖得更加歡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