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岳 杜穎 曾令宇 陸召軍
摘 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資助我國基礎研究的一個重要渠道。同行評議則是科學界對于科研項目進行評審和對科研成果進行評估的一種相當重要的方法,更是遴選出高水平科學基金項目的重要前提。在文中主要就從同行評議反饋意見出發(fā),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同行評議反饋意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申請書
中圖分類號:G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a)-0109-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科學基金”)是我國目前最公平公正、資助范圍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基金項目,也是科研機構獲取基礎研究經(jīng)費最重要的渠道之一[1]。獲得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的多少,是衡量單位、個人科研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國家對其研究項目的一種認同和支持[2]??茖W基金申請書質量的高低是能否獲得資助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結合科學基金申報過程中的管理實踐和體會,對徐州醫(yī)科大學2016、2017年同行評議反饋意見進行分析,探索申請書中的常見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以期提高該??茖W基金的質量和資助率。
1 數(shù)據(jù)和方法
1.1 數(shù)據(jù)
用于研究的同行評議反饋意見全部來源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學基金網(wǎng)絡信息系統(tǒng)。2016、2017年該校共獲得評審意見582條,其中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38條,面上項目237條,其他項目7條。
1.2 方法
根據(j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中規(guī)定的“評審專家對基金資助項目申請應當從科學價值、創(chuàng)新性、社會影響以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進行獨立判斷和評價,提出評審意見?!币约巴性u議反饋意見中提及率較高的問題進行歸納匯總,本研究確定了創(chuàng)新性、立項依據(jù)、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案、課題組研究能力和申請書撰寫等6個評價指標。建立Excel數(shù)據(jù)庫,每個項目有3~5名同行專家提出意見,對存在不足的指標如果多位專家同時提及,只累計1次。分析數(shù)據(jù)見表1。
2 申請書中的常見問題
2.1 創(chuàng)新性不足
創(chuàng)新性不足是申請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中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有177份(52.37%)提及該問題,面上項目有129份(54.43%)提及該問題。反饋意見多為“項目創(chuàng)新性一般、與國內(nèi)外研究有較多重復、某作用機制已明確”等。
2.2 立項依據(jù)不足
立項依據(jù)是一份申請書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決定其是否有科學價值。立項依據(jù)不足在申請書中較為常見,其中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有196份(57.99%)提及該問題,面上項目有133份(56.12%)提及該問題。反饋意見多為“立項依據(jù)不夠全面、課題設想缺乏深入證明、立項依據(jù)缺乏科 學性、前期工作中沒有相關證據(jù)、科學價值和意義不大” 等。
2.3 研究內(nèi)容存在不足
研究內(nèi)容存在不足是申請書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其中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有222份(65.68%)提及該問題,面上項 目有152份(64.14%)提及該問題。反饋意見多為“研究內(nèi) 容簡單,對機制研究不夠深入”“目標不明確,預期結果不 確定”“內(nèi)容分散,求多而不集中”“內(nèi)容重點不突出,關鍵問題闡述不清”“對關鍵問題的描述缺乏實質性認識”等。
2.4 研究方案存在不足
研究方案存在不足是反饋意見中提及最多的,其中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有227份(67.16%)提及該問題,面上項目有160份(67.51%)提及該問題。反饋意見多為“研究方案過于廣泛;缺少預實驗結果,難以評估其可行性;方法選擇缺乏依據(jù),設計思路不清晰;對照不合理,樣本量估計缺乏依據(jù)”“設備費用預算偏高、不詳細”等。
2.5 課題組研究能力不足
課題組研究能力不足是申請落選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有195份(57.69%)提及該問題,面上項目有155份(65.40%)提及該問題。反饋意見多為“缺乏前期工作基礎、研究隊伍偏弱、主要人員工作時間較短、缺少完成項目所需儀器”等。
2.6 申請書撰寫存在不足
申請書撰寫存在不足也值得我們注意,其中青年科學基金有99份(29.29%)提及該問題,面上項目有74份(31.22%)提及該問題。反饋意見多為“敘述過于簡單或表達不夠清楚、標書書寫不規(guī)范或書寫錯誤”等。
3 解決對策
3.1 做好動員培訓工作
科技與產(chǎn)業(yè)處將加強科學基金動員宣傳力度,讓科研人員明白參加會議的意義和我們所能提供的幫助,邀請國內(nèi)外不同領域專家來該校開展學術講座,還邀請校內(nèi)外獲資助項目多的專家在校內(nèi)及各家附屬醫(yī)院進行現(xiàn)場動員,對科學基金申請書寫作技巧進行培訓,面對面交流心得體會 。
3.2 組織專家修改標書
我處在每年10月份啟動科學基金申報工作,組織專家對12月底上交的申請書進行一對一修改,特別是對缺乏申報經(jīng)驗的申請人從創(chuàng)新性、立項依據(jù)、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案、撰寫細節(jié)等進行指導,從而提高申請書的質量。
3.3 做好形式審查工作
作為科技與產(chǎn)業(yè)處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規(guī)定,根據(jù)歷年初審不予通過的原因進行仔細排查,如“研究期限不符合填寫要求、不屬于本學科項目指南資助范疇、依托單位或合作單位未蓋章、簽名字跡潦草無法辨認、缺少專家推薦信和導師同意函”等。避免因非學術因素導致的申請失敗。
4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對申請書中常見問題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希望科研人員能夠在科學基金申請過程中做好前期積累,注重創(chuàng)新,多與同行專家進行交流。相信通過科研人員和管理部門的不懈努力,我校科學基金申請書的質量能定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劉蕊,李濟宇,于靖,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未獲資助原因調(diào)查[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2017(6):527-530.
[2] 鄧柳麗,周曉捷,江一平,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落選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國科學基金,2006(1):32-34.